动力再升级 G35改装Power Twin Turbo Kit套件

行业指南
2024-02-28 06:15


    

    自从Nissan结束RB系列发动机生产,宣告VQ系列发动机开始替代日产「性能」主力,从两三年前日本各大厂家无不致力于这具发动机的改装工程。而在台湾也出现过不少的改法,这次本刊介绍的这辆G35植入Power Twin Turbo Kit套件,再次将G35的实力向上提升。


机械增压不够力
换双涡轮试试看



    在台湾目前日产搭配VQ35发动机的车款有350Z、G35与FX35三款,不过仔细想想,其实这几款车改装的实例真的不多,印象中只有出现过HKS Turbo Kit、HKS Supercharge、 Trust Turbo Kit三种改法,而这次要介绍的是台湾首度出现改装Power Twin Turbo Kit的实车,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套Turbo Kit的实力如何。


    不过在介绍这辆车之前,也许眼尖的读者会发现到这辆G35似乎很眼熟,没错,这辆车正是本刊之前曾介绍过的改装车,当时 ​​此车改装HKS Supercharge Kit,马力由原厂设定的280匹上涨至350匹的水准,虽说动力已有明显的进步,且在Supercharge加持下让此车拥有类似大排气量发动机的感受,不过以这样的动力推动超过1.6吨的车体,对于车主而言并不足够,就因为心中的一个疑问「还能更快吗?」,所以开始考虑换上动力提升效果更好的涡轮增压套件。
怀抱着要更快的想法,车主找上F1的Kaki寻求协助,在Kaki的推荐下决定使用Power所推出的Twin Turbo Kit来作为提升动力的方式。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后,这套Power Twin Turbo Kit终于到货,此Kit包含Power PE1420涡轮本体×2、铸铁涡轮头段×2、铸铁Front Pipe×2、Power香菇头×2、Power油底壳、ARC进气冷却器与全套管路。根据Power官方表示,此套件在不更动原厂发动机腹内的前提下,0.3bar增压值可产生350匹马力与40kgm扭力,若将增压值向上调整至0.5bar,则能拥有420匹最大马力与56kgm扭力。


    在安装这组涡轮套件时并非想像中容易,因为此套件为Z33/G35通用,且由于VQ35发动机体积颇大,相对发动机室内空间显得狭窄,因此整个管路走的相当一拜,经过实际比对之后,Kaki认为很多地方若按照说明书安装并不恰当,因此在右侧管路部分进行些许修改,让进气管路的走向更为合理、顺畅。由于发动机两侧空间有限,因此涡轮头段管径相当小且为不等长设计,排温、排压过高是可预见的情况,既然先天的设计即为如此,若要改变设计简直是项艰巨的任务,不过在山不转路转之下,涡轮头段及Front Pipe均施以Coating陶瓷晶体镀膜处理,就算排压问题已是宿命,至少在Coating处理下多少能够解决高热的问题。



比较一下本车改装HKS Supercharge Kit与Power Twin Turbo Kit之间的差异,除了管路与增压器的差异外,
眼尖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改装Twin Turbo后少了副水箱,原来因为空间的问题已移至前保杆内。


    而此辆G35由于在之前安装Supercharge Kit时,为了增加发动机耐用度腹内已经加以强化,包括活塞、连杆均更换为锻造物品,周边套件方面也同​​样进行升级动作,例如Power强力汽油泵浦与六支Power 650c.c.喷油嘴等…正因为如此,所以Kaki大胆的将最大增压值以EVC V设定在0.7bar,在Dynapack马力测试机上实际测试,一举拉出465.2匹最大马力,扭力更达到65.6kgm之谱,较原厂动力增加185匹马力与28kgm扭力,进步幅度颇大,不过Kaki表示其实就Power PE1420涡轮的效率来看,单颗最大马力可对应到280匹左右,若此车腹内套件够强壮,增压值设定在1.4bar以上应该就能输出到560匹之谱!想打造出台湾最强VQ35发动机的车主不妨可以试试看。



由于空间的问题,在VQ35发动机上安装Twin Turbo Kit有一定的难度,笔者费了好一番功夫才拍到这颗涡轮,
仔细瞧瞧,涡轮排龟与Front Pipe上施以黑色的晶体陶瓷镀膜,有效隔绝高热。



Power Twin Turbo Kit所附的进气冷却器为高档的ARC制品,体积虽小但效率颇佳,此外进气冷却器右上方即为原本的副水箱。



由于原来香菇头管路会挡住进气管路,因此Tuner将前者缩短,并将后者重新设计一段管路,如此方能顺利安装。



六速手动挡变速箱入替
100~200km/h 10秒台


    俗话说:「没图没真相」,有了马力数据读者恐怕也会觉得不痛不痒,所以编辑部把此车拉上高速路段进行实际测试。由于当初此车动力改装目指超过400匹以上,因此在这次动力升级前就已换上一具日规六速手动挡变速箱,以对应大马力的摧残而不至损坏,但由于自动挡排档座比手动挡高出许多,且料件正在待货中,因此车上还是维持原本自动挡排档座高度,加上未安装排档头,整个排档杆藏在排档座中相当难打,多少造成驾驶上的不便,不过这点似乎难不倒Kaki,也让笔者见识到他不只会改车而已,开起车来一样很杀!


    由于测试当天稍早下起大雨,直到测试时仍飘着细雨,且车流量颇大实在难以进行加速测试,不过为了要找出此车进行100~200km/h测试最佳档位时机,笔者依旧与Kaki将G35驶上该路段,经过一番摸索后终于确认这具六速变速箱,最佳测试的齿比落在4、5档间。回程时抓紧一段车流空档,在路面湿滑、道路微左弯的状况下,使用VDS开启模式踩下油门加速,Twin Turbo动力瞬间倾泄而出,推动1.6吨的车身加上两个人的重量直奔而去,接着在170km/h多时由四档换上五档,约5秒后时速达到200km/h完成测试,观看D-Box成绩为10.60秒,这个成绩足以让一堆改5号涡轮的重装喜美汗颜了,更何况是在这种状态下跑出的成绩。


    总括而言,这套Power Twin Turbo Kit的出力并非暴力型,涡轮最大增压时机出现在发动机转速3200rpm左右,而扭力也在这里达到峰值并延续到5000rpm才见衰退,不过在5000rpm之后最大马力出现峰值,直至断油前6200rpm都还有450匹以上,加上3.5L大排气量的优势,从低转到高转一气呵成,笔者认为这样的表现相当适合道路使用,绝对可以满足大部分车主的需求。


    下交流道后笔者与Kaki讨论刚才测试的成绩,说实话以此车条件及测试环境来说已算是具水准的表现,不过大家都想知道这样改装的最大极限在哪,所以等到深夜车流量变少、路面干燥后便进行正式计测。而这次选择的地点为一段全直线路段,确认前后无来车后关闭VDS系统,退至四档再次进行加速,第一趟笔者感觉VDS关闭后加速快了许多,反覆测试三趟后果然进入9秒台,最佳成绩为9.89秒!如果以后有人认为G35这种车不会跑,那么来坐坐看这辆车,保证你会对这辆车改观!


HKS F-Con V Pro是改装达人爱用的电脑,以此车的改装幅度来说,出现这具电脑也不奇怪了。


台湾G35上相当少见的日规六速手动挡变速箱早已安装在此车上,不过由于排档座尚未到货,采访当天仅能以此见人。


原厂的三幅方向盘具备各项操作控制按键与气囊,因此车主并未换装赛车方向盘。


原本NA设计的VQ35油底壳较小机油量较少,涡轮化后势必会增高机油工作温度,因此Kit中包含了Power的加大油底壳,
不过激烈驾驶后机油温度还是会偏高,建议再加装一组机油冷却器比较保险。


Kit中并不包​​含进气泄压阀装置,因此Tuner必须另行烧制转接座以便安装。


中控台 ​​上的三颗Defi仪表也许没什么特别的,不过看看那具EVC V是不是有点怪怪的?原来这是特别的橘色面板纪念版本。


非常特别的Nismo尾翼颇具视觉效果,高速巡航时亦能提供优异的空气力学。


相当紧绷的WP对向六活塞卡钳搭配400mm超大双片式碟片,制动效果绝对没话说!


Invidia中尾段排气声浪并不吵杂,不过还是能将V6发动机的声浪明显的表达出来。


Power Twin Turbo Kit套件明细表

Power PE1420涡轮本体×2
铸铁涡轮头段×2
铸铁Front Pipe×2
Power香菇头×2
Power 650 cc喷油嘴×6
Power油底壳
高流量汽油泵浦
ARC进气冷却器
全套管路含修改
头段及Front Pipe Coating处理

 

 

 

#动力车# #动力机# #火车动力# #汽车动力总成系统# #核动力汽车#
收藏 收藏
相关指南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