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发动机科技的演变与发展,若是缺少了增压系统的强力辅助下,似乎绝大多数自然进气发动机都难以登上性能排行榜之中,为了力抗众家性能大军的强势攻击,在改装市场上许久未见的M.Benz也再度出现外挂机械增压案例,借此除了成功扳回颜面之外,同时也开启V6自然进气发动机的改装曙光。
![]() |
M272 V6发动机虽然有双凸加上VVT可变气门技术,不过自然进气发动机的效能仍是不及增压器辅助所产生的高效率,而这组由轩翊汽车所开发完成的增压套件也正式宣告C300与C350的改装春天来临。 |
![]() |
碍于这颗V6发动机夹角与原厂电脑配置的空间设计,因此最终只能选定Rotex叶片式机械增压。 |
在先天基础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性,这也造成BMW双涡轮增压改装案例不断推陈出新,反观M.Benz车系改装则是沉寂了好长一段时间,不过为了平反改装上的劣势,同时弥补M272发动机先天性能上不够凶悍,为此台湾相当擅长改装M.Benz车系的轩翊汽车也特别开发出机械增压套件,但是碍于这颗V6发动机夹角设计与电脑安置的空间限制,经常使用于V型发动机的鲁氏增压器在此也无法采用,因此最后改装店家特别改选Rotex叶片式增压,硬体方面除了新增的机械增压本体之外,周边支架与管路设计也是由轩翊掌门人凌永淳累积丰富经验后亲自操刀。
![]() |
由于目前市面上并没有相关套件可对应,因此所有周边管路与支架也只能由改装店家重新设计与订制。 |
![]() |
为了更精确掌控发动机运作的稳定性,包含空气流量计、节气门开启速度、扭力限制与变速箱匹配等都换上新的软硬体进行搭配。 |
![]() |
由于C350经过机械增压加装后动力由272hp爆增至400hp,为了避免机油温度过高而影响发动机运作,额外在水箱后加装机油冷却器是必要的周边强化之一。 |
对于M272发动机要安装周边的硬体套件其实都并不困难,但是要如何搭配原厂电脑进行ECU程式的重新撰写才是改装环节中的重要关键,为了能够达到更为精准的程序调校,针对电脑方面则是交由台湾Techtec进行操刀。由于这颗V6发动机安装机械增压后,除了空燃比率需搭配0.4bar强制进气差异的调整之外,当然针对点火方面也必须与空燃配合调整点火,而爆震控制及供油等也将重新设定,除此之外还必须改变一些重要的参数来因应更多的空气,例如空气流量计、节气门开启速度、扭力限制与变速箱匹配等,由于这类改装属重改范围,因此除了 硬体方面经过将近半年的时间摸索与克服后,加上这些改变后抵触原厂限制造成的错误,也将透过编码及除错进行修正,经过改装店家重新程序编码之后以完成最重要的改装项目。
![]() |
虽然机械增压所产生的热影响远低于涡轮增压套件,不过能有效控制发动机进气温度还是必要而正确的升级,目前在0.4Bar增压值设定下采用原厂C180中冷器已经相当足够。 |
![]() |
变速箱油冷虽然是建议在0.7Bar增压值在安装即可,但是能够确保周边硬体耐用度的前提下,其实有动力升级时都应该配合加装。 |
然而纵使0.4Bar的机械增压值搭配在C350已有相当亮眼的成绩,但似乎对于后续改装潜力方面根据改装店家表示还可以有提升空间,目前除了已规划Stage 2.更高的0.7bBar增压值,借此以突破重改C32 AMG的性能屏障,目标将挑战470hp的新领域。不过为了延续原厂七速变速箱的耐用度,建议针对变速箱方面还是额外先加装变速箱油冷才能避免油温过高锁档情形发生。在M272发动机机械增压套件的重新加入改装行列之后,不论是对于有性能需求的「经济型」玩家或者二手车商大量引进的C300美规车款都是动力提升的首选。
![]() |
整套Supercharge Kit还额外附加水喷射,借此以应付进气或发动机温度过高而做的预防措施,不过目前此套件仍并未派上任何用场。 |
![]() |
由于增压设定值目前仅已「街道版」0.4Bar为主,实际上并不需要增加任何电装监控系统于座舱之中。 |
![]() |
配合七速变速箱的档位设计,当拥有400hp的C350 Supercharge反而能够展现出更为强悍的加速表现,而就油耗表现来看也不会因性能提升而有任何的增加。 |
![]() |
升级完机械增压后最重要的改装项目就是换上一套更好的刹车系统,搭配AMG前六后四卡钳设计才足以应付车辆制动所需。 |
![]() |
虽然与C63 AMG的性能实力还有些些落差,不过外观所需的空力套件装扮包含车头下扰流、小鸭尾翼与后下分流器还是一样都不少。 |
![]() |
机械增压套件经过长达半年磨合期后,除了产品稳定性已经获得不少C300与C350车主接受之外,实际在100~200km/h的加速测试中已轻松跑出11.5秒的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