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坛潜水了二年多,从各位同学处受益多多。今天也浮上水面来冒个泡,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女初长成的幸福感觉。
蒙蒙是2006年9月落地的,现在刚跑了2.7W公里[有点少,因为新手,所以用车也只是上下班的代步阶段还不敢带她去游山玩水。瞥视一下自己,更觉得要好好向19楼学习 ,上一次云藏高原]。不过因为蒙蒙,这一年多倒是交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车友,也让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更是在照顾她的同时也享受着她所带来的诸多便利。
我家有女初长成 -- 出生
抛弃大众
从05年开始,随着周边的朋友纷纷过上了有车一族的生活,心里一直痒痒的。于是正式成为Xcar的网虫,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其实一直泡的是帕坛 。
当时开始想买车的时候,曾从POLO看到AUDI,又从AUDI看回到祺达。看得我同事都说:你真狠! 一直到后来,在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后,才终于在PST和MDO之间作最后的抉择。
我的需求是:一是安全,二是大气,亦家亦商。[有次周末和朋友在虹桥迎宾馆喝茶,五六部车,BMW,AUDI,PST,还有两部MDO。心里暗暗庆幸,还好是蒙蒙,如果一个一米八的大块头从POLO里钻出来,那可真是有点问题啊。]
坦白的讲,其实刚开始已经定了PST 1.8T 自舒,一来他在上海颇有口碑,二来服务网点多,日常维修也比较容易。但是可气的是4S拿了我的订单一星期后居然告诉我没有我要的蓝色,并且提车日期还不定。 上海大众还真牛呢!好,撤单,不买了。
一觉醒来,陡然发现那麽多的同学支持原创 ,谢谢大家 。更是发现传说中的小兔瑞比[你的文笔很轻快也很诙谐,常常看你的帖子的]和谈雨寒也出现在我的帖子中,神龙见尾啰,谢谢捧场 。
废话少说,再续上一段。
情定蒙蒙
现在想来,其实即便当时在订PST的时候,心中也隐隐对蒙蒙有着些许的难舍之情 ,更是导致了后来义无反顾地退订上海大众的结果。所以就像生活中其他事件一样,其实买车用车也是需要缘分的 。
06年8月间,上海同学在蒙坛发起了浩浩荡荡的团购运动,蒙坛数周雄霸于车坛头榜,其地位无人可撼,人气更是谁与争锋 。然由于种种原因,二十辆蒙蒙的团购活动虽未成行,却让我在蒙坛不经意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车友 。
W君就是在此次活动中结识的朋友,我们先在蒙坛同时跟帖,继而短消息互动,而后电话联络,突然发现原来大家还在同一座商务楼上班 ,于是立即相约共赴午餐。寒暄之后,寥寥数语,颇有相见恨晚之感,想来皆是爱车之人的缘故 。我与W君的友情也由此建立,至今依然三五小聚,这也是蒙蒙给我带来的另一种快乐。
买车也是和W君同去的,在与4S的斗智斗勇中 ,二人相互配合,群策群力,终以单价17.8W拿下了蒙蒙精英2.5黑色两辆。从此也开始我的蒙蒙幸福生活!
谢谢同学们的鼓励和加分,仅以此文,唤起当年大家购买老蒙时的青涩岁月,并感谢诸多蒙友常年在坛内分享的用车经验。
珊珊学步
蒙蒙已经快二岁了,朝夕相处下越发觉得其是福特集团旗下一款经典的车型 ,其外形稳重,动力澎湃,操控灵敏。和福特工作的朋友闲谈中也证实蒙蒙的研发确以数十亿美元为投入 ,并在其设计阶段就定位于扛鼎之作而必其功于一役。
蒙蒙的尾部咋一看,真的和奔驰非常神似,也可以说是整部车外形的点睛之笔 [上周去广东出差,高速上正巧与一部致胜错身而过,指给身边一位对新蒙心仪已久的同事看。她的评价是前面好看,但后面还是老蒙好看 ,令我又暗暗欣喜了一下,可见经典之说,并非妄来 ] 。
蒙蒙的前部虽然没有时下诸多新车型的凶狠和震撼,但却颇有君子之道,稳重而不乏动感,更有种呼之欲出的感觉。虽然买车的时候其实感觉蒙蒙的侧面并不好看 ,车头到A柱的距离过长,过渡也不够流线,但是时间长了倒是没有这种感觉了[可能是自己的孩子总是最美的 ]。后来偶然知道其实这种外型的设计是典型的美国车设计之道 ,对车辆安全性有着实质性地提升,尽量地保持发动机舱和乘员舱的距离,在正面碰撞中防止乘员舱变形以及减少对乘员的冲击。
因此很多美国车车长但乘员舱并不宽敞,其理念主要是为了安全,尽量保持车头到乘员舱的安全距离。想必蒙蒙虽然是福特欧洲的扛鼎之作,但其设计毕竟还是和福特的百年传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顶一下 。对车辆外形的评价虽然是件见仁见智的事情,但是毕竟经过二年的陪伴,直至今日我依然认为蒙蒙非常耐看 ,是我想要的车 。
我是06年9月1日拿到驾照的,当天就和驾校老师一起把蒙蒙开回家的 。可以说是住在上海的悲哀,那张贵比黄金的上海牌照 硬是让蒙蒙在马路时战战兢兢地 和警察叔叔躲了一个多月的猫猫 [市中心上班人 ,无奈 ]。
提车的时候上海牌照已接近4万 ,当月心存侥幸的投了3万元,其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随后的一个月,战战兢兢地上路 ,最怕的场景就是碰到红灯停在第一排,而后警察叔叔跑过来敬礼 。有一次车到路口[四车道的大马路],百米外远远地看到红灯亮起,虽本车道前空无一车 ,但仍心有余悸地并入前方有驻车等候的车道,无奈中的一声叹息 。
所以第二个月,为防止背上日益沉重的心理负担[很佩服我的一个同事居然能光着车屁股开了半年,其神经显然不是一般的坚韧 ],断然以高价 中标帮蒙蒙报上了户口。
所以在此提醒坛内有购车计划的上海同学:
1. 购车前先决定是上沪牌还是外牌,若心理素质一般[如我 ],且日常高峰间经常上内环和中环的,还是沪牌为好;
2. 车牌确定前,切勿提车。一呢是车辆未上牌前,各类相关保险是不生效的;二则是长时间无牌上路的所带来心理负担,绝对会影响你其后的拍牌策略。吾等切肤之痛 ,还望切记!
冷暖我知
蒙蒙的内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虽无养眼之处,但也用得舒服。仪表盘及中控部分安排的错落有致,各项行车信息也简洁明了,非常易于新人上手 。坛内对福特的装配工艺颇有微词 ,吾虽深有同感却也在时光流逝中渐渐习惯 。比如以下的一些小瑕疵:
前窗玻璃升降时常伴有唧唧声,怀疑是车窗封条装配过紧摩擦所致,保养时曾要求4S维护过一次,但数周后又复常态 。后来在行李箱内常备凡士林一罐,严重时沿窗边涂抹一番,到也能做到手到病除,立竿见影 。
右座前的杂物箱盖板在行车途中常伴有杂音 ,更是怀疑系因装配工艺所导致的共振,解决方案是用3M的双面胶做了4个小方块,单面贴在盖板内部四周。虽未根除,但发生的概率已大大下降 。[和开PST的朋友谈起,他的回应是不响的车是神车,车开了二年之后都会有的,只是声音大小,出现频率多少的区别而已]
二万公里后发现在高速时,后座上方保险带起始处有微风漏进车内 ,虽然坛内有帖子论述同样问题及解决办法,但因位置稍有不同,故不敢妄动,继续观察中。
所谓人无完人,相信车亦无完车 [后文在小毛小病中会具体论述]。内饰一定不是蒙蒙的长处,常常看到网上把蒙蒙的内饰和日车做对比,多加指责后更得出蒙蒙在机械,动力和操控等全方位的劣势,颇有点不已为然 。本来只是锦上添花的局部,何必以偏概全妄加评论呢。有所取必有所弃,这个级别和这个价位的车本该如此。
自揭所短后,蒙蒙有些地方是做得相当不错的 。比如轻拨方向杆,方向灯会闪三下后自动关闭,此功能在行驶变道时超级有用 [顺便瞥视一下时下马路上那些变道不打方向灯的无良驾驶员 ] 。再比如驾驶座右侧的手套箱分为上下两层,摆放钥匙香烟和手套等大小物品,也能够在狭小空间内做到整整齐齐的。超级要赞 是蒙蒙的自动空调,其功效是SUPER强劲 ,象我这般怕热的人都不敢长时间地把出风设在二格以上。所以夏天里,刚进蒙蒙的那一刻绝对是一种享受
小毛小病
蒙蒙以5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搭配2.5V6发动机,无论从日常家用还是偶尔商务的用途来说都已是绰绰有余 。而我更是一D走天下 ,颇有点辜负了这副经典的好身家 。如此看来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福特还算是比较厚道的车厂 。MDO ,FOUCS和S-MAX都是欧洲市场上的当家花旦,引进中国后厂家也没有在安全,动力以及机械性能上作过多的减配,看来福特最近在市场上有所起色也肯定了他现在的战略眼光和市场策略。
有个小故事是这样的,当年长安福特成厂时,中方其实想引进的第一部车型是MDO,但是鉴于对中国市场的误读,两个平台在技术及投资上的巨大差别,以及老美根深蒂固的自大情节 ,美方坚持以嘉年华先期进入中国市场。谁知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加上后来MDO的高价入市 ,直接导致其后的几年福特一直在中国市场上碌碌无为。
常常感觉美国大公司有二种不同的性格,一种像福特或联合技术等公司,专注于技术进步,产品创新,脚踏实地的发展 ;还有一种呢,以GE和GM为榜样 ,热衷于收购合并,强调多元化和规模效益。所以可以看到福特在中国的产品,多少都是有点特点和个性,并有一定的基因传承。而GM即便是在中国市场上的产品,在车型上也像是一个大杂烩,有北美的,韩国的,澳洲的等等。
前文说到车无完车,现在整车的零部件都在一万以上 ,各大车厂目前基本都采用六西格玛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管理 。其实想想就算是做到六西格玛,其缺陷或疵暇都在百万分之四 。回归到零部件层面,那基本上25部车就有一个小缺陷或疵暇 。考虑到中国的质量控制体系本不完善,国产率的上升又带来大量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所以相信在中国能做到四个西格玛就应经不错了。当然我们车主碰到问题时,那可就是100%中标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伤风咳嗽总是难免的 。
蒙蒙二年中还算争气,但也曾有二件事令我有点烦心 。
刚过一万公里时,突然发现加速时发动机舱左下方有咯咯的金属声 ,在上坡路面及急加速时特别明显 。刚发生的那几天特别紧张 ,在坛内到处找资料[把各位长佬沉了百年的技术贴一一翻出来细读 ],虽未解惑但也有所寄托[后来发现,用车知识也因此有了些许长进 ]。去了福成三次,第一次A师傅上车路试,曰共振导致,无果而归 ,心中戚戚 。数日再去 ,B师傅上车路试,同曰共振导致,调教底盘螺丝,出门就无果 ,心中更戚戚 。隔日复去 ,B师傅再上车路试,曰爆震,我晕 ,我倒 。回店找总监上车路试,曰积碳 ,开方燃油添加剂二瓶,一月后症状稍有减轻 ,但仍未痊愈,持续郁闷中 。
正在心灰意冷时 ,一老同事来电[他比我早一年买了FOCUS ],聊起此事,终于得以拨开云雾见月明 。原来他也碰到此种情况,改用几箱97号油以后居然不治而愈。孰马上开车驱往加油站,果不过其然,二箱97号油以后蒙蒙终于痊愈,心头顿然如释重负 。看来用车爱车,真得是要多多交流,感谢同学 ,感谢Xcar ,感谢蒙坛
仔细想来,积碳之说可能并非无稽之谈,一来购车以来公里开得实在太少 ,二来长期市内用车 - 低速加低转速。用了97号油后,可能因为汽油燃烧值高加上新车和积碳早期,症状得已减轻 [妄加推断 ,19楼及各位同学进来看看有没有道理 ]。经此一役,以后一旦得以在路口等红灯时排在头车并在路面情况允许的状况下,一经放行,断然大脚油门,决不怜香惜玉 。
第二次是二万公里时做四保时,还在东张西望时突然瞥到发动机底壳有黑乎乎的一滩油迹 。总监再来,曰发动机底壳渗透油,无妨可以处理。想到保修期期间有限,立即决定当日修理。修理时间确实有点长,拆下发动机底壳就颇费周折,但车间的工作人员还是相当负责的,期间总监同志也是多次巡视,赞一下福成 。拆下以后,发现原厂发动机底壳四周没有打胶,想换密封条时突然发现店内又没有备件[又要鄙视一下4S ],中刀感觉越发痛楚 。权衡之下,考虑到修理过程的复杂,也只能继续沿用原来的密封条再加上四周打胶。二个月后,洗车时把蒙蒙升起,发现发动机底壳干干净净的 ,长吁中又了确一桩心事
内秀外慧
蒙蒙的整幅身架还是不错的 ,前独立麦弗逊和后复合连杆的悬挂加C3P的底盘,配以5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和搭载2.5V6发动机,使得其驾控感觉确实淋漓酣畅 。虽然以时速多少公里过弯来评价车辆的操控性有失偏颇 ,但以六十公里的时速盘南浦大桥的引桥段,蒙蒙所带来的感觉那是相当的自信。
二年来,蒙蒙的综合油耗基本在百公里12上下 ,也曾在高速上达到传说中8的记录 。感觉蒙蒙所搭载的这款2.5V6发动机虽然有廉颇老矣的感觉[毕竟是多年前的技术],但雄风犹在,依然可饭 。
这款发动机在低速急加速时油门的响应会有那么些许的延迟,但是一旦转速上升到三千以上,整部车会突然轻快起来 ,2.5V6所带来的绵绵动力不但从容不迫,而且无论何时都给你还有余力的感觉 [当然我的最高时速只开到过140公里 ]。
也开过朋友2.8V6的PST,觉得在行车安静和低速加速这二项上2.8V6的PST明显比蒙蒙要明显高出一筹 ,但在中高速阶段,二者还是有得一拼的 。所以我以为蒙蒙并非一部适合在市内代步的车,相反城际高速才是她一展身手的舞台。网上一直对MDO的评价是油老虎 ,我不相信其它V6的车[包括日车]在上海市内的油耗可以控制在10以下 ,所以我对自家蒙蒙的油耗还是挺满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