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 加装空气动力学组件 十分养眼
与普通的海马3相比,改装的海马3主要是增加了大包围,或许在许多人眼中,加装大包围让车辆更加贴地,更加有了跑味,其实一切的改装的初衷并非如此,加装大包围的目的在减小车辆的离地间隙,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车身上部的气流压力比通过车辆底部的压力要大,进而产生更大的下压力,让汽车在行驶过程更有贴地性,尾部的小扰流板是大包围的锦上添花之作,让尾部的下压力更强,当然,如果换成组件较大的扰流板效果更佳。从图片我们也可以看到,为了增加车辆的抓地性能,海马3的四个轮子已经换成大10幅式轮毂的偏平轮胎,如此的作用在于让车辆与地面有更多的接触面积,在直线行驶中更加平稳,在高速弯位时,四条偏平胎使车辆不易产生侧滑状况,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弯位,当然这样的改装也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车辆高速行驶中会产生较大的胎噪,同时与路面接触面增大,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动力驱使车辆前进,所以油耗也会随之上升,不过此次试驾玩的就是激情,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为了保证此次试驾的安全性,海马汽车将车辆刹车时承受制动力最大的前轮部分刹车卡钳做了更换,红色的卡钳让人感觉激情的火焰,在需要紧急制动时,能够提供良好的加速效果,准确的入弯与出弯。
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经过如此改装的海马3确实十分养眼,整个车身的流线型设计加上空气动力学组件,让人感觉到较为浓厚的跑味,虽然现在的海马3已经完全成为自主品牌,但是其车身设计能力一点也不输势,可以说在国有自主品牌中处在上游的位置。
内饰 初步体验赛车的驾驶感
真正下场地的海马3已与民用海马3完全不同,内饰软性包裹全部撤除,专业的转向舵比常规转向舵小的多,排档杆及杆仓完全暴露,中控台面板被拆除,几个红色的按钮,大致是启动安全措施的,仪表盘上方也多出了几块传说中的机油压力、真空、油温表盘。整个内饰让人感觉不再是驾驶轿车,而是一台蓄势待发的机器。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我空挡轰了轰油门,沉闷的发动机轰鸣声让我兴奋不已,难怪海马3要参加比自己排量高一个级别的2000CC组比赛。
而我们今天试驾的海马3为了让试驾者体验部分驾驶精髓,首先将车辆前排座椅拆除,换上了专业的桶形赛车椅,这种座椅坐上去没有什么舒适性,但好在有十分优秀的支撑性,包括对身体两侧的支持,让你在高速弯位时身体不会因为离心力产生侧倾。传统的三点式安全带在此时已经显得不够用,十字交叉的安全带将人牢牢的绑定在座位上,在绑的时候有些费力,因为需要从四个方向集中在一起,同时还需要拉紧,是那种让你有些动弹不得捆绑,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安全,当然,拆除确显得十分方便,只要扣一下中间按钮,四个安全锁同时弹开,让你第一时间走出车内。为了保证车体的刚性,车内还安装了防滚架,虽然这样做让一般人上下车感觉有些不方便,但是在安全面前,这些似乎显得微不足道,没有什么比生命还要重要。
传统的大幅式方向盘已经换成了专业的赛车方向盘,如果做的目的在于在小半径的方向盘上,赛车手只需小幅的动作就能赢得高效的转向效果,但对于普通驾驶者来说,这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原因:转向太灵敏,小心转过头。金属设计的变速杆已经没有档位现实,但与普通变速箱没有档位设置没有两样,只需记得就好。
到底是改了一半的体验型赛车,我们在里面依然感觉到有空调与音响设备,或许对于多数来说,如此的改动足以,毕竟还要居家过日子,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