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车坛的车手培养大都遵循着这样一套定律:七八岁时卡丁车启蒙,十多岁后拿到国家级别(甚至更高级别)的年度冠军,再往后进入到各级方程式赛车中磨砺,最后有实力又兼具运气的人才有机会开上真正的F1。马萨也不例外,8岁接触卡丁车,16岁在巴西雪佛莱方程式赛上夺冠,21岁转入F1索伯车队,25岁投奔法拉利。只是比起别的同时代车手来,马萨对同为巴西人的塞纳的膜拜却是更深刻地沁入了骨子里。
『马萨已经看不到自己在F1的未来』
“我的梦想是站在领奖台的最高处,成为年度车手冠军。作为一名车手来说,那简直是难以置信的,尤其对我这样一个巴西人来说,对无比热爱赛车的我的祖国来说,那将是最美妙的。塞纳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车手之一。”30岁的马萨步入了职业生涯的尾声,2008年他以一分之差丢掉了当年的车手总冠军头衔,机会转瞬即逝,现在他已经没机会一圆梦想了。
『本赛季低迷的表现让马萨的正式车手位置岌岌可危』
法拉利主席蒙特泽莫罗已经发话了,想要保住车手席位,马萨下赛季必须做出成绩。从2010到2011赛季(数据截至巴西站正赛完赛前),这个巴西人没有拿到过杆位和分站冠军,就连领奖台次数也只有少得可怜的5次,还都是上赛季的“老黄历”。当法拉利没有能力让马萨再赢在起跑线时,这个巴西人被逼到了面临下岗的角落。
『在阿隆索依旧有突出成绩的2011赛季,马萨却难有亮眼表现』
其实在故事的一开始,马萨的确是自塞纳殒命赛道后最幸运的一个巴西车手。他只在综合实力尚可的索伯车队待了3年,而且期间大多数时候只是不功不过的表现,然后就被法拉利招至麾下,补了巴里切罗离队后的缺,成为舒马赫的队友。比起巴里切罗和塞纳的亲侄子布鲁诺·塞纳来,他真是幸运太多了——前者在进入F1后的第8年才进入法拉利车队,后者更惨,28岁了还只是莲花雷诺的替补车手,只要库比卡伤愈复出,他随时可能下岗。
一流车手与普通车手的区别在于,前者能让赛车性能超常规发挥,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皆可(阿隆索很符合这条)。至于马萨,当法拉利鼎盛时,他可以履行2号车手的职责,不过一旦遇上像近两年这样的赛车状况,他很可能就成为老板下一个要炒的对象。
[page]
场上无作为,场下爱抱怨
『同汉密尔顿的摩擦更让马萨多次吃亏』
抱怨慢车挡道,抱怨硬胎不给力,抱怨“危险驾驶”的汉密尔顿总在赛道上和自己过不去……如果抱怨也是一个奥运项目的话,马萨肯定能入选明年的巴西奥运代表团。
初入F1车坛之际,有人寄希望于马萨能成了“塞纳接班人”,并相信他具备了足够的天赋。不过,从舒马赫、莱库宁再到现在的阿隆索,从2006年成为法拉利的正式车手至今,马萨的队友已经换过两次,但他的队内角色却始终是陪衬的2号车手——而且越开越露拙。
『无论是舒马赫或者是阿隆索,马萨都只能作为他们身边的2号车手』
在2010和2011这两个对法拉利来说颇为艰难的赛季里,马萨没有杆位和分站冠军的收获,站上领奖台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只有5次(数据统计截至巴西站前)。作为他的队友,阿隆索的同期数据则为两个杆位、6个分站冠军、共20次站上领奖台。队友间的比较,总能高下立现。而且更不讨喜的是,严重的成绩下滑还把马萨从一个受车队信赖的乖乖牌2号车手引向了祥林嫂的语系风格。
『马萨本赛季过多的抱怨也让法拉利对他难以忍耐』
今年5月西班牙站,马萨抱怨该站比赛所使用的硬胎配方和法拉利赛车太难兼容,一进站换上硬胎后赛车的抓地力就基本丧失了,他在赛道上挣扎,后来发生故障的变速箱索性送他出局。今年6月加拿大站,他又开始抱怨慢车阻挡,害自己撞上了防护墙,损失大把时间,只拿到个第六名。不过,真正让马萨把抱怨发展成话痨的“罪魁”还是汉密尔顿,本赛季他俩在赛道上发生碰擦的概率高得惊人——达到6次。其中在摩纳哥站和新加坡站上,汉密尔顿受罚,而在印度站上受罚的一方则是巴西人。汉密尔顿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因为摩擦频频,马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和他说话了,与此同时在围场内外,马萨却是把自己对汉密尔顿驾驶风格的不满对身边人重复了N遍。
『最坏情况出现的话,马萨可能在2012年结束就要收拾行李离开法拉利了』
职业生涯步入晚期后,马萨的“口才”见长,跟当年退役前夕的雅克·维伦纽夫有得一拼。觉得慢车可恶,觉得赛会干事判罚不公,觉得法拉利赛车在换上新胎后太不给力——听起来,抱怨的马萨其实是在指责竞争对手、赛会干事,甚至是自己的车队。渐渐地,多梅尼卡利也不再“维护”他的抱怨了。在这点上,阿隆索表现出了更高的情商,他很少会对客观劣势及判罚尺度等抱怨,也从不会把矛头指向确切的任何一方。
(责任编辑:朱文淼)
文章关键词: 马萨 特辑 责任编辑 : mar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