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至今一年有余,改车也是断断续续,目前车子是能够基本满足需求的半成品,大致思路是提升驾驶质感及构建一个旅行车应有的姿态,外观向sleeper风格靠拢,同时追求细节。
改装在我看来并不是一味的堆砌,而是各取所需,改装里性价比这个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无奈还是囊中羞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最好的,一步一步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车辆提档上牌完后(缘分所致,提的二手准新),公司又收了台我同样很心水的速尊,若是速尊出现的早些,我会选择速尊,人生里所有遇到的人和物,先来后到的顺序真的很重要。
我对于原厂四指的高度是十分不满意的,在这首保前的4000公里路里同时也在摸清车辆的秉性与脾气。我用车环境以高速为主,大致总结出以下缺点是我必须去解决的:
1、原厂高度及避震除运动模式以外的支撑能给予驾驶员高速变道的信心真的是很少。
2、215 55的胎虽说舒适度尚可,可是对于EA888G3的扭矩来说,真的是无从招架,何况日后是准备上一阶程序的。
3、刹车力度足够,可是两段力度分界过于明显,不够线性;原厂高度大力刹车时重心前移明显。
还有些缺点我觉得可以忍受,日后如果有合适的解决方案我会再着手升级一下。
1、前排储物空间少,这种先天性的毛病我觉得是没必要去治了,我比较喜欢简洁的车舱空间。
2、隔音差,双层玻璃的工程量应该是非常巨大的,有时间的话决定从轮拱隔音入手。
3、舒行配置低,卤素灯我可以接受,其实实用性足够,我也比较倾向于人畜无害的外观,矩阵有些过分犀利,跟车时会让前车提高警惕,不方便下手超车;无电尾对于地库来说还是有些不太便利,因为怕磕到通风管道,有可能会加装,但不算刚需;定速巡航在我看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可能会上一个普通巡航,也不算刚需。
有人说百改降为先,也有人说百改胎为先。可是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MTM 18寸铸造 50ET不太满意,轮胎配上了带保护缘的普利司通泰然者,特点是胎噪高低速差值不多,对于我的用车情况来看是比较合适的;避震因为对原厂Monroe还存在着期望,先上套Eibach短簧试试看;李子串修正防倾杆角度,高速劈完保持应有的侧向支撑力,价格不贵,不该省。
落地,动平衡做完,洗车,看着这样的姿态,感觉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仅仅轮毂+短簧,就能把气质提升很多,这才是一台旅行车该有的姿态。不过ET还是偏小,后续给这套MTM配上了BLOX法兰。
降完高度换完18寸,驾驶第一感觉,路感清晰了,高速稳定性提升了很多个级别,高速过环形下闸道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底盘的极限已经高于轮胎极限了(虽说泰然者不是运动取向的轮胎)。
但是短簧配原厂避震对于减速带和坑洼路面的处理却不太尽如人意,减速带前避震上去及后避震落下的动作非常生硬,起伏路面感觉过于琐碎。
总的来说还是优大于劣,对于想换短簧的朋友们我列举下优缺点,前提是不要考虑什么通过性的问题,改装车对于通过性这点是要有本质上的觉悟的,世界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的,既然改车了,就好好爱车,爱车就和上马路牙子这件事情说拜拜吧。
优:
1、低成本的良好姿态
2、抑制了大部分的重心转移
3、高速稳定性得到了质的提升
劣:
1、对于坑洼路面的滤震有多余琐碎振动
2、过减速带尽量斜慢,不然会有生硬的弹跳感
3、对于断崖式路面(例如水泥桥与路面接缝处)务必慢/绕开,不然感受极差
4、DCC三档区别没有原厂明显
自己的大玩具GK5 梦想是一台R36和一台GT86 现实打了个七折 我也很满意
第二阶段开始,对短簧一开始的那份热度过去后,感觉对于日常的舒适度还是需要有提升,之前一直目标是搞一套KW DDC 无可挑剔的避震,文可居家买菜,武可上山劈弯。偶然间被安利了一套电调Bilstein B12 并且是适配Eibach短簧的套装,话不多说,叫店里订货,上!
同时换上了第二双鞋:RL原厂轮毂,MTM连同未上车的BLOX法兰转让车友,换双鞋,换个心情。
B12高低不可调,软硬三档DCC调节,给我这种选择恐惧症省下了很多麻烦,装完B12后相比短簧:
1、前轮高低同一指半,后轮高度抬升小半指。现在高度大约前一指半,后一指紧,出入90%地库无托底,非常满意。
2、B12上身后,明显的感觉就是由于避震筒行程回归正常,避震初段的韧性提升,舒适模式处理坑洼游刃有余,过减速带没有多余的弹跳,后段依旧可以给你足够的支撑力,无论是哪种模式,当你需要那些支撑力时,Bilstein永远可以提供给你,只是来的早与晚而已。
3、三档区分在高速状况下非常明显,运动模式的路感反馈极强,同时也非常的硬,舒适模式的硬度和原厂运动模式差不多,巡航绝对是可以让一车人一路睡到家的。
缺点的话,目前就只有冬天时候油液流动速度变慢,冷车时偏硬,需要跑一会
总体来说 这套避震非常的喜欢 非常超值。
车子之前前保有过剐蹭,前保和车身有色差,二来RL轮毂上身了,RL前杠也该提上日程了,两个因素加一起,RL前杠订货,加入Fake R-Line Club。
一样拆了前保,装上心心念念的小物件,Bellof卤素黄金眼,价格实惠 LED的实在是买不起。
有了一丝丝JDM的味道,装了后晚上辨识度很高,晚上接人都是说,你找下灯最黄的那台车。
外观到此为止基本满意,接下来是准备上一阶程序了,但我觉得升级的次序不能乱,刹车先改,随后才是改动力,高速状态下有个牛逼的刹车是一种稳稳的幸福。
改刹车这件事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是选择最好的,前后比较过很多刹车,新的、二手的;从S3原厂比较到Endless,最后两个选择:
1、途昂原厂双活塞,最实惠的选择。
2、AP9660,能力范围内一步到位。
排除二手件是因为没有身边熟悉的朋友有刹车退下来,之前飞度卡钳没有改过,对刹车深入的研究不多,二手件面交看不出太多门道。
四活塞感觉对于蔚揽这样整备质量的车来说 还是没有到位。
AP9660以上的六活塞 考虑过Car97 ST60,一来是有可能RL原厂18寸避不开,二来成本都要高出许多,也不想用国产件,还是想全套原装。
因为刹车这个东西踩下去的时候踏实是一回事,踩之前它给你的信心是另一回事,为了稳稳的幸福,还是选择原装。
皮选择的是Projuect μ的NS400,也是内心对于JDM一丝小小的情愫。
18寸RL原厂轮毂完美适配,饱满无比,铁灰色卡钳十分得我心,低调内敛,Sleeper该有的样子,Pmu骚皮是给懂行的看的。
开皮完之后遵循店里医嘱直接杀了400km高速去放气补加刹车油,饱满的刹车力度和线性的脚感简直让人欲罢不能,一套好的刹车是不会给你带来撞墙感的,给我的感觉就是这套刹车前3/5的行程就是原厂刹车的全部行车,并且比原厂线性许多,后2/5的刹车行程是你给自己买的护身符,伴随着如同飞机降落的啸叫声,将车身稳稳的停住。
对于改装,我觉得如果你非常有钱,直接可以满改,那所有事情只要开心就可以了。
如果不是的话,我的经验告诉我,改装前要做一份良好的规划,
这份规划包括自己对于改车需求的罗列,各部件先后顺序,资金的利用及改件的研究。
底盘部件已经能满足我接下去下一阶段动力提升计划:上一阶程序和更换19寸的轮毂轮胎,变速箱程序,底盘细节件的升级;
随后是底盘件进一步的强化,有机会的话我会计划更换is38涡轮,体验下近400匹前驱车高速的快感。
有句话是改车省钱就是花钱的开始,如果改车前能做好一切应当做好的准备工作,做好周密的计划,杜绝走弯路的话,那才是真正的省钱,而不是一味的去比较价格。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需要一个好的店家来协助你完成这些工作。
本期大众蔚揽改装鸣谢车主:一心想中五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