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络文献赞誉G37的马力输出与G35相比有多么长足的进步,加速力道有多厉害。然而检视原厂规格表,VQ37VHR的328hp,不过比VQ35HR的311hp多了17hp和0.2kgm,如此微幅的增幅,讲穿了也不过近似于是马力机的误差值罢了。所以大家不要误以为VQ37VHR是一颗猛暴的发动机,更贴切的形容,VQ35HR是一颗「精明干练」、「办事效率高」的发动机,它是以VQ35HR针对DE易造成能量损耗的部位加以修正,VVEL可变气门扬程的加入,得以更精准的控制各转速域所需的进气量,在中低转速下,VVEL直接控制汽门扬程,以减缓进气流量,提高进气端的空气密度,且控制汽门扬程也能减少凸轮轴的在低负载时不必要的磨擦力,进一步增加发动机效能。就原厂公布油耗数据来看,3696c.c.的G37,已与2001年时的Altis 1.8L拥有相同水准。
所以笔者认为「加速力道强劲」,VQ37并非主要功臣,真正的英雄其实应该是「七速自动挡变速箱」,由于档为多达七档,所不但前四档都比6MT和5AT的齿比密,连第六、第七档的巡航用超比档,也分成0.8620和0.7710两阶段,真正做到加速性一气喝成,换档不掉转速,减少传递能量的损失。
![]() |
4WAS四轮主动转向系统会自动判断适当的转向齿比,前轮与方向盘的「转向同步性」更敏锐,操控准确度更高 |
而繁复的换档次数,在现代电脑的高运算能力下,已非早年自动挡车的驽钝,甚至在攻克弯道时,内建控制逻辑还会在「重踩刹车」的瞬间,会自动帮你「退档、补油门」,「跟趾」完美程度犹如职业车手般顺畅。至于运动版六速手动挡的价值反倒是「乐趣」重于一切。
而讲到攻克弯道,G37与G35的差别,在于新增了「4WAS四轮主动转向系统」这项先进科技。因为对操控派的性能迷而言,后驱车绝对是最佳选择,但在328hp的强大动力驱策下,要保持车辆动态的稳定性,就需要「智慧型转向系统」来辅助,藉由「4WAS四轮主动转向系统」的加装,G37可同时拥有「高速弯-高循迹性」与「低速弯-高转向性」两种背道而驰的特性。讲的更通俗一点,就是高速弯像轨道车,低速弯像漂移车。
事实上,这种绝佳操控性的跑房车,不拿来跑比赛实在有点可惜,虽然车价与保修费是一项昂贵的考量,但经过比对后确认,G35与G37都是完全相同的的前双A臂、后多连杆悬挂系统,两者底盘零件完全一样,所以为其开发了24件式鱼眼,并实际参加龙潭TTCC房车新手赛测试,首次下场使用飞达595RSR轮胎,即获得1分00秒的优异成绩。
![]() |
透过电子控制器,可让后轮的束角(Toe)做1度微量旋转,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车辆高速中抑止离心力身侧滑、提高行使稳定性。低速时增加后轮转向性(简单说就是带一点漂移) |
![]() |
从数据可知,7速自动挡不仅因为前五档齿比绵密、减速比优于6MT和5AT,连高速巡航所需的超比档,都分割出两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