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的旅行车市场是真火热,最早大众的跨界旅行车—蔚领,神车厂宝骏出品的310w,以及名声显赫的明锐旅行版,到最近曝光的卡罗拉旅行版,英朗旅行版,可谓是遍地开花。
那么是否就像很多媒体宣称的那样,中国旅行车的春天已经来了?还是销声匿迹并不会成为主流?
这一切要从旅行车盛行的欧洲讲起。
旅行车在欧洲叫Estate Wagon,也就是我们国内很多粉丝喜欢称作的“瓦罐”。 Wagon在最初其实是一种既能载人又能装很多货物的车型,而Estate则是社会地位的意思,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旅行车。
但是其实旅行车是美国人发明的,最早的是应用在火车站,当时的美国,公路系统还不是特别发达,人们出游只能依靠火车,旅行车就负责在车站接人,因为旅行车可以携带比较多的行李,所以旅行车深受爱戴。
当旅行车传入欧洲后,美国公路系统慢慢发达,慢慢演变,开始流行更能载人更能装货的皮卡和大型SUV车型,旅行车开始慢慢淡出美国人的视线。
在欧洲最盛行旅行车的地方是德国瑞士等一些发达国家,德国地广人稀,工业发达,公路系统完善且不限速,而且德国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又很多,人们没有什么事情做得时候就出门旅行,去其它城市,去别的国家,这时旅行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能装东西空间大又省油,深受欧洲人民的喜爱。
那么为什么欧洲人不喜欢空间也大,通过性更好的SUV车型呢,其实这也是因为欧洲的非铺装路面很少,基本没有什么通过难度,重心更低的旅行车完全就可以应付,再说SUV的装载便利性跟旅行车是没法比的,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旅行车相比SUV更省油,何乐而不为呢。
在国内旅行车的发展就很不乐观,甚至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旅行车这种车型,在路上也鲜有旅行车的身影,最常见的旅行车大概就是桑旅,近几年很少有旅行车出现。三厢车过后SUV车型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强大的装载能力还有不错的通过性是吸引中国消费者的两大优势。
那么为什么旅行车在国内行不通呢?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在汽车工业更发达的日本,旅行车也是很少见的,这还是根据国情来的,在日本更流行小排量,空间利用率更大的K-car,代步的应用场景更多一些,在中国非铺装路面还是有的,尤其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所以通过性就显得重要些,并且旅行车的装载能力是相对于货物来说的,而中国这其实都是大部分家庭买的都是第一辆车,不得不考虑带着爷爷奶奶的应用场景。
还有就是国内可选择的旅行车车型较少,估计两个手指就能数过来,再有就是售价偏高,相比三厢车,SUV车型售价都是要高,这也是限制旅行车发展的很重要的因素。
那么旅行车在中国还有机会吗?
关于这个问题大师认为,要是售价降低,车型更丰富,旅行车还是有机会代替三厢车的,但想要超越SUV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还是太难。
大师认为现在旅行车在中国发展是有一些畸形的,说买旅行车有逼格,买旅行车的人都懂车,这都是不正确的,但其实旅行车之所以在欧洲盛行并不是因为逼格以及欧洲人更懂车,只是更实用而已。
但也并不是开上旅行车就可以像欧洲人一样,在车顶顶个大行李箱,后边挂个大房车没事就去旅游,那只是我们理想的生活状态,在中国,更多的人努力工作是常态,周末去周边溜达溜达就已经算是旅行了。
关于现在旅行车在中国的表述,引用知乎上的一句话来形容最合适不过:旅行车,只是我们理想的生活状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