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高效 文明礼让 看丹麦人如何开车?

前天有一福州男子因嫌“前车开的太慢”把对方别到护栏,最后因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被警方拘留(见下图)。这又是一起因为“路怒症”导致的交通事故,给他人造成了不便,自己还进了班房,实在得不偿失。但反过来想,一个巴掌拍不响,能让肇事者如此恼怒做出这般不理智行为,那位“开的太慢的前车”司机是不是之前也有不太合适的行为?

    结合笔者在哥本哈根的所见所闻,看看欧洲人在城里怎么开车。假如人人都能安全驾车,遵章守法,关照他人,文明礼让,是不是能少一些路怒,多一分安全?

    哥本哈根城市不大,大约只有1/3个杭州大小,人口100万左右,按此推算,城区人口密度大约杭州的1/2。因地形关系,路网呈扇形+放射状,主路由两条环路和五条放射型路组成,俗称“指状城市”。

 

    哥本哈根城区日常通勤1/3私家车,1/3地铁公交,1/3自行车,全市自行车专用道500多公里,路网四通八达,有很多汽车到不了的地方,但没有自行车到不了的地方;没有汽车高架路,但有自行车高架路,良好的设施配套,优质的空气质量和适中的城市尺度,让骑车成为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相比自行车,这里对汽车的态度可算是非常不友好。老城区道路狭窄,双向四车道就算主干道,绝大部分是两车道和单行线,停车位少且贵;更丧心病狂的是,新区道路也好不到哪里,狭窄多弯。

    由于哥本哈根城区车多路窄,所以碰到早晚高峰也会拥堵,但这里很少因为不良的驾驶行为导致交通事故或者拥堵,也没见到过旁车对你怒目而视。通过多日观察,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道路密度高

    丹麦的街坊都是围合式——一圈建筑边上一圈小路,小路跟大路连通,通行停车两不误,虽然道路不宽,但很密集,碰到拥堵能够很快转移到其他道路上去。我国城市街坊由于大量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动辄500米的尺度,机动车无法穿越只能集中主干道上,一旦碰到前方拥堵,想换条路都难。为了规避收费,很多小区车辆随意停在外面,更加剧了拥堵。

(2)遵章守法

    虽然说不上违法必查,但违法成本高,后果很严重。在丹麦,没有12分回炉重考制度,违章直接收到交警罚单或法院传票。在哥本哈根,违章停车、闯红灯等代价是上千克朗,而且由于国家小,社会关系紧密,所以不良的诚信记录比金钱的损失更严重。

(3)安全高效

    去过欧洲的人都知道,城里行车速度都不慢,但秩序很好所以很少事故。哥本哈根也是一样,因为车多路窄,为了提高通行效率,驾驶员在信号灯前注意力高度集中,绿灯一亮,4000转起步走人,一秒不耽误,所以路口往往是哄哄响,很有赛场的感觉;并且驾车人对诸如路口让行、变道打灯、停车双跳这些规范都能很好的理解和遵守,因此城区正常路段都可以保持40、50公里/时的速度,通行效率很高、秩序井然且足够安全。

 (4)文明礼让

    欧洲人做事责权明确,该我行使的权利分毫不让,绿灯时过十字路口,或是看到岔路的车探头出来,不会有一丝的减速,因为合法路权下发生任何事故都不承担责任,这往往让初到欧洲的国人很不习惯。但该承担的礼让义务他们也绝不含糊,路口右转弯或是斑马线前让行这就是典型的一种,这不仅是关于礼仪,更是因为满大街的自行车拥有很高的路权保障,丹麦的路权是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同等条件下机动车驾驶者与骑自行车者发生碰撞导致后者受伤,机动车驾驶者负全责,所以过斑马线或是转弯的时候那必须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打起十二分精神。

    当然,文明礼让也不只是机动车的事情,若是因为让导致行路口堆积了车龙,那行人也会主动示意车子先过,很多时候一个手势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5)善用车语

    由于车速快,跟车紧,所以灯语就变得非常重要,变道或转弯不提前打灯,受人鄙视事小,造成误判事大,有些路口是直行与转弯共用车道,如果不提前打转向灯,后车很有可能误判直接撞上来。当然车语只是一方面,路上行车,司机也会互相关照,比如笔者有晚貌似误开着大灯(后来发现也不是大灯),在红灯的时候就有旁车过来提醒。很多时候,善意的提醒比愤怒的回敬更能解决问题。 

总结:

    随着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与城市道路资源矛盾日益增加,如何合理规划道路,如何改善自行车出行条件,如何提高道路安全水平,如何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哥本哈根的很多经验和行为还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汽车生活 汽车生活

1人在论坛活跃

进论坛逛逛

最新帖子

全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发表评论发表评论
  • 回复
  • 点赞
  • 收藏
  • 分享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