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自动挡汽车空挡滑行对变速箱会有损伤,并且停车时也要求挂入P挡,那么自动变速箱的N挡(空挡)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是不是多余的设计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变速箱在N挡时的工作原理,所谓N挡,是英文Neutral的缩写,翻译过来是中间位置、空挡。当变速箱处于N挡时,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完全分离,没有任何连接。对于自动变速箱来说,N挡时变速箱内部所有的离合器、制动器都处于解锁闲置状态,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不会传递到输出轴上,此时变速箱油泵转速较低,供油量有限,对变速箱润滑不是非常充分,散热也较差,因此在N挡情况下滑行对变速箱会造成损伤。
由于自动变速箱N挡的作用是断开发动机与传动系统的连接,让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各自独立自由运转,因此我们可以利用N挡的特性在某些情况下控制车辆。比如在短时间临时停车时,可以将变速箱挂入N挡,断开发动机与车轮的连接,避免发动机带负荷运转,既可以省油,又可以降低振动,不过在利用N挡停车时应该配合手刹,否则很容易发生溜车的情况;其次,在维修车辆时,可以将变速箱挂入N挡,让发动机与变速箱彻底分离,形成完全独立的部件,方便检查维修;此外,在车辆抛锚需要拖车时,需要将变速箱挂入N挡,此时车轮转动时不用影响到发动机的运转,便于拖拽。
除了以上的使用技巧,还有一些变速箱N挡的使用误区。车辆点火时变速箱应处于P挡,这是为了保证启动安全,防止汽车启动后直接行驶。而在停车熄火时,变速箱同样要挂入P挡,有些车主认为P挡熄火对变速箱不好,在N挡熄火后然后再推入P挡,其实这样做反而会对变速箱产生影响,况且现在绝大多数汽车都设计成禁止N挡熄火。
由此来看,自动变速箱的N挡并非鸡肋,实际上自动变速箱的P、R、N、D、M、S、L等不同挡位都有自己的作用,需要驾驶者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正确的挡位。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