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高原反应又称为高原病或高山病,指人体极速进入海拔超3000米以上的高原,因低压和低氧浓度而出现的各种不适。
医学领域不是我们能讨论的话题,所以本篇的核心还是分析海拔和汽车动力、油耗、积碳的关系,以及哪种发动机更适合高原。
不过还是需要给一些缺少高原自驾的司机一些建议,自驾游其实并不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因为沿着公路驾驶的过程中,海拔是在逐渐(缓慢)地升高;氧浓度是线性地降低,在这一过程中总是可以逐渐适应的。只是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中要减少剧烈运动,不论室内还是室外都要控制强度,否则还是会因为缺氧而感觉不适哦。
为什么海拔高就会缺氧呢?
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空气会无死角地环绕在地面上,原因是重力或称之为引力吸附了空气;空气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质,是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03%的二氧化碳,以及微量的氦氖氩氪氙氡六种惰性气体组成。
分子的特点既相斥又相吸,在恒定作用力的压缩或吸附中,各类分子的间隙会维持在固定的标准里;而如果压力降低则会一定程度地扩大间隙,上述标准是在零海拔的压力中的标准,如果海拔升高则会出现变化——重力的影响力减弱,分子间隙扩大,固定空间内的分子数量就会减少,氧分子数量当然不例外。
海拔越高重力对于空气的“约束力”就会越弱,空气膨胀的程度当然会越大;然而人的肺部有多大的容积,发动机的气缸(排列)有多大的容积都是基本固定的。说白了就是吸入的空气体积概念的“量”不变,但吸入的空气因分子间隙扩大,导致其中氧分子的数量减少,所以才会出现缺氧的问题。
高原反应导致的人缺氧会感觉乏力或昏沉,汽车则是动力的明显减弱!当然这只是对燃油汽车的评价,因其装备的发动机为「活塞往复循环式·内燃式热机」;产生动力的基础是燃烧燃油产生热能,通过机械结构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基础是燃烧。
燃油燃烧的本质是可燃物与氧气在高温环境中的氧化反应,只有燃油没有氧气是不能燃烧的;所以氧气才是重中之重,而氧气的浓度直接决定车辆的性能指标,参考下图。
「富氧燃烧」很好理解,就是等量燃油与高浓度氧气进行反应。氧气可以让燃油燃烧过程中分子不规则撞击的强度增加,直观的反应是扭矩的提升和温度的升高;对于汽车而言则是决定燃烧效率,因为内燃机在热车状态下也无法实现100%充分燃烧,在限定时间内燃烧速度越快则转化出的热能越多,扭矩也就会越大了。
涡轮增压发动机通过正压进气和压缩空气进行氧浓度的提升,所以2.0T发动机可以有400N·m的大扭矩,而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却只能达到200N·m左右。这就是通过空气压缩技术实现富氧燃烧的结果(各类因素之一),所以在高原想要动力下降不那么夸张的话,使用涡轮增压动力的汽车会感觉好得多。
重点问题:量产汽车计算与测试动力标准是以标准氧浓度为基础,所以海拔升高必然会造成扭矩的下降,扭矩×转速÷9549×1.36=马力,扭矩下滑则马力同样会下滑。那么动力变差也就是无解的问题了,想要改善动力则只有拉升转速,但是转速升高油耗也会升高,这是高原驾车要面度的问题。
同时进气量仍然与低海拔的流体流量相同,以2.0L发动机为例,低海拔单缸吸入的空气量为0.5L,高海拔吸入的也是0.5L——只是氧浓度降低而已。喷油量会按照固定的空气燃料比计算,进气流量不变则喷油量仍会比较大,结果则是喷射的燃油缺少足量的氧气去助燃,燃烧的充分性严重降低,产生游离碳颗粒与胶质过多则会形成过量的积碳。
这就是汽车在高海拔地区会遇到的问题,但好在因动力的下降而要高频率的拉高转速,高压进排气倒是能够清理掉绝大多数的积碳。所以主要的问题还是费油,至于高原对车辆性能的要求其实不用担心,1.0L的微型汽车都能够在高原狂奔,只要舍得给油门就好。
汽车高原动力不足解决方案
一、 动力不足原因分析: 主要是由于点火提前角不正确,燃油压力过低,进气系统漏气,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或空气流量计故障,喷油器工作不良,EGR系统工作不良。 二、故障检修步骤: 1、起动发动机后,“检查发动机”警告灯是否熄灭。 2.1警告灯不熄灭的,根据故障码 检查故障原因和部位。 2.2 警告灯熄灭,检查供给系系统油压、喷油器工作情况及汽油品质。 3、检查点火正时是否延迟过大。 4.1点火正时正常。 4.2点火正时延迟过大,检查爆震传感器及ECU是否正常 5、检查EGR系统是否正常。 6、检查进排气系统是否堵塞。 7、检查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的信号是否正常。 8.1不正常,检查传感器故障。 8.2正常,检查加速时的点火高压和点火能量。 9.1点火高压和点火能量不正常,按点火系的故障诊排。 9.2点火高压和点火能量正常,检查点火正时、气缸压力及发动机机械故障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原汽车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汽车「高原反应」的症状有哪些?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上是高原汽车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汽车「高原反应」的症状有哪些?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维修处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