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奔奔新能源汽车还行吧,这款车的性能:
1、新奔奔造型设计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在长安汽车日本设计中心完成的。其众所周知的原因为——日本的微车市场非常发达,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车的设计质量。从整体来讲新奔奔的外观设计是比较成功的,如果把长安汽车的LOGO遮住,或许很多人会以为它是一款合资品牌车型,也可以直接认为这是一款日系车型。从实际效果来看,长安新奔奔整体造型运动、年轻、时尚。体现这些设计特点的部分是前后保险杠、熏黑头灯、腰线、轮毂等。新车似乎集成了很多经典微型车的设计特点,让人不太容易挑出毛病。总体感觉这是一款设计比较成功、很有卖相的车型;
2、新奔奔的内饰虽然看上去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但似乎模仿的痕迹太过于明显。在配色上,新奔奔同样也采用了红黑双色的搭配,为原本平淡的设计显著增添了不少活力。7英寸触控和超大全景天窗给紧凑的空间打开了视野宽泛的窗口,绝对算得上是同级别车型中的一大竞争利器。新奔奔从整体上来说除了严重模仿痕迹外,其它的地方还是比较出色的,不仅各功能区域布局更加合理,装配工艺有所提升,且内部安全配置也十分丰富,体现了其人性化的一面。另外较高的配置也使新奔奔与同级别车型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
3、奔奔搭载了全新1.3L全铝合金发动机,动力强劲,同时还具有使用寿命长、功率大、低振动、低噪声、低燃油消耗、低排放等特点。这在普遍搭载0.8-1.2L发动机的竞争车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保障了行车动力性的同时,极大提高了驾乘的乐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奔奔还经过了冬季零下34度的启动试验、夏季海拔5000米以上连续500小时满负荷试验,性能稳定优异;
4、配备了多项安全系统的奔奔,针对每个研发细节都做了大量严格的相关试验,使整车安全性能提升到了新的水准。除四通道ABS+EBD以及安全气囊等部件的应用增加了安全的保护外,其车身结合欧洲汽车设计理念,采用承载式车身设计,高刚性安全车体,同时在车架纵梁、横梁、门槛等74处关键部位采用了高强度钢板作为保障。另外,奔奔还拥有“前碰撞横梁总成”、“后碰撞横梁总成”、“前罩缓冲结构”、“后悬挂限位器总成”等13项专利技术作为支撑,固若金汤的车身结构一次性通过前碰、侧碰以及后碰的实验,奠定了主动与被动安全的突出优势。
长安新能源奔奔E-Star试驾 代步车一定中庸吗?
随着第二次老旧机动车新政的颁布,国家将继续对新能源车型进行政策扶持。而目前新能源车型的技术也有着不错的发展,所以这两年购买一台售价不高的代步新能源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在这其中长安新能源奔奔E-Star是一台刚刚问世的新产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究竟表现如何。
前脸造型富有层次感
奔奔E-Star是长安新能源旗下的第二款产品,整体造型延续了家族式的设计风格,它虽然定位于一台微型车,但比例方面十分协调,尤其在车身高度与燃油车接近。
奔奔E-Star的前脸设计充满了层次感,虽然采用了全封闭式的设计,但设计师为它在中网处增加了蜂窝式的设计,使其整体更有层次感,另外,前机盖上隆起的筋线以及中网两侧的线条,也为它带来了一定的力量感。
前大灯造型设计十分犀利,C形的LED日间行车灯将LED大灯包裹其中,并且转向灯设计在灯腔外部,采用了独立的设计,这样的造型对于这台小车来说真的非常吸睛。
奔奔E-Stat采用了双腰线的设计,上部腰线贯穿车门把手一直延伸至尾灯,增加了车身的层次感,而侧面的造型也非常的协调。轮毂部分则是采用了五辐的双色铝合金轮毂,轮胎则配备了175/60 R15的朝阳轮胎。
车辆尾部的造型设计非常的熟悉,整体延续了长安奔奔EV的设计,而向后延伸的腰线以及后轮拱让车尾有一定的层次感。下部的塑料装饰则是直接照搬了长安奔奔EV的设计。
尾灯的造型设计与奔奔EV一致,内部采用了卤素光源,虽然这台小车的成本有限,但如果能换装LED光源则更能显示长安的诚意。
内饰采用双联屏设计
内饰部分的设计奔奔E-Star给人带来了较强的层次感,双连屏的设计加上白绿配色的中控台设计,使整体的科技感有所提升,总的来说,这次的设计算是给了我一个小小的惊喜。奔奔E-Star车内主要采用的是硬质的塑料,但好在有着较强的设计感,另外,在车门以及中央扶手箱这些常用的位置上也都进行了软性材质的包裹。
方向盘则采用了长安家族式的平底多功能方向盘,方向盘整体的握感适中,但由于采用了搪塑材质,所以在柔软度上表现比较一般。
仪表盘采用的是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显示效果非常不错,并且其还支持三种的主题模式切换,在行驶过程中仪表盘也会根据油门的开度对颜色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了显示效果。
中控屏同样是采用了10.25英寸的可触摸液晶显示屏,界面的UI设计布局非常清晰,并且支持导航、车联网、语音互联、组队等等,但整体的流畅度还有待提升。
中控台下方是空调以及娱乐系统的快捷控制区,触摸式的按键反应速度比较快,灵敏度也还算不错,并且操作之后也会进行语音提示,但是对于驾驶时的盲操作并不是很友好。
座椅部分奔奔E-Star采用的是织物材质,并且加入了白色以及绿色的线条进行装饰,整体的视觉效果比较不错,但是由于是一台电动车,座椅设计的位置有一些偏高。
空间方面身高186cm的体验者,将座椅调至合适的坐姿后头部空间为四指,但由于座椅较高还是需要适应一下。保持前排座椅不动体验者来到后排,此时头部空间为两指,腿部已经顶到前排座椅,总体来说表现一般,但对于这样一台A0小车日常应个急不成问题。
底盘调校紧致灵活
长安新能源奔奔E-Star采用的是一台最大功率55kW,最大扭矩170牛·米的电动机,最大扭矩基本可以达到1.6L-1.8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水平,而这台车的车重为1.2吨左右,所以这套动力系统满足日常的驾驶是足够的,但是在高速驾驶或者急加速超车的时候,还是会感觉到动力会有点跟不上。
整台车开起来的感受是比较轻快的,电动机的动力响应比较积极,在中低速时油门踩下去之后就会感受到电动机已经发力。另外,由于电动机的特性也会让它在起步加速的时候有持续1秒左右的推背感,随后便是一个比较线性的加速过程。这台车在D挡下最高车速被锁定在104km/h,动能回收系统提供两档可调,整体调校的比较适中,当你松抬油门的时候虽然会感受到一定的拖拽感,但并不会让你难受,总体来讲还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对于这样一台A0级的代步小车来说,它在驾驶感受上给了我一些惊喜,整台车开起来非常的紧致灵活,转向系统的回馈手感也比较适中,再加上较短的轴距,无论是在高速并线还是低速的弯道中,奔奔E-Star车尾的循迹性都表现不错,会给人一种只要车头拐过去了车尾就过去的感受。
奔奔E-Star的悬挂系统采用偏舒适的设定,路面上较多的坑洼都会被过滤在车外,并且在通过比较大的坑洼路面和减速带的时候,避震器也会带来比较韧的感受,虽然和豪华车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同级别的车型里还是比较出色的。但是因为这种偏舒适的悬挂调校再加上重心相对较高,所以在高速过弯的时候还是会有一定的侧倾。
最后长安奔奔E-Star的行驶质感和隔音降噪水平比较一般,在加速和高速巡航时在车内可以听到一些电流声,这也是这台车开起来没有高级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高速行驶时它的风噪以及胎噪会比较明显,但基本上属于这个级别的平均水平,毕竟成本在这摆着呢。
总结:试驾之前我认为奔奔E-Star这类纯电动微型车都是为了政策而生,经过体验之后全新奔奔E-Star确实给我带来了一定的惊喜,全新奔奔E-Star非常灵活的操控感受完全在我意料之外,而内部的科技感对于这台售价10万以内的车型来说也足够出色,再加上它年轻的造型设计,在同级别车型中有比较不错的产品力。
本文来源于车家号作者,不代表的观点立场。
以上是试驾奔奔新能源汽车 长安笨笨新能源汽车怎么样?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汽车知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