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聊到豪华品牌的入门车型,必须要提到的词无非就是年轻、时尚、动感,这些价格不算高,顶着豪华品牌光环的车型确实很受年轻消费者的喜欢,所以不管是厂家的设计师、还是整车的市场定位,都朝着年轻消费者喜欢的方向。奔驰GLA(参数|询价)车系也是一样,刚上市时受到一众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老款GLA已经很难和新款的X1(X2)、Q3(轿跑)去争夺市场,现在全新一代GLA(简称:全新GLA)来了,仿佛一夜回到了20岁的样子。
车型首页 | 参数配置 | 图片 | 口碑 | 车型报价厂商指导价30.38万
全新GLA已经上市,目前仅有一款GLA 200车型在售。不过这次厂商给我们提供的不是量产车,无法正常上路行驶,所以这次的测试和体验只能在封闭的场地内进行,体验感受和测试成绩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完全代表最终的量产车型。因为车窗贴了黑膜,所以车外和车内的视觉效果和正常车有些差异。
外形彰显潮流动感
不知道是不是设计师偷懒,上一代的GLA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加高的A级,虽然在线条上要更有肌肉感,但整体相似度很高。而全新GLA的设计师明显是个勤快人,在外形设计上和A级差别明显,厚重才是SUV该有的样子。
从GLA到GLS,奔驰SUV车型的中网都采用宽幅镂空样式,区别只是根据车型的大小来排布条幅的数量。好处是风格统一有辨识度,但这个样式在GLA上我个人觉得有些突兀,并不是很好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喜欢。
相比A级“十点十分”(十点十分时钟表的指针角度)的灯组布局,GLA的样式则要温和不少,分体式的日行灯也要比A级更具有辨识度,不过整体来看,头灯还是为前脸贡献了一些凶狠的气势。
全新GLA标配了18英寸的双色铝合金轮圈,对于GLA来说18寸看上去不够饱满,而且轮圈还使用了宽边的设计,如果不是黑色漆面的掩饰,颇有几分越野防脱圈的样子。相比GLA时尚动感的设计,我认为这套轮圈的搭配肯定是拖了后腿。
全新GLA的C柱设计了舷窗,看上去更像是一辆大尺寸的SUV车型,除了装饰作用外,它还提升了车顶的高度,可以为后排提供更好的头部空间和采光通透感。
记得刚认识GLA车系时,我被它时尚且动感的造型所吸引,而时过境迁,GLA和我一样在增长着年纪,脱离了时尚,也逐渐告别了运动,而全新GLA的外形好像又把它拉回了20岁的样子,时尚、个性依旧是它的主旋律。
科技与豪华兼具的内饰
20岁除了需要时尚动感的外形之外,还对科技充满了向往,所以全新GLA(参数|询价)也是竭尽所能将科技配置堆砌在车厢中,双连屏、实景导航、COMAND控件等配置全都可以看到。
有人说双连屏的设计已经被奔驰用“烂”了,从A级一直到G级,全都是一样的设计,操作逻辑、功能布局都是完全一样的。不过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花奔驰A级的钱就可以买到和G级同样的科技体验,这是一件多有性价比的事;如果日后想要升级车辆的话,只要是奔驰品牌,对于车机系统的操作完全不需要学习,直接用就可以,也是增加了便利性。
全新GLA标配了前后驻车雷达和倒车影像功能,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这两项功能已经足够日常使用,毕竟车身尺寸不算大,停车还是比较好拿捏的,但对于新手或者停车环境特别拥挤的消费者来说,全景影像的便利性肯定更好,只是6000元的选装价格需要自己衡量一下。
在主流豪华品牌中,奔驰一直是营造豪华感的高手,即便是GLA这种入门级的SUV车型,奔驰也不会有任何的懈怠,相比同级别的竞争对手来说,全新GLA内饰的设计和用料,包括科技感的营造都是绝对的优秀水平。
要时尚也要实用
老款GLA(参数|询价)遭人吐槽的一个点就是车内空间偏小,实用性不够好,全新GLA增加了车身的宽度、高度和轴距,相比老款车型可以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那它的实用性是不是能所有增加,可以让时尚的弄潮儿们结伴出行呢?
全新GLA的座椅采用了仿皮材料,材质有些偏硬,耐用度应该不错。因为填充物也偏硬,所以整体座椅的支撑力比较足,不会有很强的陷入感。前排座椅支持12向电动调整和腿托调节,对于不同身材的人都能提供不错的适用性。
通过172cm的体验者可以看到,全新GLA的内部空间表现还不错,满足四个成年人的中短途出行没有任何问题,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座椅的舒适度可能会成为车内乘员之间吐槽的话题。
GLA的后备厢空间十分灵活,除了后排座椅支持4/2/4比例放倒之外,地板也支持两挡高低调节。在高挡位,放倒后排座椅可以形成纯平的储物空间增加实用性;打开座椅调整至低挡位后备厢可以获得更大的储物高度。只是受限于车身尺寸,GLA的后备厢空间还是比较紧凑的。
动力满足日常需求
对于这台1.3T的发动机我并不陌生,毕竟它已经出现在不少的奔驰车型上了,相比于我之前在德国测试的低功率调校版本来说,163马力的高功率版本满足日常使用是完全不需要担心的。
1.3T发动机的账面数据要比之前1.6T更好看一些,实际体验也是如此,这台1.3T的发动机在低转速下可以提供不错的扭矩输出,不论是动力的响应速度还是输出的平顺性,表现都很好,满足城市路况下正常的加速超车没有任何问题。不过这次受限于场地原因,对于全新GLA(参数|询价)在高速状态下的动力表现我们没能进行体验。
7速双离合变速箱对于驾驶意图的理解比较准确,升降挡的时机把握也十分合适,换挡的准确性和平顺性表现都很好,即便是模拟堵车的路况,它也能提供相对平稳的换挡体验。
全新GLA提供四种驾驶模式,不同的驾驶模式会对转向、动力输出和变速箱逻辑进行调整,也可以在个性化模式中进行单独项目的调整,不过整体的调整逻辑比较常规,运动模式会激进一些,节能模式稍显慵懒,唯一值得说的就是在动力输出调整至运动或运动模式下,车内会有模拟声浪,虽然有些电子味,但聊胜于无嘛。
全新GLA的减振器调校是必须要吐槽的点,在快速的压缩和回弹时,表现十分生硬,对振动的吸收能力十分有限,但在类似转弯这种需要提供支撑力的时候,它又表现出了柔软的一面,整体表现就是该软的时候软不下去,该硬的时候硬不起来。不过因为这次测试的是非量产车型,体验可能与量产版有所不同,未来我们拿到量产车后,会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体验。
相比于减振器的糟糕,全新GLA转向的标定就非常舒服,因为不是偏向运动化的调校,所以整体的感受是听话且舒适,转向的力度回馈刚好,指向性和响应速度也不错,中间的虚位不大,操控起来十分轻松。因为这次体验的时间非常有限,先给大家尝个鲜,以后我们拿到量产版车型后会带来更为细致全面的道路驾驶体验。
测试成绩
把驾驶模式调整到“运动”并关闭ESC,同时油门刹车到底,起步最高可以将转速保持在2000rpm左右。松开刹车,弹射起步,瞬间的扭矩输出会使前轮会有比较明显的打滑,但片刻就能恢复抓地力。“抬头”情况不明显,也没有明显的扭矩转向,方向盘不会拽着你跑偏。双离合变速箱升挡很快,对提升加速成绩有不小帮助。从成绩来看,9.01秒的0-100km/h加速时间完全能够令人满意,和排量更大的1.5T宝马X1基本是同一水平。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视频频道
刹车踏板是奔驰一贯的紧实脚感,并且制动力释放有力且均匀,再加上比较平稳的车身姿态,给人较强的安定感。连续多次全力制动测试后,强烈的高温会使刹车皮产生一些白烟,但基本不影响刹车距离,没有明显的热衰,和同级别车型相比属于中等水平。
总结:
如果能回到20岁,我想我会认真的去享受每一天的时光,不会在床上瘫到中午,也不会半夜还沉迷游戏,可是时间早已过去,没有时光机能将我们带回20岁的时候。虽然我们不行,但是车可以,当老款GLA随着一代人老去的时候,新款GLA又会陪着新的20岁开始成长。
全新车型相比上一代肯定是更快、更高、更强,全新的GLA也是如此,不论外观还是内饰,空间还是动力,相比上一代车型都有进步,毕竟之前这个细分市场的竞争并不算激烈,而如今随着宝马X2和奥迪Q2的加入,GLA必须展示更强大的实力才能维持市场份额,所以全新GLA的表现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你好,48V微混 新款奔驰C260L怎么样 试驾评测
不像很多车型中期改款的不疼不痒,奔驰C级在前段时间的改款中吸引了市场和消费者的更多关注,动力和产品布局、内饰和交互逻辑、再加上前次换代遗留的后排座椅问题,2019款的奔驰C级让你想不关心都不太行。
※别了,低功率2.0T。你好,48V微混!
2019款的奔驰C级在动力上、或者说在产品的规划上有了不小的变动。代号M274的发动机在改款后消失,奔驰用改进后的M264发动机(C300)和1.5T+48V微混系统(C260 L)组成了新的高低搭配。
动力变更后的C260和C300车型的变速箱依然还是奔驰自家的9AT自动变速箱,对于变速箱我们都相对比较熟悉了。此次改款后,C260车型显然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这种关注分为两部分,一是新的动力系统表现如何?其次是48V微混能额外给这款奔驰主力车型带来什么?
此次,我们希望通过对奔驰C260 L车型的体验,能解答众人对它的疑问。
不严格的说,48V微混系统可简单理解为“加强版的发动机启停系统”。现在汽车电气系统使用的都是12V的电器设备,今后会有电压更高的48V电器设备出现在新车上,比如48V底盘控制系统,比如我们要说的48V微混系统。
48V微混系统出现的原因大约有四点:
①帮助降低油耗,有助于企业应对节能减排的政策;
②相对于插电式混动技术和纯电动技术,成本增加幅度有限;
③对成熟汽油车型平台可完美兼容;
④在消费者眼中,也能显得比较“高级”。
其实,说白了这是整个汽车环境变化导致的一种过渡技术,未来在欧洲和中国两个减排压力大的地区将会快速发展。根据当前的新能源政策,48V微混系统没有专门的扶持政策,也就是说并不属于“新能源”的身份。
目前,在中国市场除了北京奔驰,其他推出48V微混系统车型的企业还有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江铃福特等。未来1-2年内,搭载48V微混系统的车型会大幅增加。
那么,换了1.5T+48V微混系统后的奔驰C260L开起来如何呢?
起步转速可以达到接近3000rpm,不过会导致前轮在起步瞬间产生跳动,影响动力的有效转化。经过几次尝试,最合适的起步转速以2000rpm为宜,此时动力并不会浪费在轮胎跳动和打滑上。
加速初段g值可以保持在0.5g左右,全程并不会有太强烈的感官刺激,不过变速箱换挡很快,动力输出很持续,最终8.27秒的实测成绩比预期表现更好。
相对M274的2.0T发动机,1.5T的声音肯定算是不好听的,这在加速的时候能够感受的更明显,不过如果你有开车听音乐的习惯,这个声音到是能够遮住。
48V微混系统不仅在怠速、等红灯工况下可以关闭发动机,在减速至约10km/h、走走停停的拥堵环境下,发动机都会大概率停机,起步时电动机可以贡献一点动力,理论上可以更多的节省燃油。
以上基本是新的动力给奔驰C260 L带来的驾驶层面的变化,从绝对动力上该动力没什么问题,在一些驾驶的细节上会带来一些变化,有些变化并不积极。对于有“发动机排量洁癖”的人来说,新C260 L的“1.5排量”是需要被接纳的,如果对这些不感兴趣,只想买一台价格合适的奔驰C级的消费者,那改款后的其他变化都是一个好消息。
转向的调整是为了符合新时期消费者对驾控的感受,不过这些变化都不影响C260 L或者C级的整体出色表现,相对于3系的活跃驾控,C级用坚守豪华的态度来取得人们对它的好感。
※AMG套件加身,切中奔驰粉丝需求
虽然看上去C依然还是熟悉的那个C,不过在一些细节方面奔驰还是给这款重磅车型带来了足以让准车主兴奋的改变,AMG风格装饰套件的出现,也增加了它专属的魅力。
虽然轮圈和大灯都是作为选装配置出现在C260 L车型上,但是对于很多忠于C级的消费者来说,这点选装预算是没什么问题的,之前只有更高级别奔驰车型才有的配置,通过选装形式出现在C级上,也算是个进步。
在很多品牌追求运动设计的时候,锐角、直线等设计被大量采用,而奔驰是众多品牌中为数不多的没有使用这种风格的品牌,C级改款后的尾灯稍微变得运动一点,并不影响C级整体的气质。
※内饰,不仅是屏幕变大那么简单
中期改款后,中控屏幕从8.4英寸扩大到10.25英寸,不过这并不是奔驰C级此次内饰变化的重点,更重要的是新的交互系统的使用,奔驰C级新交互方式让之前“语音识别是最直接的交互方式”的论调变得黯淡不少。
整体上内饰的科技氛围显然是更强的,这种主观感觉是所有人来到车内的共识。加大的中控屏幕和液晶仪表盘都使用了新的交互逻辑,在此之前有很多人说“智能语音交互”才是更高效的控制多媒体方式,奔驰C级的这种交互变化给传统控制逻辑找了一条出路。
双拇指控制的COMAND系统造型和控制方式都发生了变化,通过触摸的控制让整个操作过程变得很高级,造型也变得小巧精致,更符合豪华氛围。唯一不足的地方是震动反馈稍微有些大。
仪表采用了12.3英寸的数字全液晶设计,并且具备了3种主题模式,当然这项配置是需要花费4900元选装的。除了全液晶仪表盘需要选装,改款后,奔驰C260 L还可以选装抬头显示系统官方选装价格为9000元。
※后排乘坐重新得到了重视
在最初国产换代时,加长轴距的C级受到了市场青睐,但是后排座椅椅垫不够长的问题也让一些用户望而却步,在此次改款后,后排座椅的舒适度重新得到了重视,后排舒适权重得到提高。
前排还与时俱进的加入了无线充电功能,内饰的这些变化都在细节上烘托了C级本有的氛围,对于真正的准用户来说这些改变都是他们一直心心念的地方。
总结:
奔驰在新车改款中表现出来的活力是足以让人们刮目相看的,不光在C级上,在A级等其他新车上,我们见识到了跟我们印象中完全不同的奔驰,有创新、有活力,甚至还有些大胆,这样的一个百年品牌值得我们去重新审视。
以上是抢测北京奔驰GLA 新款奔驰C260L怎么样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汽车知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