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测北京奔驰GLA C

行业指南
2024-02-23 22:36

每次聊到豪华品牌的入门车型,必须要提到的词无非就是年轻、时尚、动感,这些价格不算高,顶着豪华品牌光环的车型确实很受年轻消费者的喜欢,所以不管是厂家的设计师、还是整车的市场定位,都朝着年轻消费者喜欢的方向。奔驰GLA(参数|询价)车系也是一样,刚上市时受到一众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老款GLA已经很难和新款的X1(X2)、Q3(轿跑)去争夺市场,现在全新一代GLA(简称:全新GLA)来了,仿佛一夜回到了20岁的样子。

奔驰GLA 2020款 GLA 200

车型首页 | 参数配置 | 图片 | 口碑 | 车型报价厂商指导价30.38万

  全新GLA已经上市,目前仅有一款GLA 200车型在售。不过这次厂商给我们提供的不是量产车,无法正常上路行驶,所以这次的测试和体验只能在封闭的场地内进行,体验感受和测试成绩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完全代表最终的量产车型。因为车窗贴了黑膜,所以车外和车内的视觉效果和正常车有些差异。

外形彰显潮流动感

  不知道是不是设计师偷懒,上一代的GLA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加高的A级,虽然在线条上要更有肌肉感,但整体相似度很高。而全新GLA的设计师明显是个勤快人,在外形设计上和A级差别明显,厚重才是SUV该有的样子。

  从GLA到GLS,奔驰SUV车型的中网都采用宽幅镂空样式,区别只是根据车型的大小来排布条幅的数量。好处是风格统一有辨识度,但这个样式在GLA上我个人觉得有些突兀,并不是很好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喜欢。

  相比A级“十点十分”(十点十分时钟表的指针角度)的灯组布局,GLA的样式则要温和不少,分体式的日行灯也要比A级更具有辨识度,不过整体来看,头灯还是为前脸贡献了一些凶狠的气势。

  全新GLA标配了18英寸的双色铝合金轮圈,对于GLA来说18寸看上去不够饱满,而且轮圈还使用了宽边的设计,如果不是黑色漆面的掩饰,颇有几分越野防脱圈的样子。相比GLA时尚动感的设计,我认为这套轮圈的搭配肯定是拖了后腿。

  全新GLA的C柱设计了舷窗,看上去更像是一辆大尺寸的SUV车型,除了装饰作用外,它还提升了车顶的高度,可以为后排提供更好的头部空间和采光通透感。

  记得刚认识GLA车系时,我被它时尚且动感的造型所吸引,而时过境迁,GLA和我一样在增长着年纪,脱离了时尚,也逐渐告别了运动,而全新GLA的外形好像又把它拉回了20岁的样子,时尚、个性依旧是它的主旋律。

科技与豪华兼具的内饰

  20岁除了需要时尚动感的外形之外,还对科技充满了向往,所以全新GLA(参数|询价)也是竭尽所能将科技配置堆砌在车厢中,双连屏、实景导航、COMAND控件等配置全都可以看到。

  有人说双连屏的设计已经被奔驰用“烂”了,从A级一直到G级,全都是一样的设计,操作逻辑、功能布局都是完全一样的。不过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花奔驰A级的钱就可以买到和G级同样的科技体验,这是一件多有性价比的事;如果日后想要升级车辆的话,只要是奔驰品牌,对于车机系统的操作完全不需要学习,直接用就可以,也是增加了便利性。

  全新GLA标配了前后驻车雷达和倒车影像功能,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这两项功能已经足够日常使用,毕竟车身尺寸不算大,停车还是比较好拿捏的,但对于新手或者停车环境特别拥挤的消费者来说,全景影像的便利性肯定更好,只是6000元的选装价格需要自己衡量一下。

  在主流豪华品牌中,奔驰一直是营造豪华感的高手,即便是GLA这种入门级的SUV车型,奔驰也不会有任何的懈怠,相比同级别的竞争对手来说,全新GLA内饰的设计和用料,包括科技感的营造都是绝对的优秀水平。

要时尚也要实用

  老款GLA(参数|询价)遭人吐槽的一个点就是车内空间偏小,实用性不够好,全新GLA增加了车身的宽度、高度和轴距,相比老款车型可以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那它的实用性是不是能所有增加,可以让时尚的弄潮儿们结伴出行呢?

  全新GLA的座椅采用了仿皮材料,材质有些偏硬,耐用度应该不错。因为填充物也偏硬,所以整体座椅的支撑力比较足,不会有很强的陷入感。前排座椅支持12向电动调整和腿托调节,对于不同身材的人都能提供不错的适用性。

  通过172cm的体验者可以看到,全新GLA的内部空间表现还不错,满足四个成年人的中短途出行没有任何问题,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座椅的舒适度可能会成为车内乘员之间吐槽的话题。

  GLA的后备厢空间十分灵活,除了后排座椅支持4/2/4比例放倒之外,地板也支持两挡高低调节。在高挡位,放倒后排座椅可以形成纯平的储物空间增加实用性;打开座椅调整至低挡位后备厢可以获得更大的储物高度。只是受限于车身尺寸,GLA的后备厢空间还是比较紧凑的。

动力满足日常需求

  对于这台1.3T的发动机我并不陌生,毕竟它已经出现在不少的奔驰车型上了,相比于我之前在德国测试的低功率调校版本来说,163马力的高功率版本满足日常使用是完全不需要担心的。

  1.3T发动机的账面数据要比之前1.6T更好看一些,实际体验也是如此,这台1.3T的发动机在低转速下可以提供不错的扭矩输出,不论是动力的响应速度还是输出的平顺性,表现都很好,满足城市路况下正常的加速超车没有任何问题。不过这次受限于场地原因,对于全新GLA(参数|询价)在高速状态下的动力表现我们没能进行体验。

  7速双离合变速箱对于驾驶意图的理解比较准确,升降挡的时机把握也十分合适,换挡的准确性和平顺性表现都很好,即便是模拟堵车的路况,它也能提供相对平稳的换挡体验。

  全新GLA提供四种驾驶模式,不同的驾驶模式会对转向、动力输出和变速箱逻辑进行调整,也可以在个性化模式中进行单独项目的调整,不过整体的调整逻辑比较常规,运动模式会激进一些,节能模式稍显慵懒,唯一值得说的就是在动力输出调整至运动或运动模式下,车内会有模拟声浪,虽然有些电子味,但聊胜于无嘛。

  全新GLA的减振器调校是必须要吐槽的点,在快速的压缩和回弹时,表现十分生硬,对振动的吸收能力十分有限,但在类似转弯这种需要提供支撑力的时候,它又表现出了柔软的一面,整体表现就是该软的时候软不下去,该硬的时候硬不起来。不过因为这次测试的是非量产车型,体验可能与量产版有所不同,未来我们拿到量产车后,会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体验。

  相比于减振器的糟糕,全新GLA转向的标定就非常舒服,因为不是偏向运动化的调校,所以整体的感受是听话且舒适,转向的力度回馈刚好,指向性和响应速度也不错,中间的虚位不大,操控起来十分轻松。因为这次体验的时间非常有限,先给大家尝个鲜,以后我们拿到量产版车型后会带来更为细致全面的道路驾驶体验。

测试成绩

  把驾驶模式调整到“运动”并关闭ESC,同时油门刹车到底,起步最高可以将转速保持在2000rpm左右。松开刹车,弹射起步,瞬间的扭矩输出会使前轮会有比较明显的打滑,但片刻就能恢复抓地力。“抬头”情况不明显,也没有明显的扭矩转向,方向盘不会拽着你跑偏。双离合变速箱升挡很快,对提升加速成绩有不小帮助。从成绩来看,9.01秒的0-100km/h加速时间完全能够令人满意,和排量更大的1.5T宝马X1基本是同一水平。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视频频道

  刹车踏板是奔驰一贯的紧实脚感,并且制动力释放有力且均匀,再加上比较平稳的车身姿态,给人较强的安定感。连续多次全力制动测试后,强烈的高温会使刹车皮产生一些白烟,但基本不影响刹车距离,没有明显的热衰,和同级别车型相比属于中等水平。

总结:

  如果能回到20岁,我想我会认真的去享受每一天的时光,不会在床上瘫到中午,也不会半夜还沉迷游戏,可是时间早已过去,没有时光机能将我们带回20岁的时候。虽然我们不行,但是车可以,当老款GLA随着一代人老去的时候,新款GLA又会陪着新的20岁开始成长。

  全新车型相比上一代肯定是更快、更高、更强,全新的GLA也是如此,不论外观还是内饰,空间还是动力,相比上一代车型都有进步,毕竟之前这个细分市场的竞争并不算激烈,而如今随着宝马X2和奥迪Q2的加入,GLA必须展示更强大的实力才能维持市场份额,所以全新GLA的表现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2019款奔驰 C 260 L 4MATIC怎么样 试驾评测

去找回了一丝新鲜感。

外观细节变化

奔驰C级 2019款 C 260 L 4MATIC

车型首页 | 参数配置 | 图片 | 口碑 | 车型报价厂商指导价38.28万

  车头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前包围以及大灯部分,前包围的网状格栅面积加大,而且有着类似贯穿式的设计,由于两侧并没有设计副水箱或者相关散热设备,所以呈现封死状态,但是看似不重要的改变,却让前脸看起来运动不少,视觉效果更加宽大。远程几何多光束LED大灯,在C 260车型上只能通过选配才可以拥有,11000元的价格不便宜,但是物有所值。

  车侧的变化不是很多,谈到轮圈样式,C 260 L轿车配备三种轮圈样式,17英寸以及18英寸为高低配车型标准配备,19英寸轮圈需要进行选配。而车尾部分的变化,主要是尾灯内部点亮效果发生变化,终于有了一些辨识度,从家族风格中脱离出来。

内饰小幅改变

  内饰方面,整体变化不大,依然是熟悉的家族风格,豪华质感由内而外散发开来,主要的几个变化,方向盘、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0.25英寸中控大屏、COMAND系统取消了滚轮。

  方向盘手感非常出色,虽然不是平底式设计,但手感丝毫没有区别,换挡拨片的触感还有多功能按键的便利性都出类拔萃,除此之外,内饰的整体风格在同级别依然具备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豪华质感方面,单凭这一点就能俘获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全液晶仪表盘功能强大   

  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在两款C 260 L 4MATIC车型上标准配备,其他车型则要通过选配才能拥有,仪表提供三种主体模式可选,而且车辆诸多信息、功能设置都可以在这里进行。

升级10.25英寸大屏

  由于座椅的功能较多,如果设置物理按键相应占据的空间也会更多,所以除了基础的调节方式依然设置在门板上之外,包括腿部支撑、腰部支撑、按摩等功能都被搬进了中控大屏内,稍微熟悉一下就可以熟练控制,比较便利。

手动模式的控制其实比较麻烦,拨片介入手动模式,如果一段时间不操作变速箱又会变回D挡,而且只能通过个性化驾驶模式菜单调至手动模式,这样的方式着实不太便利。DYNAMIC SELECT功能很有意思,不同的菜单,可以显示车辆相应的驾驶状态。

车厢和座椅

前排座椅功能强大,而且坐姿较低,整体舒适性以及包裹性表现出十足的平衡性,而且头枕的角度非常合理,填充物的柔软也不错,整体驾乘感受很出众。

乘坐空间

  空间整体表现很不错,只是后排头部空间略有欠佳,而且受限于后排座椅靠背角度问题,正常坐姿的话,你会感觉腿部支持略有不足,如果想要采用半躺式的坐姿,感觉会更明显。

  储物能力保持正常水准,双天窗的采光能力并不弱,而且前部天窗可开启面积也必较可观。后备厢储物能力受限于横向最大宽度的影响,并不能将三个行李箱都放下,而且后排座椅不能放倒,实用性大打折扣。

动力系统

  奔驰 C 260 L 4MATIC搭载的是代号M264的1.5T+48V轻混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184马力,与之前的2.0T发动机保持一致,最大扭矩280牛·米,相比2.0T发动机要低了20牛·米。

  要说与2.0T发动机完全一样那是不太可能,基础排量的降低,让扭矩的爆发区间更加偏向后段,所以我们日常城市道路行驶,起步加速阶段的爆发力有所降低,明显不如2.0T来的闲庭信步。

EQ Boost轻混合动力系统

  这套系统的重点,BSA电机、48V电池,BSA电机代替了传统发电机,BSA电机可以输出,最大功率10千瓦,最大扭矩160牛·米的数据,起步阶段能够提供一定的动力辅助,刹车或者车辆滑行期间,可以进行能量回收,滑行距离越长回充时间也就越长。

  车辆在减速过程中,接近停车时发动机已经提前进入启停状态,48V在这期间可以保障所有电气设备保持正常运转,而且不断的启停过程中,BSA电机具备更高的电压,也让启动过程更稳定更迅速。

  ECO模式没有明显收紧油门的反应速度,只是车辆在巡航松开油门滑行时,发动机进入启停滑行的时机更早也更持久,从而达到一个省油的目的。

加速测试

  加速能力在同级别属于正常水准,而且动力系统对于燃油消耗的帮助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我认为它的定位更适合城市代步,也符合目前严格的排放标准下的大趋势。

油耗测试

  油耗测试,按照我们的标准测试进行,平均时速控制在32km/h,对动力总成以及9AT变速箱的表现,确实充满期待,最终7.5L/100km的成绩,完全意料之内。而我们之前测试的,2017款 改款 C 200 L 4MATIC 运动版车型,最终成绩为8.7L/100km。

行驶表现

  变速箱表现,市区内行驶,基本上前7个挡位已经能够满足使用,而8挡的介入时机基本在80-110km/h区间。要想触发9挡,时速低于110km/h基本不可能,而且如果路况有些轻微上坡或者需要发动机持续发力的状态,它会时刻保持在8挡状态,真正进入平缓路段9挡便会马上出现。

  120km/h巡航,9挡下的发动机转速在1800rpm左右,稍微有个加速的取向,变速箱便会立刻给你答复,进行降挡。所以,在没有一个充沛的动力储备前提下,这部9AT变速箱的存在意义,更多的是降低燃油消耗,只不过驾驶体验不够淋漓尽致,总感觉有些沉闷。

  转向手感沉稳之极,高低速时的转向手感变化没有那么明显,细腻的感觉彰显品牌风范。转向虚位几乎没有,车头的指向性调校很平衡,相比之下,与同级车型缺少了几分精准,却也在沉稳、转向手感方面略胜一筹。

  并不是长轴车型就没法谈操控,首先,避震器的回弹设定很细致,高架桥连接处的颠簸或者路面略有坑洼的状态,底盘能够给驾驶员非常扎实的反馈,完全不会有忽忽悠悠拉不住车身的感觉,提供非常厚重、敦实的贴地感受,相比主打运动车型的神经质,它的表现更加老成更加有城府。发动机声音其实之前的2.0T车型也被诟病过,来到M264 1.5T+48V轻混发动机上,在声音方面的质感又降低了,冷启动时的动静有些吵人而且很单薄,关闭车门也能够明显听到。

刹车测试

  刹车表现确实有些出乎意料,悬架支撑以及轮胎都各司其职,车辆点头现象不是很明显,基本上维持了一个较为水平的车身姿态,最终成绩36.15米实至名归。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视频频道

噪音测试

  对于噪音的控制,奔驰 C 260 L 4MATIC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出色的车内静谧性让驾乘氛围更加舒适,前面也提到了关于发动机的噪音问题,这个确实有些无解,且车内能够明显听到,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对于整体噪音控制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总结

  对于能否背负的起C 260这个称号,我想是肯定的。选择它的人,已经对它的豪华本质毫无怨言,或许也只是对1.5T+48V轻混系统的出现有些难以接受,但这一切也都是为了迎合市场或者说迎接未来而准备的。成熟的产品,均衡的表现,展现出不一样的成熟度,如果说你为了驾驶操控那么它可能有些沉闷,如果说你更需要享受品质或者代步出行,那么它是个不可或缺的好选择。

以上是抢测北京奔驰GLA C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汽车知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

#测尘仪# #测水管# #电容测微仪# #电测与仪表# #测厚传感器#
收藏 收藏
相关指南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