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说一件事的原因大致有两种,要么是因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要么是实在缺少内容丰富的话题,而这一点也正是我担心的。因为之前的经历,即便这是一款全新引进的车型,在我眼中它仍然像一辆改款车一样难以下手,其中的理由也再简单不过。说起驾驶乐趣,你大概总能想到“激情”,不过我可不是冲着它去的,相比之下,我更想去验证当初的一些猜测是否应验。
其实这些所谓的猜测,之前都可以算作厂商面对中国市场的一种“惯例”。当然,我无意去评论厂商面对不同市场的产品策略,毕竟有些东西要经过市场的实际检验才能说明问题,不过绝大多数引入国内市场的产品的确经过了所谓的适应性调整。哪怕仅仅是几年前,因为使用环境、市场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的是产品技术层面的差异,比如缸内直喷、复合增压、限滑差速器、主动转向等技术都与我们无缘,就更不用说其他一些看着花哨、用起来有趣的电子设备了。不过现在不同了,戴上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帽子,再也没有哪个厂商敢忽视红色市场的存在,不用说技术上的倾尽全力,哪怕是产品投入的反应稍慢,大概他们的CEO在召开股东大会时也会遭受非议。
尽管斯蒂夫·马丁离开了沃尔沃公司,但它留给沃尔沃的XC60以及S60概念车却把下一代沃尔沃车型的设计语言真实地展示了出来,早已经明确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已经确立了沃尔沃未来的产品发展方向。因此无论英国人是否离开,接下来的沃尔沃产品都很容易让人找到它与前者之间的延续性。相比之下,正是这种简约、大胆的线条才能让沃尔沃的产品在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比拼中保持自身的独特性,从而赢得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虽然内饰的变化与我们熟悉的其它沃尔沃产品相差不大,但它强调的同样是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没有那些为了豪华而豪华的繁复设计,但却能够通过不同色彩、材质的应用,达到如同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视觉效果。
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早在去年的全球媒体试驾会上,沃尔沃的工程师们就向我们详细讲解了新车型的一系列大胆变革。当然,为了实现“最具驾驶乐趣的沃尔沃车型”的这一目标,工程研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悬架以及底盘系统上。比如增加前悬架弹簧滑柱的直径、提高车身刚度、采用更短更硬的弹簧,同时将悬架与车体相连接的衬套刚度提升了一倍,并且将后悬架减震器支座的由传统的橡胶部件改为聚氨酯材料等等。不过技术说明会上也提到,欧洲规格车型使用运动调校的悬架,而美国、俄罗斯及其他市场将采用舒适型悬架。尽管当时并未明确提到中国规格车型采用何种底盘调校,但多数中国媒体心中已经有了准确答案。而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一点,虽然中国市场对于原汁原味的欧洲车型更加买账,但豪华品牌的消费者未必全都会对我们所执着的操控性能买账,他们似乎同样注重乘坐舒适性的考虑,即便拥有技艺高超的工程师,不同的调校方式,肯定会对中国规格S60车型的操控感受产生一些影响。
而新车型在中国市场上也并不提供省油、耐用的D5和D3柴油发动机。3.0升的直列6缸增压发动机被原汁原味地保留,而当时我没找到试驾机会的,搭载2.0升直列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将成为扩张市场份额的主力。其实对于这两套动力总成并不会让人觉得太陌生,它们同样服务于国产的沃尔沃S80 L车型,不过3.0升T6车型经过了一些特殊改造,重新调校之后,它能够为S60车型提供304马力的最大功率和440牛·米的峰值扭矩。比起S80 L车型要分别高出将近20马力和40牛·米。由于采用同等动力配置的S60车身重量要轻一百多公斤,因此新车型的动力性能非常出色。
从北京出发前,参加这次S60试驾会的媒体就与沃尔沃签订了一条保密协议,在3月10日新车正式上市之前,关于S60车型的任何信息都不得向外界透露。以此为代价,我们才能拿到试驾车的钥匙。事实上,我一点儿也不在乎能否开上中国规格的沃尔沃S60 T6 AWD车型,反而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2.0T车型上,所以第一天开着T6车型上路时有些心不在焉,而这一天的主要任务则是配合摄影师拍照。
至于为了体验行人安全系统和城市安全系统而安排的场地体验环节--我与Mr. Bob(沃尔沃用于安全系统研发的假人)和气球车也没有太多交集。至少我从骨子里对这一类电子装备并不怎么信任,哪怕副驾驶席上的陪驾提醒我放心大胆地保持速度,但我还是会在“紧急”关头到来之前,下意识地减速。按照古斯塔夫先生的观点,无论何时,对车辆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并且,这种由雷达、激光传感器和数码摄像头组成的探测机构并不总能保持优良的工作性能,起码在恶劣天气情况下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也就是说,这套先进的电子设备所要做的只是在驾驶者注意力不集中时起到接替者的作用,而我宁愿它一辈子都没机会启动。
就是爱旅行 沃尔沃V90 CC T5智远版试驾评测
众所周知,旅行车在欧洲市场备受消费者青睐。奥迪、大众、标致、斯柯达、雪铁龙、奔驰、宝马……几乎每一家欧洲老牌制造商都有丰富的旅行车产品线,沃尔沃自然也不例外。从1953年的Duett算起,沃尔沃旅行车的历史已经达到了65年,其中不乏P1800 ES(1972年)、850 T-5 R(1995年)这样的历史精品。
同时由于瑞典有77%的国土被森林和湖泊覆盖,而全国上下每年又都有超过5个月的冰雪覆盖期,行车条件不甚理想。为了解决应对更复杂路况的能力问题,Cross Country(越野旅行车)概念的推出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我经常会在文章评论区中看到网友怼小编:一边写着顶配车型的配置,一边却谈论低配车型的性价比。因此这次试驾我有意无意中选择了一台V90 CC T5 AWD 智远版(指导价44.68万元)车型,而并非配置更高的智尊版(指导价59.48万元)车型。
外观方面,V90 CC依旧采用沃尔沃家族化设计语言,前格栅为内凹竖幅点阵式镀铬设计,配以辨识度非常高的雷神之锤大灯组,车身侧面笔直腰线从前机舱盖一直贯穿至尾灯。整体来说新意不多,只有前唇处的小扰流板设计让人眼前感到一亮。
内饰方面,V90 CC同样沿袭了沃尔沃颇具北欧风格的简约化设计理念。物理按键数量被降至最少,就算遮住车标,你也能一眼看出这是一台沃尔沃车型。即使是智远版,真皮包裹、镀铬金属装饰、水晶切割元素也一个都不能少,在用料方面毫不吝惜。
特别值得一提是,为了加深我们对nappa真皮的认识和了解,沃尔沃在此次试驾过程中特意安排了一次nappa真皮手工制作活动。通过亲手制作一只双缝线nappa真皮钥匙扣,让人体会到对于一款豪华轿车来说,仅在真皮包裹方面所需要耗费的苦功和心血有多少。
SENSUS智能车载交互系统对于沃尔沃车型的加成可谓不言而喻,这套系统集成了娱乐、导航、服务、控制、连接等多项功能,从而取消了大量物理按键。不过由于合成之后的功能太过强大,不论是界面菜单还是UI交互体验,都显得有些复杂。
在沃尔沃的试驾文章中谈安全配置总给人一种“多此一举”的感觉。即使是智远版车型,也标配有City Safety安全系统、ACC自适应巡航、Pilot Assist自动驾驶辅助功能、LKA车道保持辅助和对向车辆智能避让,并可选装豪华科技包——包括智能盲点监测、车距监测警示、追尾预防性保护和CTA倒车车侧警示。当然在智尊版车型上,这个科技包为标配。
作为一款旅行车,V90 CC的载物能力是我考察的重点。V90 CC后备箱的标准容积为723L,在放倒第二排座椅后,后备箱的最大纵深由1080mm增加至2090mm,容积也扩充近一倍至1526L。这意味着诸如滑雪板、冲浪板这样的“大家伙”,也能轻松放入车内。
此外,V90 CC的后备箱不仅能装能运,还贴心地设置有12V电源、挂钩和多处固定环(带)。要知道真正的旅行可不会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拉着一只RIMOWA就精致地出门了。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固定,一趟行程下来,各种行李在后备箱里一定会被颠的七荤八素。
动力方面,V90 CC依旧搭载沃尔沃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爱信提供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配备第五代瀚德四驱系统,日常行驶动力按95:5分配,通过传动轴的中央离合器片调节前后轴动力,最大可以实现前后50:50的动力分配。整套系统的输出表现基本令人满意,尤其是宽广的峰值扭矩转速平台,既可以让整车的前期动力顺滑释放,又可以确保在后段有充沛的加速余力。
最后再来说说V90 CC的底盘调校。这款车同S90一样,采用前双叉臂、后整体式多连杆(带复合叶片弹簧)的悬挂型式,更加注重车辆在转弯过程中的横向支撑刚度——这点同宝马5系的设置相一致。不过对于习惯于“舒适沃尔沃”的我来说,这种底盘结构对路感的反馈有些过于敏感。也许在智尊版车型增加了空气后悬之后,V90 CC的动态表现会更加均衡。
编辑小结:
旅行车多年来在国内一直是“叫好不叫座”的状态。提到诸如沃尔沃V90和奥迪A6 allroad这样的车型,编辑部的许多同事都表示心仪已久,但真正掏腰包买一台的人目前还没有。仔细想来,可能原因就在于人们认同旅行车所代表的生活理念,但却更愿意花同样的钱去买一台中型豪华SUV——因为那毕竟是一台SUV。而汽车厂商在这方面也有着清醒认识,沃尔沃工作人员就表示,对于V90 CC并没有明确的销量任务,属于客户预订一台销售一台的节奏,这款车就是为那些对生活有着独特品味的消费者提供一种不同的选择。
以上是试驾沃尔沃S60 CC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汽车知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