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沃尔沃XC60插电混动 试驾沃尔沃S60

行业指南
2024-02-24 06:16

上个月,2023款沃尔沃XC60插电混动版正式上市,整体售价区间为52.79-60.39万元。作为年度常规改款车型,新车在配置上进行了一定调整,新增星耀沙配色(但删去了松林灰配色)同时对轮圈造型有所改动另外,车机系统进行了一定的升级。新款车型的动力系统在账面上并没有改变。

沃尔沃XC60在豪华品牌中型SUV市场的销量一直不错,关注这台车的消费者也非常多,所以从外观到动态,咱们今天就来看看沃尔沃XC60插电混动版表现如何。

静态回顾:双面设计 简约有格调

本次试驾的车辆是2022款沃尔沃XC60插电混动顶配版本,在外观方面新款和老款XC60插电混动版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低配车型提供运动版和豪华版两种造型的外观套件,我们这次试驾的顶配车型只提供豪华版外观。

两种外观套件的主要区别集中在细节上:运动版的进气格栅为熏黑网状格栅,前包围更为锋利;而豪华版则采用直瀑式格栅,加入更多镀铬元素,更为精致。

车头部分,沃尔沃XC60插电混动版采用家族化的直瀑式中网和“雷神之锤”大灯,较大的中网面积和辨识度极高的日间行车灯能带来不错的气势。沃尔沃XC60插电混动版车型一直在这个市场有着比较特别的产品调性,简约而不简单的北欧设计风格也符合当下许多高知人群“抛离繁复”的审美观。

车身尺寸方面,2022款的沃尔沃XC60插电混动版长宽高为4708/1902/1658mm,而2023款沃尔沃XC60插电混动版只是高度减少了2mm,其他没有变化。轴距依然为2865mm,在同级别处于中等的水准。

车辆侧面通过门板的和后翼子板的型面变化来营造力量感,实拍车型配备了20英寸轮圈,多辐式的轮圈造型也以低调精致为主,放在这台车上比较和谐。轮胎尺寸为255/45 R20,配备的是倍耐力主打静音舒适性的轮胎。

车辆尾部几乎没有变化,依旧采用标志性的“维京战斧”尾灯,辨识度比较高。尾部的设计还是十分简约的,观感上比较硬朗精致,下方使用了贯穿式的镀铬条。

内饰方面,依旧是熟悉的设计,中控台通过多种材质的拼叠来营造比较明显的层次感。相比于同级别车型在软质材料方面其实会相对较少,中控台、门板的皮质整体感觉也是相对较硬的。

竖置的9英寸中控屏幕搭载了原生安卓车机系统,由于界面并不复杂,所以搭载的英伟达4核车机芯片也能保障基础的流畅度,就我使用体验下来,在导航和音乐方面其实这套车机还真用不上CarPlay。

中控屏下方设置了对称式的空调控制区域,直观好用。另外,中控台区域使用了不少木纹饰板,配合水晶挡杆显得十分精致。

宝华韦健音响是沃尔沃车型让人魂牵梦萦的配置,我们这台顶配车型自然有搭载,高音通透低音也沉得下去,对于歌曲的还原度非常高。

空间部分,本人身高181cm,在调整好合适的驾驶坐姿后,前排头部可以有1拳的空间,保持主驾位置不变,坐入后排,膝盖处可以获得2拳的空间。

不过由于插电混动车型存在电池安装和四驱系统的问题,所以后排中央的地板凸起较高,后排推荐只乘坐两人。

储物空间表现得中规中矩,基础的手机和水瓶储物空间没什么问题,同时前后均有Type C充电接口,基本满足乘员日常需求。

总体来说,沃尔沃XC60插电混动版还是保持着该车型一贯的简约调性,并没有过多的设计元素,融入维京元素的“雷神之锤”大灯和“维京战斧”尾灯更是它外观设计上的显著标志,加上整体低调简单的北欧设计风格,在优雅与运动之间做了一个很好的平衡,且不失格调。

动态表现:无声但迅猛 NVH表现好评

过去一年中我开过的沃尔沃也不少了,对这套动力总成也并不陌生。沃尔沃XC60目前在售的有三种动力版本,普通版车型均为2.0T+48V混合动力,而这次试驾的插电混动版车型搭载的是2.0T高功率发动机+后置电机的动力组合。

沃尔沃XC60插电混动版的2.0T发动机最大功率已经来到228kW,电动机最大功率107kW,系统的综合最大功率335 kW,综合峰值扭矩709N·m 。沃尔沃XC60 插电混动车型还装备了一块18.8kWh的三元锂电池组,纯电续航里程为64km,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5秒。

在上手的第一时间,你能很清晰地感受到这台车动力储备之充沛。本身2.0T的高功率发动机最大马力已经超过200kW,但是激进的调校也导致最大扭矩平台在3000rpm才能到来,如果这台车是单纯的燃油车肯定不太好开,但有了电机的辅助之后,两相结合之下刚好扬长补短。

电机的功率也不低,事实上即使到80km/h的时速再加速,你依然能感受到电机的发力,再加上电机的反应速度比发动机快太多了,所以这台车的油门即使在普通模式下也依旧灵敏。强大的动力储备即使超过120km/h仍旧有不错的加速能力,体感甚至会比官方的5秒破百更强。

而变速箱由于发动机+电机部分的动力充沛,所以你不太能感受到这台车变速箱的存在感——毕竟变速箱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为了调整各转速下的输出特性的,但在电机的加持下,即使原本可能发动机乏力的转速区间也有电机的弥补。

转向手感部分,整车的转向电子味比较明显,整体手感都会比较轻盈,对于路面的反馈并不算清晰,不过这也符合这台车的定位——更适合在城市、高速巡航,而非进行激烈驾驶。

底盘部分给到好评,本次试驾的顶配车型搭配了空气悬架,其余车型都需要选装。这套空气悬架表现最实用的两个场景就是在越野路段提升通过性,以及在高速巡航路段能带来颇为高级的起伏感,走烂路也带着很明显的韧性。

全文总结:沃尔沃XC60插电混动版在我看来其实是豪华品牌为数不多具有一定性价比的新能源车型。虽然它或许依然有一些不足之处,譬如车机系统和液晶仪表的功能比较简单、空间表现也并不突出。但对于喜好驾驶的人来说,这台车或许是少数兼顾品牌、设计、开得爽快同时有一定实用性的车型了。沃尔沃2023款XC60上市之后,无论是48V混动车型还是插电混动车型的关注度都处于不错的水平,除了BBA三强之外,沃尔沃XC60目前在销量端也处于豪华品牌第二梯队的领头羊位置,后续值得期待。

迁徙的门徒 试驾沃尔沃S60

反复说一件事的原因大致有两种,要么是因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要么是实在缺少内容丰富的话题,而这一点也正是我担心的。因为之前的经历,即便这是一款全新引进的车型,在我眼中它仍然像一辆改款车一样难以下手,其中的理由也再简单不过。说起驾驶乐趣,你大概总能想到“激情”,不过我可不是冲着它去的,相比之下,我更想去验证当初的一些猜测是否应验。

其实这些所谓的猜测,之前都可以算作厂商面对中国市场的一种“惯例”。当然,我无意去评论厂商面对不同市场的产品策略,毕竟有些东西要经过市场的实际检验才能说明问题,不过绝大多数引入国内市场的产品的确经过了所谓的适应性调整。哪怕仅仅是几年前,因为使用环境、市场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的是产品技术层面的差异,比如缸内直喷、复合增压、限滑差速器、主动转向等技术都与我们无缘,就更不用说其他一些看着花哨、用起来有趣的电子设备了。不过现在不同了,戴上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帽子,再也没有哪个厂商敢忽视红色市场的存在,不用说技术上的倾尽全力,哪怕是产品投入的反应稍慢,大概他们的CEO在召开股东大会时也会遭受非议。

尽管斯蒂夫·马丁离开了沃尔沃公司,但它留给沃尔沃的XC60以及S60概念车却把下一代沃尔沃车型的设计语言真实地展示了出来,早已经明确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已经确立了沃尔沃未来的产品发展方向。因此无论英国人是否离开,接下来的沃尔沃产品都很容易让人找到它与前者之间的延续性。相比之下,正是这种简约、大胆的线条才能让沃尔沃的产品在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比拼中保持自身的独特性,从而赢得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虽然内饰的变化与我们熟悉的其它沃尔沃产品相差不大,但它强调的同样是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没有那些为了豪华而豪华的繁复设计,但却能够通过不同色彩、材质的应用,达到如同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视觉效果。

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早在去年的全球媒体试驾会上,沃尔沃的工程师们就向我们详细讲解了新车型的一系列大胆变革。当然,为了实现“最具驾驶乐趣的沃尔沃车型”的这一目标,工程研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悬架以及底盘系统上。比如增加前悬架弹簧滑柱的直径、提高车身刚度、采用更短更硬的弹簧,同时将悬架与车体相连接的衬套刚度提升了一倍,并且将后悬架减震器支座的由传统的橡胶部件改为聚氨酯材料等等。不过技术说明会上也提到,欧洲规格车型使用运动调校的悬架,而美国、俄罗斯及其他市场将采用舒适型悬架。尽管当时并未明确提到中国规格车型采用何种底盘调校,但多数中国媒体心中已经有了准确答案。而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一点,虽然中国市场对于原汁原味的欧洲车型更加买账,但豪华品牌的消费者未必全都会对我们所执着的操控性能买账,他们似乎同样注重乘坐舒适性的考虑,即便拥有技艺高超的工程师,不同的调校方式,肯定会对中国规格S60车型的操控感受产生一些影响。

而新车型在中国市场上也并不提供省油、耐用的D5和D3柴油发动机。3.0升的直列6缸增压发动机被原汁原味地保留,而当时我没找到试驾机会的,搭载2.0升直列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将成为扩张市场份额的主力。其实对于这两套动力总成并不会让人觉得太陌生,它们同样服务于国产的沃尔沃S80 L车型,不过3.0升T6车型经过了一些特殊改造,重新调校之后,它能够为S60车型提供304马力的最大功率和440牛·米的峰值扭矩。比起S80 L车型要分别高出将近20马力和40牛·米。由于采用同等动力配置的S60车身重量要轻一百多公斤,因此新车型的动力性能非常出色。

从北京出发前,参加这次S60试驾会的媒体就与沃尔沃签订了一条保密协议,在3月10日新车正式上市之前,关于S60车型的任何信息都不得向外界透露。以此为代价,我们才能拿到试驾车的钥匙。事实上,我一点儿也不在乎能否开上中国规格的沃尔沃S60 T6 AWD车型,反而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2.0T车型上,所以第一天开着T6车型上路时有些心不在焉,而这一天的主要任务则是配合摄影师拍照。

至于为了体验行人安全系统和城市安全系统而安排的场地体验环节--我与Mr. Bob(沃尔沃用于安全系统研发的假人)和气球车也没有太多交集。至少我从骨子里对这一类电子装备并不怎么信任,哪怕副驾驶席上的陪驾提醒我放心大胆地保持速度,但我还是会在“紧急”关头到来之前,下意识地减速。按照古斯塔夫先生的观点,无论何时,对车辆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并且,这种由雷达、激光传感器和数码摄像头组成的探测机构并不总能保持优良的工作性能,起码在恶劣天气情况下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也就是说,这套先进的电子设备所要做的只是在驾驶者注意力不集中时起到接替者的作用,而我宁愿它一辈子都没机会启动。

还记得我上次说过的4C主动底盘么?这东西也出现在中国规格车型的选装配置清单里,它有些像奥迪的“驾驶模式选择系统”,只不过舒适、运动与高级三种模式之间切换所带来的变化并没有那么明显,因为它并不会与转向系统、变速箱和发动机响应联动,如果只是为了得到一套实时可变阻尼的减震器,多少显得有些浪费,大概它最大的优势能够体现在赛道中。次日,我又体验了搭载4缸发动机的2.0T车型。与那台6速的爱信自动变速箱相比,它的双离合器变速箱换档更加平顺,响应也更加积极。虽然采用了舒适型悬架,但S60在整个沃尔沃车型系列当中,仍然是悬架调校最硬朗的一个。不过单就驾驶感受而言,中国规格车型与欧版车型之间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当我快速通过一组组合弯之后,来自转向系统的问题便暴露了出来。新车型的方向盘虽然有不错的路感,但它的响应速度与敏捷、扎实的悬架相比显得不够犀利。另外,它的转向力度属于不折不扣的重口味,我甚至第一次觉得一辆新车的方向盘竟然这么重。而在我的记忆中,S60的方向盘力度同样是可调的,当然要通过中控台上那个“My Car”按键,但这一次,我翻遍了所有菜单都没能找到与转向系统有关的选项。(本文来源:名车志)

以上是试驾沃尔沃XC60插电混动 试驾沃尔沃S60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汽车知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
#2020款沃尔沃XC60尾灯罩# #插电式混动汽车# #插电混动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沃尔沃#
收藏 收藏
相关指南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