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试驾沃尔沃 试驾沃尔沃S60

行业指南
2024-02-24 16:16

在东北,一到冬天,动不动就零下十几度的气温,真的是很难让人提起外出的兴趣。不仅是人,车也是一样,整个冬天都不会消融的积雪是许多后驱车型的噩梦。所以在这个时候,四驱和前驱的车型反而会更适合在这样的天气下出行。沃尔沃作为诞生于同样是冰雪世界的北欧地区,它机械式的全时四驱系统在冰天雪地中给大家留下了可靠的印象。

但是演变到现在的电子式的全时四驱系统还能不能经受的住冰雪的考验?毕竟接近零下二十度的环境,对于电池电量和电机的性能都会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没错,这次我们来到了吉林长白山,在冰与雪中试驾沃尔沃新款S60。既然是试驾活动,我知道这个时候会有很多人跟我说,前驱和四驱的S60没有“逮虾户”的乐趣,那么如果我们抛开日常出行不谈,在冰雪路面上,怎样让前驱车和四驱车拥有像后驱车那样的乐趣?

先卖个关子,这次的冰雪试驾的车型为沃尔沃S60前驱的B4、B5以及四驱的T8版本车型。为了这次的试驾项目,活动方特地为所有S60换上了雪地胎,因为这个时候的长白山景区大部分为积雪路面并没有太多冰面,所以也没有必要使用抓地力更强的钉胎,但不得不说也是非常自信了。

试驾项目分为三个部分,其中试驾部分,第一个是为四驱T8版本车型准备的连续弯道和U型弯,第二个是为前驱的B4、B5车型准备的绕桩和U型弯以及一个体验项目,冰雪试驾传统艺能——定圆漂移。

那么,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沃尔沃演变到现在的电子四驱系统还能不能给我们可靠的行驶条件?

 ●科目一

现在沃尔沃家族中所有的T8版本车型使用的全部都是同一套动力总成,参数也都整齐划一的是288kW和640N·m。

T8版本车型上面搭载的四驱系统也全部采用的是前油后电的四驱结构,前轮由发动机负责驱动,后轮由电动机驱动,并且可以根据路况对前后轮动力进行智能分配。

还记得在测试之前沃尔沃XC90 T8版本的时候,作为一台SUV,这套四驱系统所提供的脱困能力确实没有沃尔沃之前传统的机械全时四驱来的强。今天我们就看看这套四驱系统放到S60这样的轿车上,会给车辆在积雪路面上带来多少助益。

这个项目分为两圈,第一圈为开启ESC运动模式驾驶,第二圈则为关闭ESC运动模式驾驶。第一圈开始,起步的时候,毕竟后轮的电机功率只有65kW和240N·m,后轮在这样的积雪路面上更大意义上是帮助整个车身更快起步,也正因为如此前轮在这样的雪地上也只有轻微的打滑。

S60 T8版本在连续弯道中,表现的非常稳健,油门开度较大的情况下,车尾也比较稳定。ESC会在车辆行驶在低附着力路面的时候对车辆侧滑进行监控,这并不是像传统ESC一样完全限制尾部滑动,而是会允许一定情况的侧滑。所以整车尾部经过小幅度的侧滑之后,很快会被ESC拽回来,这对于小白来说,无疑是在安全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乐趣。

在通过最后的U型弯的时候,大部分人毫无疑问的会选择全油门,这个时候就会发现,毕竟是在前驱基础上的四驱系统,推头是肯定的,反打恢复一些抓地力之后,你甚至不需要等到方向完全回正就可以全油门出弯了。

如过第一圈你足够稳健,没有上雪墙的话,这个时候你的自信心会膨胀起来,但是你要明白,这并不代表你开的很好,而是电控系统帮你开的很好。但是别着急,第二圈关闭ESC之后,对于“逮虾户”的乐趣,你会有更上一层的体会。

起步的时候,轮胎明显比第一圈打滑的圈数要多,这也就意味着你会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直到进入连续弯道,车身的侧滑愈加明显,笑容也会不自觉的爬上你的面庞。

但是很快你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因为即便是关闭ESC之后,系统也是不支持全关的,车辆会保留30%的防侧滑BUFF,再加上四驱系统的加持,所以在U型弯中,车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的漂移姿态。

科目二

经过科目一的两圈洗礼之后,一些天赋异禀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漂移嘛~不过如此。但是,别着急,科目二中驾驶的沃尔沃S60前驱版本可能会给你更加不同的体验。同样,科目二也是一圈开启ESC,一圈关闭ESC。少了四驱系统你会发现,即便开启ESC的状态下,前驱版本前轮的打滑也是很多的。ESC的小灯会不断的在你的仪表盘上跳动,帮助你起步。

相比科目一的连续弯道,科目二更加专业的绕桩可能会让你感到非常头疼,原本在正常路面非常精准的转向以及非常迅速的车头响应,在积雪路面上好像都没有了,雪地胎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帮助。你会大概率的在绕第一个桩桶的时候,将车身滑出去两三米远。

但如果你足够幸运没有冲出赛道,回方向踩油门进入第二个桩桶的时候,乐趣就来了,整个车身会用非常夸张的姿态告诉你,前驱车,也可以变得很有乐趣。

第二圈把ESC关闭之后,你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起步前轮会疯狂打滑,你甚至需要用左右连续打方向来帮助起步,在绕桩中,你也会见到这一天试驾中最夸张的车身姿态。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不论是否开启ESC,前驱的S60在大直道上的加速和刹车表现都十分出色,特别是在刹车的时候,即便是在关闭ESC的一圈之中,你一脚剁死刹车,前轮也没有出现想象中的抱死滑动的现象,而是连续刹车直至车辆停稳。

但也不得不说,S60前铝制双叉臂后复合叶片弹簧的悬架系统调校是真的出色,不管是绕桩还是全力加速和刹停,悬架的压缩和拉伸的程度都不夸张,颠簸不平的积雪路面上路感的回馈也十分不错,整体表现非常有韧性,也干脆利落。

体验项目

  说实话,最后的体验项目本来是我最期待的,但是真的到了定圆的场地你就会发现,还是因为四驱和ESC标定,S60 T8的表现不能算是漂移,只能说是滑动,大部分的时间内需要用反打做重量转移,来让车尾滑移,很难进行持续的不间断的漂移动作。

全文总结:

  作为一个沃尔沃的死忠粉,一天的体验下来,对于整个品牌的好感度更甚。对于今天的冰雪试驾,它真的解释了乐趣这个东西其实无关于驱动形式,豪华不豪华也无关于那一根驱动轴,而是在于你有没有一颗寻找乐趣的心,你没有这样的态度,即便买了一台性能车也会让你开成一台买菜车或者撩妹车。

抛开今天的冰雪试驾不谈,毕竟大家日常这样的驾驶条件也很少。S60的动力部分自然不懂过多的赘述,毕竟T8版本的加速时间已经直逼奥迪S4了。最关键的是,我终于找到了这套电控全时四驱系统真正的用武之地。而且ESC允许一定程度侧滑的标定,也是让我在本来就没什么性格的S60上面,找到了一些闪光点。

  但是话说回来,这些年中,沃尔沃不论是在瑞典房车锦标赛还是在WTCC上面,都是叱咤风云的存在,也算是从赛道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品牌,有丰富的机械调校经验。但是不得不说,沃尔沃现在全系车型使用的都是2.0T发动机,即便是有了性能取向的T8插混车型,也是用的同一套系统,虽然对于环保和碳中和有很大的贡献,但是这样一来,各个车型之间除了定位之外的性格区分也会越来越小,S60有了这样的变化自然是好事,如果能在动力总成方面对于车型性格展现有针对性的调教就更完美了。

迁徙的门徒 试驾沃尔沃S60

反复说一件事的原因大致有两种,要么是因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要么是实在缺少内容丰富的话题,而这一点也正是我担心的。因为之前的经历,即便这是一款全新引进的车型,在我眼中它仍然像一辆改款车一样难以下手,其中的理由也再简单不过。说起驾驶乐趣,你大概总能想到“激情”,不过我可不是冲着它去的,相比之下,我更想去验证当初的一些猜测是否应验。

其实这些所谓的猜测,之前都可以算作厂商面对中国市场的一种“惯例”。当然,我无意去评论厂商面对不同市场的产品策略,毕竟有些东西要经过市场的实际检验才能说明问题,不过绝大多数引入国内市场的产品的确经过了所谓的适应性调整。哪怕仅仅是几年前,因为使用环境、市场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的是产品技术层面的差异,比如缸内直喷、复合增压、限滑差速器、主动转向等技术都与我们无缘,就更不用说其他一些看着花哨、用起来有趣的电子设备了。不过现在不同了,戴上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帽子,再也没有哪个厂商敢忽视红色市场的存在,不用说技术上的倾尽全力,哪怕是产品投入的反应稍慢,大概他们的CEO在召开股东大会时也会遭受非议。

尽管斯蒂夫·马丁离开了沃尔沃公司,但它留给沃尔沃的XC60以及S60概念车却把下一代沃尔沃车型的设计语言真实地展示了出来,早已经明确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已经确立了沃尔沃未来的产品发展方向。因此无论英国人是否离开,接下来的沃尔沃产品都很容易让人找到它与前者之间的延续性。相比之下,正是这种简约、大胆的线条才能让沃尔沃的产品在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比拼中保持自身的独特性,从而赢得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虽然内饰的变化与我们熟悉的其它沃尔沃产品相差不大,但它强调的同样是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没有那些为了豪华而豪华的繁复设计,但却能够通过不同色彩、材质的应用,达到如同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视觉效果。

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早在去年的全球媒体试驾会上,沃尔沃的工程师们就向我们详细讲解了新车型的一系列大胆变革。当然,为了实现“最具驾驶乐趣的沃尔沃车型”的这一目标,工程研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悬架以及底盘系统上。比如增加前悬架弹簧滑柱的直径、提高车身刚度、采用更短更硬的弹簧,同时将悬架与车体相连接的衬套刚度提升了一倍,并且将后悬架减震器支座的由传统的橡胶部件改为聚氨酯材料等等。不过技术说明会上也提到,欧洲规格车型使用运动调校的悬架,而美国、俄罗斯及其他市场将采用舒适型悬架。尽管当时并未明确提到中国规格车型采用何种底盘调校,但多数中国媒体心中已经有了准确答案。而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一点,虽然中国市场对于原汁原味的欧洲车型更加买账,但豪华品牌的消费者未必全都会对我们所执着的操控性能买账,他们似乎同样注重乘坐舒适性的考虑,即便拥有技艺高超的工程师,不同的调校方式,肯定会对中国规格S60车型的操控感受产生一些影响。

而新车型在中国市场上也并不提供省油、耐用的D5和D3柴油发动机。3.0升的直列6缸增压发动机被原汁原味地保留,而当时我没找到试驾机会的,搭载2.0升直列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将成为扩张市场份额的主力。其实对于这两套动力总成并不会让人觉得太陌生,它们同样服务于国产的沃尔沃S80 L车型,不过3.0升T6车型经过了一些特殊改造,重新调校之后,它能够为S60车型提供304马力的最大功率和440牛·米的峰值扭矩。比起S80 L车型要分别高出将近20马力和40牛·米。由于采用同等动力配置的S60车身重量要轻一百多公斤,因此新车型的动力性能非常出色。

从北京出发前,参加这次S60试驾会的媒体就与沃尔沃签订了一条保密协议,在3月10日新车正式上市之前,关于S60车型的任何信息都不得向外界透露。以此为代价,我们才能拿到试驾车的钥匙。事实上,我一点儿也不在乎能否开上中国规格的沃尔沃S60 T6 AWD车型,反而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2.0T车型上,所以第一天开着T6车型上路时有些心不在焉,而这一天的主要任务则是配合摄影师拍照。

至于为了体验行人安全系统和城市安全系统而安排的场地体验环节--我与Mr. Bob(沃尔沃用于安全系统研发的假人)和气球车也没有太多交集。至少我从骨子里对这一类电子装备并不怎么信任,哪怕副驾驶席上的陪驾提醒我放心大胆地保持速度,但我还是会在“紧急”关头到来之前,下意识地减速。按照古斯塔夫先生的观点,无论何时,对车辆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并且,这种由雷达、激光传感器和数码摄像头组成的探测机构并不总能保持优良的工作性能,起码在恶劣天气情况下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也就是说,这套先进的电子设备所要做的只是在驾驶者注意力不集中时起到接替者的作用,而我宁愿它一辈子都没机会启动。

还记得我上次说过的4C主动底盘么?这东西也出现在中国规格车型的选装配置清单里,它有些像奥迪的“驾驶模式选择系统”,只不过舒适、运动与高级三种模式之间切换所带来的变化并没有那么明显,因为它并不会与转向系统、变速箱和发动机响应联动,如果只是为了得到一套实时可变阻尼的减震器,多少显得有些浪费,大概它最大的优势能够体现在赛道中。次日,我又体验了搭载4缸发动机的2.0T车型。与那台6速的爱信自动变速箱相比,它的双离合器变速箱换档更加平顺,响应也更加积极。虽然采用了舒适型悬架,但S60在整个沃尔沃车型系列当中,仍然是悬架调校最硬朗的一个。不过单就驾驶感受而言,中国规格车型与欧版车型之间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当我快速通过一组组合弯之后,来自转向系统的问题便暴露了出来。新车型的方向盘虽然有不错的路感,但它的响应速度与敏捷、扎实的悬架相比显得不够犀利。另外,它的转向力度属于不折不扣的重口味,我甚至第一次觉得一辆新车的方向盘竟然这么重。而在我的记忆中,S60的方向盘力度同样是可调的,当然要通过中控台上那个“My Car”按键,但这一次,我翻遍了所有菜单都没能找到与转向系统有关的选项。(本文来源:名车志)

以上是冰雪试驾沃尔沃 试驾沃尔沃S60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汽车知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
#沃尔沃# #2020款沃尔沃XC60尾灯罩#
收藏 收藏
相关指南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