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官方对于GE两个字母的含义解释是Grand(伟大)和Evolution(进化),这两个词恰恰体现出吉利在新能源产品上面的雄心壮志。博瑞GE车系包括48V轻混版的M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PHEV两个版本车型。
吉利对于博瑞GE是相当看重的,造势也是不遗余力的。前不久,吉利博瑞GE MHEV车型刚刚完成了一箱油从北京开到上海的1200公里极限挑战,而在5月21日博瑞GE 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则通过在宁波国际赛道上完成的性能挑战赛,呈现出其傲人的数据。这次活动,吉利针对博瑞GE PHEV的主要特点只设置了纯电续航里程测试、充电时间测试、以及0-100km/h加速体验测试三个项目。请您跟随小编的实际体验来初步了解一下博瑞GE PHEV吧。
纯电续航里程测试
首先,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下博瑞GE PHEV的插混系统,该系统所有控制策略和所有核心系统开发均由吉利汽车独立自主研发完成。这款搭载1.5TD+7DCTH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采取的是单电机P2.5技术架构,就是将电机放在变速箱上,利用双离合器的一个变速轴进行电耦合,实现传统动力和电的功能效率无缝连接和耦合。
这项技术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实现动力性与经济性的平衡,其单电机系统相比双电机系统,成本更低,动力更强;二是具备更长的纯电续航里程,P2.5路线相比P0/P1结构,可以纯电行驶,且纯电行驶里程更长;三是具备最高的传统效率、更平顺的动力表现、更佳的经济性:P2.5路线相比P2路线,可以不用兼顾发动机和转速的耦合,把动力和效率进行叠加,在0.6秒之内实现所有动力的耦合,让油电动力切换感受更加平顺;令7DCT变速箱,取得97%的最高传动效率,成为目前传动效率最高的变速箱之一;四是可以实现更合理的空间布局,P2.5相比P3路线,结构紧凑,空间占用率小,空间布局合理。博瑞GE PHEV11.3kWh的电池组采用了T字型布局,被放置在了车身中央通道和油箱所在的位置,因此后排地板只有很小的凸起,而且并未影响到车内乘坐和后备厢空间。
其次,博瑞GE PHEV可以实现智能地图能量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在设置完导航后,车辆会根据前方的路况信息提前规划行驶模式,选择最为经济的方式,进一步降低能耗。博瑞GE还提供了SAVE功能,用户可以自行调节电池保留电量的点,比如30%、40%,50%等,当电池电量低于设定的点时,系统通过发动机对车辆进行充电,以保证车辆的电量保持。
此外,博瑞GE设置了舒适、运动、经济三种驾驶模式,并且还可以选择纯电动(EV)/混动(HEV)两种方式行驶,当使用纯电动状态行驶时,最大时速为120km/h,当显示续航里程为零的时候发动机会强制启动。
这次的纯电续航里程测试,采取的是经济+EV的方式。测试开始时车辆显示的剩余续航里程为65km,经过在赛道上一个多小时的跑圈测试,得到的实际续航里程为54km(此时发动机开始介入工作),与官方公布的60km差距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在赛道上跑圈与城区驾驶还有一定的区别,并且能量回收效果也不如在城区驾驶时。
版权的车厢也采用了家族化设计,给人的初印象很好,大量软性材料和科技配置的使用让车厢看上去很有档次,细致的做工也提升了整体的精致感。
三辐式平底多功能方向盘造型比较漂亮,尺寸合适手感也很好,不足的是全系都只支持上下两向调节,打算买这款车的朋友一定得去4S店亲自体验下这款车方向盘的位置合不合适。
缤瑞的中控屏分辨率很高,画质细腻,并且色彩饱和度也挺高,视觉感受挺好。该车标配了车联网系统,支持在线听音乐、导航和查资讯等功能,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它没有CarPlay和CarLife功能,缺了这两个功能对后期的使用会不会造成影响?未来我将给出答案。另外,该车的屏幕较普通车上的横屏更扁,各种软件的兼容性如何也是未来的关注点。
缤瑞的配置非常丰富,完全达到了越级的水平,你能想到的这个价位车型该有的它都有,不该有的,比如L2级别自动辅助驾驶它也有,我很好奇这些配置的使用便利性怎么样,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又如何。
● 未来的规划:
第一期的长测内容主要还是以表面能看见的东西为主,未来我还将再出七篇更加深度的内容,包含不同路况的驾驶体验、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空间表现、各配置的操作和使用便利性、保养以及不同工况的油耗等,敬请期待。
● 微体验:
缤瑞配备了全液晶仪表盘,拥有三种主题,这项配置很讨喜,但前几天我发现在某个时间段某个角度下,这款车的全液晶仪表盘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反光情况,影响查看行驶信息,希望厂家能针对这点再改进。
● 长测油耗:
● 第一期总结:
因为我跟缤瑞接触的时间还不算长,所以第一期的长测内容主要聊的还是这款车给我留下的初印象,它拥有很高的颜值,同时配置也非常丰富,目前来看各方面都挺满意。接下来我将对它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来看看它的性价比究竟高不高,值不值得推荐给大家。
以上是吉利博瑞GE 吉利缤瑞怎么样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汽车知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