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车真的有可能又是爆款,不信你往下看。
对于眼前这台车,看上去可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和那台上市就成为爆款的吉利帝豪GS非常像,但今天这台车并不是吉利帝豪GS的改款车型,而是吉利推出的一款全新车型,定位为一款紧凑型SUV——吉利S1。
吉利S1虽然定位紧凑型SUV,但在G哥看来,它和前辈帝豪GS几乎一样的,一款跨界风味十足的小车,准确的讲,吉利S1应该是吉利推出的第二款跨界SUV,主打人群依然是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群体,家族式设计语言基本成为吉利的一道开胃菜,相比帝豪GS,吉利S1在头灯造型和车身线条上更为硬朗,同样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涟漪状的进气格栅是整台车辨识度最高的地方,看到它就等同于这就是吉利汽车,G哥认为这样的设计很好,如何做到一个品牌的宣传?家族式设计是最好的广告,当然这也有个前提,一定要能够让更多消费者接受的家族式设计。
远近光一体式全LED头灯在这个级别很难见,几乎没有对手,看起来像鹰眼一眼,很犀利。
车身侧面相比我们常见的SUV车型,吉利S1的车窗高度还是很低的,这也让它看起来更像一台跨界车,而车顶的行李架以及门边的镀铬装饰,质感提升了一大截,并且该车还配备了无钥匙进入功能,便利性也进一步提升。
同时17英寸的花瓣轮毂也很漂亮,和车身搭配起来对于视觉效果的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再配合上215/50 R17的佳通轮胎,诚意不够嘛?
车尾的设计很简单也很协调,简单到你会认为这样的设计是偷懒,协调又让你觉得这种偷懒还是有技术的,类似于跑车尾翼版的上扰流板很有范儿,为了不让黑色的尾杠过于突兀,还增加了仿金属装饰板,整个车尾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营造的还是足够到位的。
吉利S1的内饰绝对能够吊起大部分人的口味,无论是层次感还是档次感,都足够让你为吉利点个赞,中控台采用了大面的皮质包裹,哦不对,我们所看到的棕色区域其实是搪塑材质,有点以假乱真的意思,不过摸起来的手感真的很不错,即使很多人感受过这台车,也不一定会发现这个秘密哦。
另一个吸引G哥的地方就是仪表盘,虚拟式仪表盘取代了传统得机械式,凸显了现在的科技,仪表盘中间还有一块7英寸的彩色液晶显示屏,显示效果非常清晰,同时显示的内容也足够丰富,油耗信息、胎压监测等等,车辆的基本信息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吉利S1这台车的配置也足够丰富,原车行车记录仪、感应雨刷、手机互联、车联网、电子手刹、自动驻车、甚至还有陡坡缓降,四轮独立胎压监测并带有温度提示,屏幕前的你不心动吗?
除了配置,动力也算是一大亮点,吉利S1搭载了一台全新的1.4L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98kW(133Ps),峰值扭矩为215Nm,配上比利时邦奇的CVT变速器,俨然一副居家过日子的组合。
底盘也是我们熟知的前麦弗逊 后扭力梁式的组合,在G哥看来这样的组合很实用,具体的表现还要看厂商的调教,它亦可运动亦可舒适,绝非人云亦云。
这一次的试驾G哥也充分感受了这台车的动力以及底盘,因为试驾的路段从承德到塞罕坝,自驾游的很多朋友应该熟悉这条路,既有高速又有盘山公路,这正是考验这台车的时候,全程满载(4人 行李),吉利S1在高速上表现绝对出乎意料,发动机会刻意的抑制转速,保证转速在3000rpm以下,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带来不错的燃油经济性,并不说在3000rpm以下发动机无力,发动机在超过2000rpm时就会提供不错的动力,同时变速箱配合的也很积极,总之,这套动力系统在日常使用的情况下,丝毫不必去担心它。
相信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台非常舒适的车,居家风格的动力系统,讨好消费者的外观,这样想你就错了,当G哥真正驾驶甚至去乘坐这台车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消费者所需要的运动底盘”,此话怎讲呢?这辆车的底盘调教基本是同级别中较硬的,即使路面上细小的颠簸,也会很友好的传递给车内的每一个人,没有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反之驾驶员更想去压榨这台车的特性,无论是过弯还是快速通过减速带,悬架总是能够很好的支撑车身,在塞罕坝的盘山路上也确实展现了这一点。
还有一点能够让G哥为其点赞的地方,就是吉利S1的隔音降噪水平,在时速120km/h的情况下,车内没有太多的噪音,车内人员交流还是非常清晰的。同时这台车的转向手感、油门和刹车踏板的回馈都达到了预期的理想,转向非常轻盈,基本上没有虚位,在山路上驾驶的精准度还是非常不错,同时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也很线性,加速过程和制动过程都很线性。说实话在山路驾驶起来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这台车真的很适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总结:G哥在题目中也说了,专为中国年轻消费者打造,吉利S1确实在很多地方抓住了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心,准确的说是喜好。当然,我觉得懂得消费者的心才能走进消费者的心,这才是吉利S1为此付出的努力,而吉利S1仅需一句“你好,帅哥”便可唤醒。
想要了解更多汽车资讯,也可以请关注G哥私人微信账号“goshijia2018”,我们在群里等你。
上海英伦变速箱外壳多少钱 吉利英伦变速箱油
最近,疆哥注意到一份关于十佳变速箱的评选名单。据了解,该评选活动由汽车评价研究院主办,全称是“龙蟠杯”世界十佳变速器,创办自2017年6月,目前是第四届。其中涉及的变速箱分为AT、DCT、CVT以及混动车搭载的电气化变速箱,所属车型均在国内销售。
从获奖情况来看,自主品牌很是争气,直接和合资“五五开”。不过很多人对此并不买账,更多的是冷嘲热讽和质疑,至于具体原因,咱们后面再来聊。下面疆哥先带大家看看入围的那五款国产变速箱和车型。
1、一汽7DCT(DCT400)
获奖车型:红旗H9
这款代号为DCT400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去年6月才正式量产下线,接着便首搭在旗舰轿车红旗H9上。一汽官方宣称,这是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纵置双离合变速箱,最高传动效率可达97.5%,最大承受扭矩420牛·米,作为参考,红旗高配的3.0T车型扭矩是400牛米。
此外,该变速箱还可以匹配纵置后驱动力架构,并进行模块化设计,可增加48V轻混动系统或者插电混动系统。
2、上汽7DCT(DM21)
获奖车型:名爵6
上汽这款代号为DM21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是其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产品,去年量产后便搭载在第三代名爵6上,而相比于第二代名爵6搭载的干式双离合,湿式的结构也让大家更乐意去接受一些。
官方称,这套全新的双离合变速箱采用了全球首创的三腔独立冷却润滑系统,在换挡响应、舒适性和油耗方面都达到了领先同级产品的水平。
3、青山工业7DCT (DF727)
获奖车型:长安UNI-T
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说青山工业,它坐落于重庆,是一家具有军工背景的国有企业,早在80年代便开始了乘用领域的变速箱研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变速箱供应商。而这款代号DF727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是它和长安联合打造的,历经8年开发验证。
目前该套变速箱除了搭载在UNI-T上,在长安CS系列上也有涉及。此外,奇瑞、捷途品牌等部分车型也有搭载,算是应用比较广的。
4、万里扬CVT(CVT25)
获奖车型:瑞虎8PLUS
万里扬原本是主攻商用车变速箱的厂商,后来通过对吉利手动变速箱,以及奇瑞CVT变速箱的收购,才在乘用领域有所作为。而这套CVT25变速箱算是其最新的代表作品,其采用了独立式液压系统、LTD减震系统、博世最新一代推力钢带等诸多先进技术。
其输入扭矩可扩展到280牛米,速比范围达到7.07。此外,该款变速箱还可以手动模拟9档,支持启停、电子换挡、48V轻混等功能。
5、比亚迪6DCT(T75)
获奖车型:唐DM
比亚迪唐DM所搭载的这套6DCT插电混动专用变速箱,早在2014年就量产应用了,算是比较成熟的产品了。它通过采用更先进工艺与更高强度的材料、优化变速器润滑冷却、P0电机辅助换挡等技术手段,在保证高传动效率的同时,也兼顾了动力和燃油经济性。
这套变速箱目前是比亚迪DM-p传动系统技术的核心,不过需要知道的是,比亚迪发布的最新DM-i系统,已经舍弃了传统的变速箱结构。
总的来看,入围的自主品牌中,有四个是双离合,一个是CVT,没有AT。对于这种现象,其实很好解读。首先自主品牌在双离合变速箱的研发上,确实是更上心的,除了上面四家,比较有名的还有长城和广汽等。
这是因为AT和CVT专利被大部分变速箱巨头掌握在手上,例如爱信和采埃孚等,而双离合在技术门槛和壁垒上没有那么严苛,所以就备受自主研发的追捧。当然,咱们也有国产AT变速箱,例如盛瑞的8AT,还有东安的6AT等。
东安6AT变速箱
盛瑞8AT变速箱
只是碍于技术、可靠性、知名度等原因,它们的AT变速箱装车量并不高,也没能融入到主流市场。而CVT变速箱这块,目前比较有名气就只有万里扬,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以上说的这些,大体也是咱国产变速箱的现状。
万里扬CVT变速箱
AT和CVT被卡了脖子,双离合虽然多有厂家去研发,但因为早期技术不成熟,再加上与自家发动机匹配度不好等原因,给很多人留下过不好的印象。整体而言,国产和合资在变速箱这块,差距还是不小的。
所以你说这时候,出了一个世界十佳变速箱的评选,然后发现有一半国产变速箱入围,大家又怎么会轻易去接受呢?
写在最后
目前国产变速箱还在努力向合资看齐,例如长城已经研发出了9AT以及9DCT变速箱,这放在整个国产变速箱中,都是不曾突破过的。可是在如今的电动化趋势下,很多国际大厂都说要放弃对内燃机的研发,这传统的变速箱估计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咱们究竟还有没有必要再往里钻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以上是吉利汽车s1怎么开 上海英伦变速箱外壳多少钱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维修处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