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5月27日,在素有“天府之国”美誉之称的“蓉城”成都,东风雪铁龙C4L全系车型区域媒体试活动-成都站正式拉开了帷幕。上午十分,由12辆C4L组成的整齐编队驶过街头,引得路人驻足,同时也让许多同在路上行驶的私家车主艳羡不已。
本次全系试驾活动中,成都媒体第一次充分体验了刚刚上市投放的C4L 1.8L CVVT车型,在去年的1.6THP车型试驾体验中,1.6T车型凭借其令人赞叹的动力表现早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主打“舒适”的C4L 1.8L CVVT车型又让成都媒体感受到了在“安逸”之城开“安逸”之车、“安逸惨咯”的感觉。
东风雪铁龙C4L1.8L试驾车队
开着“安逸”-动力输出平滑顺畅
C4L1.8L车型与之前发布的1.6THP车型在外观上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1.8L车型在侧翼子板上的标示由原先的红色THP铭牌变为了蓝色1.8L车型专属铭牌。由于本次试驾车型为1.8L CVVT劲驰版(高配车型),所以在车身侧面以及尾部行李箱盖处还增加了镀铬装饰条,以增加全车的美观度。1.8L车型全系标配了极具科技感的LED日间行车灯和光导管尾灯的组合,这样的配置在这个级别的车型中也算是“独领风骚”了。据了解,C4L在设计之初就邀请了国内的设计师参与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让C4L的造型更符合国人的审美。
在内饰方面,1.8L劲驰版车型增加了带有导航功能的7寸彩色液晶屏的一体机,对于时常热爱带着家人出游的成都人来说显得非常实用。调出多达25种背景颜色组合的仪表盘以及功能更多的多功能方向盘,在增强实用性的同时也提升了车内整体的品质感。
由于试驾车型的外观和内饰与原先试驾的1.6THP劲智车型只是配置上略微有些差异,所以此次试驾的重点更多的是侧重在体验全新1.8L CVVT在综合道路试驾中的动力表现上。从酒店到成灌高速,车队需要穿越成都市区,而我们也正好有幸体验了1.8L CVVT车型在城市中低速行驶时的动力表现。在市区道路行驶时,虽然1.8L CVVT发动机动力不如1.6THP发动机那么激进,但动力输出平顺性更强。挂入D挡轻踩油门起步,就能感觉到发动机的低扭相当充沛,变速箱在2000转左右就悄悄完成了换档,此时动力应付一般的提速就已经绰绰有余。在接下来的换档提速中,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配合都显得那么纯熟,完全的线性动力表现,丝毫没有顿挫感。相对于日趋复杂的城市道路,无论是起步,还是加速超车,C4L 1.8L车型的动力表现完全能够应付自如。
据随行的东风雪铁龙负责人介绍,C4L搭载的1.8L CVVT发动机最大的亮点就是高扭矩平台非常宽广,发动机在1500转进入90%左右峰值扭矩区间,并一直持续至6000转,在1500转到4000转的日常使用区间内具备良好的动力表现,具有明显的“低转高扭”特征,就一般家庭使用而言,这绝对是高水准表现。与此款发动机相匹配的分别是5速手动变速箱和来自爱信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满足家用已绰绰有余。
在经历了成都市区短暂的拥堵路况后,车队驶上高速。当我将油门踏板迅速深踩下后,发动机转速便从3000迅速攀升转5000转,能明显感觉到此时这款1.8L CVVT发动机才真正进入了亢奋状态,发力充分而源源不断。即使时速超过100km/h之后,发动机依旧拥有足够的余力,动力表现游刃有余。对于经常喜欢满载家人出行的消费者来说,这么一款“中低高速”都能一一应付的发动机来说的确非常适合城市家庭使用。
除了动力输出平滑顺畅、中后段发力充分以外,在整个道路试驾过程中,C4L 1.8L车型的油耗也让人很满意,在我们试驾的这段兼具成都城市道路、高速道路、以及郊区省道颠簸道路的路程中,实际测出来的百公里油耗在8L上下,考虑到C4L 1432kg的体重,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不错。
坐着“巴适” 配置丰富高品质
对于一款面向城市家庭用户的中级来说,开着“安逸”是对驾驶者的一种激励,而坐着“巴适”则是对家人的一种安慰。在体验了C4L 驾驶“安逸”性的同时,我们对C4L的乘坐舒适性也有了更多的期待。在抵达风景宜人的农家庄园后,我们对C4L的乘坐舒适性也做了全面的体验。
舒适源于空间,一款舒适的车一定能够给驾乘人员带来宽敞的空间。C4L有同级别最长的2710mm轴距,提供了可以称之为宽敞的内部空间,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间方面,C4L拥有三拳半的充裕空间,可以在后排轻松翘起“二郎腿”,再加上贴合人体的座椅及舒服的后排头枕,不仅能给举家出游的家庭成员带来宽敞的乘坐空间,更能给家庭成员带来最贴心、细致的乘坐舒适享受。
乘坐的舒适性不仅在空间能够体现,对于家庭用车,人性化的配置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C4L众多堪称豪华的人性化科技配置在我看来,其实完全是根据家庭用车需要而设定开发的,譬如智能便捷的一键启动及免钥匙系统,能够在你血拼归来,腾不出手按钥匙时自动打开门锁;又譬如在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超净爽智能空调系统,不仅具备等离子发生器和AQS空气质量控制系统,还有自动恒温分区、花粉过滤等实用功能,保证了家人出行乘坐时,车内空气的清新惬意;而人体最佳29度后排座椅并配备了航空式侧翼可调睡眠头枕更是能够在举家长途出游时,为家人的提供最舒适的乘坐环境。C4L上所有的一切人性化配置,完全是贴合了日常家庭生活的需求,是一款真正为家庭打造的高端中级车。
在整个道路试驾过程中,C4L所采用的前麦弗逊、后可变横梁半独立悬挂系统,整体调校更偏向于家用舒适性。在途径坑洼的省道时,C4L的震动并不突兀,能清晰感觉到长冲程的弹簧,大幅减少了车内震动,没有生硬的感觉,能够感觉到C4L对于底盘调校的用心。而考虑到家庭用车的定位,C4L整体调校还是以舒适为主,在连续过弯时,底盘很扎实并没有松散的感觉,指向的精准,转弯的灵敏,确实让乘坐在车内的我们感觉到非常的舒适、惬意。
作为一款售价从13.19万-17.19万,排量1.8L的高端中级车,C4L 1.8L CVVT车型将更多面向于城市家庭消费者。良好的动力、丰富的配置、宽敞的空间以及舒适的乘坐也将会是消费者选车时的选购标准。所以在当地媒体朋友们看来,在“人居之都”的成都去试驾一辆“为生活,为家人”而打造的高端中级车将会成为一件十分富有生活情趣的事。
总结:在山水宜人、风景宜人的成都,从城区到郊外农庄,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去近距离感受东风雪铁龙C4L的浪漫、细致、贴心。尤其是C4L 1.8L车型的动力平顺性的高水准表现和全员舒适性让所有参加试驾的媒体老师们印象深刻,可以说C4L 1.8L车型是一款非常适合家庭使用的高水准、高品质家轿。如果你热爱生活,想要给家人最精彩的生活,那么开着“安逸”、坐着“巴适”的C4L 1.8L CVVT就在你的眼前。
有自己的风格 东风雪铁龙云逸怎么样 试驾评测
云逸的海外版本是雪铁龙C3 AIRCROSS,在引进国产后还进行了加长,并更名为C4 AIRCROSS,从而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从这一点看,曾经有些偏执的法国人也学会变通了。
长期以来,法国汽车,尤其是雪铁龙品牌大多会以不拘一格,甚至是天马行空的设计手法示人,云逸自然也不例外,法国式的罗曼蒂克演绎出了别样的风情。
而从车身尺寸上看,在加长了60mm轴距之后,云逸的长宽高三维参数已经达到了4275/1756/1637mm,而轴距则为2655mm,而主要竞争对手相比都大致处于统一水平,轴距还有一些优势。
云逸的前脸带有着鲜明的雪铁龙家族化设计风格,三段式的布局很有特色,双人字LOGO向两侧延伸并和日间行车灯融为一体,下面的中网内则是颇具设计感的格栅。
分体式的前大灯对于雪铁龙车型来说已经是惯用的样式,上面是狭长的LED日间行车灯以及转向灯,而下面则是卤素远近光灯,在外围还有着银色的装饰圈以强调个性。
在前保险杠下面造型稍显夸张的暗灰色镂空护板则是彰显出云逸作为一辆SUV车型活力和野性的点睛之笔,其样式和车头的整体风格也保持一致,相得益彰。
侧面轮廓相当饱满,并没有刻意采用凌厉的线条,而双色车身以及雪铁龙Airbump防剐蹭系统也让云逸平添了几分年轻不羁的印象,车顶提供了冲浪板形的行李架。
17英寸的轮毂虽然尺寸中规中矩,设计感突出,四叶草形的样式再配上双色设计绝对个性十足,并且不失运动感,而标配的轮胎来自于佳通品牌,规格为215/50 R17。
云逸车尾部的设计和全车保持一致风格,饱满圆润而注重整体感,同样运用了大量撞色手法,厚重的后保险杠和防擦护板实用性很强,排气管则是单侧双出的布局。
暗红色尾灯显得很深邃,虽然在形状上并没有太出位的感觉,但是“回”字型的灯带设计感十足,还挺有立体感,在点亮后也有着很强的辨识度。
和外观一样,云逸的内饰设计也运用了大量的圆角矩形元素,而黑色与橙黄色的撞色设计则带来了更强的混搭气质,内饰的材质选择不乏亮点,工艺质量也算是不错。
中控台上的中央显示屏占据了主体位置,在搭配下面一排实体按键,构成了云逸的主要操作区域,中央显示屏的色彩显示比较细腻,触控反应也挺灵敏。
拼色方向盘在样式设计上也很有特色,为双幅带镂空的形式,握感很扎实,左手位置为多媒体系统控制,而右手一侧则是蓝牙电话等功能,定速巡航则在后面的一个拨杆上。
而仪表的样式则相对传统,双环式为主体,中间则是一块彩色的液晶屏来显示一些行车信息,尺寸有些小了,不过指针的设计倒是挺有特色的。
圆角矩形的空调出风口内部还有着两个小号的同形状银色装饰圈,这让云逸的内饰看起来又平添了几分活跃的氛围,可谓将这个设计元素运用到了极致。
虽然并没有配备电子手刹,不过云逸的机械手刹拉杆的造型确实也是别出心裁,灵感应该是源自于飞机上的控制拉杆,当然类似的设计也曾出现在PSA的其他车型上。
云逸提供了双区域自动空调,这在同级别SUV车型其实并不多见,操作基本可以在中央显示屏上完成,当然,我们并不奢求像座椅加热甚至通风功能的出现了。
云逸的全景天窗尺寸不小,达到了1.01平方米,前半部分还可以开启,要知道这可是中国消费者最喜闻乐见的东西之一,也让车内的通透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HUD平时显示系统对于云逸这个级别的车型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个越级配置了,它的出现确实带来了惊喜,可以显示车速,导航,限速标识以及一些车辆状态信息。
云逸的两个前车门都提供了无钥匙进入功能,有着很强的实际意义,而且并非是按钮时,而是更加有高级感的触摸式操作,档次感也显得更强。
虽然没有全景泊车辅助,不过倒车影像功能还是很实用,后视摄像头的分辨率也还挺不错,并带有辅助线,但辅助线并不能随着方向盘转动而移动。
云逸的另外一个堪称加分项的配置就是无线充电功能,可谓是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的年轻人的福音,而且使用也非常方便,算是紧跟了时代的潮流。
在主动安全方面,云逸的考虑的颇为周全,像带有紧急制动功能的前碰撞预警,外后视镜盲区监测,限速识别,疲劳驾驶提醒等功能都为驾驶者平添了几分安全保障。
云逸搭载了斑马智行2.0互联系统,在车辆智能互联方面下了不小功夫,它包括远程车辆控制,智能语音控制,阿里服务生态,智能设备入口四大模块。
自然语音交互识别让车主和云逸有了更加人性化的交流沟通的环境,很多功能都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来实现,甚至还可以设置个性化的欢迎语。
如果你实在是无聊了,云逸还可以跟你玩一会成语接龙或者是猜歌名的小游戏来消遣一下,当然,这些都是要以安全驾驶为前提,这才是最重要的。
呼朋引伴去自驾游是人们很喜欢的活动,云逸可以通过车联网来组建车队,直接通过车内语音沟通,并可以推荐旅途中的景点,美食,甚至是语音指令拍照。
云逸除了可以提示保养信息,还可以在线进行预约,甚至是在车辆出现故障时,还可以诊断出相应的问题,让你随时掌握它的健康状况,相当人性化。
同样是撞色设计的前排座椅看起来挺别致,舒适度也相当不错,但侧向支撑表现比较一般,主驾驶座椅还支持六向电动调节,副驾驶则为手动调节。
在对原型车进行轴距加长之后,云逸的后排空间表现得到了不小的改善,身高1.76米的乘客头部和腿部空间一点也不局促,而且座椅的靠背角度也符合人体工程学。
在常规状态下,云逸的行李厢容积就有422升,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不成问题,而且行李厢的内部形状比较规整,尾门的开口也挺大,方便搬运大件物品。
后排座椅可以按4/6的比例进行放倒,以进一步提升云逸的装载能力,放倒后的后排座椅基本上能和行李厢的地板形成一个平面,这一点还是值得表扬的。
动力方面,云逸将会提供1.2T三缸和1.6T四缸两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供选择,我们得到的试驾车还是1.6T车型,这台发动机是当年PSA和宝马合作研发的产物,也算得上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依然有着不错的表现,其最大功率123kW(167Ps)/6000rpm,峰值扭矩245N.m/1400-4000rpm。
而与之匹配的变速箱也没什么悬念,依然是那台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带有运动模式,这也是PSA多年来的传动选择了,虽然在挡位数量上乏善可陈,但可靠性是它的优势。
1.6T涡轮增压发动机可谓是老当益壮,起步阶段油门表现就很轻盈,响应也很积极,虽然动力还算不上暴力,但是对于云逸这种小型SUV而言,也算是大马拉小车了。
6AT变速箱确实已经谈不上太多的优势了,但是与发动机的匹配调校的倒是不错,换挡反应比较快,而且平顺性也保持的不错,实际证明依然值得信赖。
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形式的悬挂是这个级别车所惯用的,而法国人一贯擅长把相对简单的悬挂调校出均衡的表现,云逸也是如此,舒适性和对车辆的支撑都比较到位。
作为一款欧洲车型,云逸有着扎实稳健的驾驶风格,高速行驶车身稳定性不错,刹车踏板初段的调校并不算特别敏感,这也是为了保障舒适性的考虑。
虽然没有提供四驱系统,不过作为补偿,Grip Control多路况适应系统可以通过对前轮的驱动力和抓地力的调整,来匹配公路,沙地,雪地和泥地这四种路况。
在合资小型SUV这个细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无需多言,各家的产品都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而东风雪铁龙云逸作为后来者,则通过个性有讨巧的设计,良好的空间和配置表现,以及丰富的车联网功能来吸引年轻的消费者为其买单,在它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我们印象中的法兰西式的罗曼蒂克,在其他方面也不乏亮点,当然,最终的定价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市场表现,而对此我们也会拭目以待。
以上是成都试驾雪铁龙C4L 东风雪铁龙云逸怎么样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汽车知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