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该如何界定它呢?这个问题从收到试车邀请到试驾结束一直都在困扰着我。
显然,我现在仍然无法提供标准答案。如你所见,它不是一辆传统意义上的四门轿车、五门掀背或者运动旅行车,但拒绝循规蹈矩并不意味着曲高和寡和忽视实用价值。同时,它也肯定不属于近年来流行的四门Coupe,但它那标新立异的动感身段绝不缺乏四门Coupe一贯擅长的优雅。跨界?应该算吧,尽管Crossover谈不上什么严格定义,但无论视觉印象,还是运动能力,它都并非两种传统风格简单杂交而成的多功能后代......
它就是DS5,我们最好不要用常规标准去审视它,要知道甚至是在雪铁龙看来,DS5都不是一辆传统意义上的雪铁龙!
我想,这都应该归功于设计的力量。如果有人像我一样,从不怀疑法国人有能力设计出惊艳绝伦的概念车,却认为他们很少将先锋理念付诸于量产并以此取悦众生,那么DS5或许就是反驳这一偏见的良好例证。
作为DS系列“重启”之后的第三款车型,DS5身上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在此之前,个性前卫的DS3和DS4已经取得了不俗的业内口碑和市场反馈,但DS家族的壮大需要一款尺寸、价格和格调都更高一级别的车型。一方面,在雪铁龙C系列整体设计思路必须向亲民路线靠拢的同时,只有DS系列最适合将法式浪漫主义发扬光大。另一方面,DS若想成就一个较传统雪铁龙更为高端的子品牌,除了DS3、DS4所展露的“小”个性,还需要合适的载体来彰显豪华、考究、奢侈的一面。于是基于PSA PF2平台打造的DS5应运而生(其实除了DS5,DS未来还将拥有SUV甚至是D级车型),而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是,长安雪铁龙将在2012年通过先进口、后国产的方式引入DS5,随后逐步导入其余DS车型。既然它对DS和长安雪铁龙都如此重要,那么实力究竟如何呢?
不知从何时开始,汽车造型已经发展到一个不能单纯依靠图片或者远观第一印象来下结论的时代。只是DS5显然不属于那种容易引起争议的类型,而是在照片上就有模有样,实车接触起来更有味道。这样说并非我的个人喜好或者溜须拍马,因为不管是2011年上海车展上全球首发后的群众反应,还是本次在富庶的法国南部海岸试驾时所接受的关注目光,都属于很有说服力的证据。
当人们早已忘记曾经有一款名为C-SportLounge的概念车的时候,DS5在2011年将着6年前的概念变成了现实。当初大胆的创意灵感被量身打造成线条流畅而富有活力的优雅空气动力学套装,集冷峻面孔、感性轮廓和功能效率于一身。以那个极具DS家族特征的前脸为例,除了带LED行车灯的犀利灯组和中央镀铬格栅两侧夸张的侧置扰流进气口之外,那两条从前大灯前端向后直插入A柱后方的“军刀”式镀铬镶边无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在这潇洒一笔的光鲜背后,是经过特殊抛光处理但又兼顾制造成本的镀铬工艺。由此可见,DS5对于设计的专注是从外到内且注重细节的。
特别是参观完PSA设计中心并与内饰设计师充分交流之后,落座DS5其中,首先吸引我的便是身边触手可及的整体质感。从DS标志性的“表带式”真皮座椅花纹,到车门内侧和中控台附近的材质混搭,细致入微的豪华品位与恰到好处的动感氛围相处的非常融洽,很容易就让人感叹雪铁龙究竟如何在DS5上实现了其它品牌更高级别车型才能提供的高端感觉。落实到实用层面,尽管包括彩色HUD抬头显示器、车载WiFi、LED氛围灯组、自动远光灯、车道偏离警示摄像系统等更常见于中高级豪华车型的配置都出现在DS5上,但最酷的地方还要数那个三分区的全景天窗,因为正是它成就了前排类似航空座舱的上下双中控台设计,并保障后排乘客在拥有不错的腿部空间的同时消除来自头部的压迫感。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搭载柴油混合动力系统的DS5 Hybrid4很可能将无缘中国市场,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车系旗舰形象。雪铁龙把那套最先应用于标致3008 Hybrid4的全混合动力系统完全移植到DS5身上,并为之准备了小巧精致的换挡杆和带有自动、电动、四驱、运动四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按钮。而在摩纳哥的山路上感受2.0升HDi柴油发动机和位于后轴的电动机协同工作都是一次难忘的驾驶体验,毕竟200马力的隐藏实力与最低99克/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以现在的标准衡量无论如何都是一组值得炫耀的数字。
当然,仅就汽油动力而言,DS5的动力来源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台由PSA和宝马集团联合开发的1.6升涡轮增压发动机长久以来都是MINI所有现款Cooper S车型的活力源泉之一,并且还即将作为全新宝马1系和3系的通用动力单元,因此我们大可放心它在DS5上的硬实力。根据调校的不同,DS5目前提供高低两种汽油动力车型,其中THP 200车型拥有200马力的最大功率和275牛·米的峰值扭矩,匹配手感出众的6速手动变速箱,动力传递直接,作用到1500公斤左右的整备质量上,得到的是8秒出头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能力。相比之下,THP 155车型的最佳性能则被封印至156马力和245牛·米的水平,但最大扭矩的爆发区间较THP 200有所提前,并且只提供动作平顺、反应迅速的6速自动变速箱。就实际感受来讲,两款车型的动力落差并没有账面数据上那么明显,整体隔音降噪水平相当出色,虽然方向盘设定倾向于稳重,但转向动作干脆利落,悬架表现扎实且富有韧性。在即将引进的DS5身上,希望这种欧范儿驾驶品质可以原汁原味地呈现,另外,最好还能为THP 200车型匹配自动变速箱。
(转载自名车志中文网)
强力吸睛 评测雪铁龙C3 AIRCROSS配置怎么样
3月份的巴黎似乎还没有从冬季的阴冷中苏醒,灰暗的天空让城市显得有些萧瑟。但在这个时尚设计之都总不会缺少让你惊艳与欣喜的感叹。雪铁龙C3 AIRCROSS也再一次证明这一点,圆润可爱的造型与跳跃的颜色点缀在这个百年历史的街道上,增添了不少活力。
从去年法兰克福车展首次亮相,雪铁龙C3 AIRCROSS以自己的方式定义了对“年轻时尚”的理解。欧洲年度车型大奖与超过50000辆的订单都足以证明它的成功。而这款车型的为基础的国产版本也即将在4月份的北京车展与大家见面。
在国内率先于欧洲上市的雪铁龙C5 AIRCROSS表现抢眼,惊艳的外形给紧凑级SUV市场带来了一股“清流”,同样从AIRCROSS概念车一脉相承的雪铁龙C3 AIRCROSS也让人大为感叹,小型SUV还能这么玩!雪铁龙的设计师一定不接受中庸的设计风格,他们用乐观、独特的外观设计吸引你的眼球,但它并不张扬和富有攻击性,设计师把“舒适”这个品牌调性也融入了外观设计之中。
圆角矩形的设计元素和跳跃的撞色搭配贯穿整个车身的内外设计。不得不赞叹设计师的功底,同样的设计元素C5 AIRCROSS中多了一分稳重,而C3 AIRCROSS则俏皮可爱。
分体式大灯是这两年流行的设计风格,但显然C3 AIRCROSS的设计更容易让人接受。日间行车灯与雪铁龙LOGO飞翼延伸出来的镀铬装饰融为一体。而大灯和雾灯则被一个夸张的圆角方形设计包裹,搭配外侧的彩色装饰整个前脸来看似乎是害羞之后两腮泛起了红晕。
作为一款SUV车型,它同样不缺少硬朗的元素。进气格栅下银色的镂空护板告诉你“我也可以off road”,发动机盖两侧的隆起并不是宣告我有多强大的马力,它更像是富有肌肉线条的肩膀,告诉你“我坚实可以依靠”。
车身侧面线条依然是圆润的风格,不过设计师并没有跟风现在的悬浮车顶设计,在D柱的位置消费者可以选装自己喜欢的颜色配饰(当然如果你喜欢悬浮车顶的设计可以保留原车黑色),包括外后视镜、车顶行李架,还有前大灯的装饰圈等都可以根据车主的喜好定制色彩。
8种车身颜色搭配上文提到的不同定制装饰至少可以有90种不同的颜色组合,打造一台专属于你的座驾,这也是全新品牌理念“因你不同”的体现。在与厂家的交流中得知,这一项定制政策也将出现在国产车型上,预定周期为1个月左右。想想可以打造一辆与众不同的车,等一个月也不是太久。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车型在车身侧面还会增加类似雪铁龙C4 cactus的柔性防擦装饰,这一点经常在停车场里十分受用。
点击查看车型完整配置
目前雪铁龙C3 AIRCROSS在车身尺寸上略小于本田缤智和C3-XR,但是差距并不太大,视觉效果上三款车型并没有很明显的大小之分。但是未来国产车型加长之后尺寸优势会更明显。
雪铁龙C3 AIRCROSS的尾部设计在笔者看来有点搞怪的味道,夸张的下护板和尾灯搭配出了一幅呆萌的造型。其实正如同事“杜湿人”之前提到的,当你看到雪铁龙C3 AIRCROSS的时候想保持冷静无动于衷是困难的,说它个性也好,说它科幻具有设计想象力也罢,它散发的就是这样一种超强的吸睛气质,出街就是需要路上的甲乙丙丁投来的注目礼。
车内的设计是最能体现“舒适”调性的部分。雪铁龙说人的一生待在车里的时间会长达3年零1个月之久,我们要好好享受这段时光,而雪铁龙设计师所做的就是尽力为你打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和体验。
雪铁龙C3 AIRCROSS的内饰风格与天逸有几分相似,但矩形的空调出风口设计仍是点睛之笔。内饰同样可以提供多种配色组合,显然多彩的搭配更能体现设计感与质感。
很难想象对于这个级别的小型SUV能够装备多达12项安全驾驶辅助系统,涵盖盲区监测,前车距离提醒,行人提醒,泊车辅助,陡坡缓解等等。
※语音智控值得期待
目前装备在雪铁龙C3 AIRCROSS车型上的8寸多媒体系统操作十分顺畅,带有蓝牙和手机映射等实用功能。未来国产车型将采用与阿里合作的斑马智行系统,参考之前阿里斑马系统在荣威和名爵等车型上的表现,这套系统整体的易用性和智能化设备拓展方面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值得期待。
※ 国产加长Biger than Biger
得益于1.63米高的车身,雪铁龙C3 AIRCROSS的头部空间十分宽裕,身高172cm的体验者调整好驾驶坐姿后头部有2拳的余量。2604mm的轴距在国内小型SUV市场绝对算不上优势,但从乘坐体验来看仍有2拳的腿部空间余量,后排座椅还有前后调节和2挡角度调节十分难得。而且国产后的车型将进一步加长,后排的乘坐空间将更有优势。
除开常规的后排座椅的4/6分开放到之外,副驾驶座椅可以向前完全放倒,由后备箱到前排形成一个平整的空间,欧洲的消费者更多的是用它来安置冲浪板,而配合第二排座椅的角度调节这也组成了一个很“奢侈”的女王位,长途行驶可以坐在第二排将腿完全伸直休息。
设计师在造型和空间上的用心都为尽力打造一个舒适的驾驶和乘坐环境,丰富的安全配置和多变的空间组合为你的用车生活创造更多可能。
※驾驶感受
我们这次所试驾体验的雪铁龙C3 AIRCROSS装备1.2T+6AT动力组合。这个组合国内已经很熟悉,它同样装备在2017款的雪铁龙C3-XR车型上。相信这也是未来国产车型的主力动力配置。本次试驾体验的是110马力调教的车型,数据上与大众1.2T车型相近。
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本次试驾主要集中在巴黎的市郊。从实际的驾驶感受来看前段油门过于沉稳,当转速迅速提升至2000转左右时动力储备开始爆发,保持在2000-3000转区间内面对多弯的山路和市郊路段都能够应对自如。
变速箱的搭配也很默契,虽然换挡速度并没什么惊喜但是无论是城市代步还是山路的激烈驾驶它都能应对得很平顺,而且转速保持在合理范围,至少你不会骂它“笨”。
整车的震动和NVH控制的很到位,只有在D档起步阶段能感觉到明显的抖动。怠速状态下你甚至觉察不出来这是一辆三缸车。整车对路噪和风噪控制的都优于部分国内的同级别产品,希望未来国产车型也能保持这个优势。
底盘调教的功夫一直是雪铁龙的强项,扭力梁悬挂也能做的比多连杆还要舒服,这一点从雪铁龙C4L车型就有所体现。雪铁龙C3 AIRCROSS的底盘调教更偏向于紧致舒适,当然这并不是矛盾的,简单来说雪铁龙对舒适的理解并不是美系车型浪里开船那种忽忽悠悠的感觉,它更像是车里给你配了十分柔软的沙发。减震对于路面细碎的震动能很好地过滤,通过减速坎时车身也没有多余的弹跳。
※写在最后:
去年法兰克福车展发布以来就对这款雪铁龙C3 AIRCROSS充满了期待,这次短暂的试驾体验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大哥天逸在国内的成功也让雪铁龙的设计风格在国内认可度越来越高。以雪铁龙C3 AIRCROSS为基础的国产车型到底如何命名?有哪些改变?加长多少?等等这些问题都将在4月的北京车展上揭晓。
很欣喜的看到,国内小型SUV市场有越来越多的新同学加入,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从大众的T-Roc、丰田的CH-R、到现代的ENCINO这种伶俐的线条和圆润俏皮你更喜欢那种风格?
以上是雪铁龙DS5试驾 评测雪铁龙C3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汽车知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