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轴门事件有哪些车

行业指南
2024-02-29 07:56

NO.1 别克昂科威

自长安福特翼虎2013年1月上市以来,就一直被断轴问题笼罩。根据大多数人的第一想法,只要轮胎撇了或者脱落统称“断轴”,因为都认为轮胎会连接在一根轴上,轮胎一旦脱落,那肯定是轴断了。长安福特旗下几乎所有车型都出现断轴情况,在这一问题方面e族编辑许庆已经做出非常全面的分析《或是横置惹的祸 扒一扒福特为什么总爱断?》,这里就不再赘述。近几个月以来,别克昂科威断轴事件传遍了大街小巷,而且接二连三的断轴事件也搞的人心惶惶。经过多方面查证,证实了这一断轴的现象并非个例,当越来越多的案例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真够触目惊心的。

昂科威的断轴方式与福特完全不一样,昂科威断轴是前悬架使用“分体式控制衬套”造成的。昂科威前悬架使用麦弗逊式,下控制臂为传统三角形结构,下球头连接羊角,其余两衬套与副车架连接,出问题的就是其中外形较小的衬套。

其实通用早已发现此衬套在昂科威上出现的问题,在2015年8月27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一体式控制臂衬套”申请专利,来彻底解决“分体式衬套”强度不够的问题。据了解,目前在昂科威、新英朗、新科鲁兹、威朗、上汽通用五菱系列等确认在使用这种“分体式控制臂衬套”。然而除昂科威外,这些车型未大面积出现断轴情况,可见昂科威断轴还与自身情况有关。

NO.2 别克新英朗

该车型断轴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全新的分体式结构的下摆臂衬,但是有的人说,这是一起黑英朗的事件,但是小编搜集了下关于英朗断轴的新闻,的确比别克昂威少很多,然后还有的有人在洗白英朗。但是分体式的结构,依然存在着断轴的隐患。

NO.3 丰田凯美瑞

近年来,凯美瑞汽车曾多次发生正常行驶下后轴断裂的严重事故。厂家初步判断为外力强烈碰撞所致,而司法鉴定则认为由质量缺陷所致。通过事故现场图片的分析、车辆撞击部位与损坏零件的鉴定,中科司法鉴定中心给出的鉴定结果指出,该凯美瑞汽车左后轮毂存在的质量缺陷,是导致行驶过程中该车左后轮毂半轴突然断裂,整体与车体分离的原因,而不是厂家所说的外力撞击致致使车轮与车身分离。

NO.4 丰田锐志

丰田的车一直陷入断轴这件事里面,回不来了,网上网友爆料自己刚买的一年的车,只开了八千公里左右,然后车就断轴了。幸亏是在马路上,没有在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就完了。

NO.5 本田杰德

通州次渠,车还没到家,腿先折了。关于本田杰德断轴事件的新闻还是比较少的,但是既然有第一例肯定还有第二例。

NO.6 长城哈佛

4月21日下午,未上牌的哈弗H9在四川丹巴县境内发生断轴。据当地媒体报道称,该H9发生断轴之前没有任何先兆,失去控制车辆突然撞向护栏,此前驾驶员没有在颠簸路况下高速行驶和高速过弯。其他的车型没有发生断轴,但是就是哈佛H9发生了,不管怎么样,国产车,你还是要抗住啊,不要辜负了我们中国人对你的支持。

那么断轴训练营-如何避免断轴?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断轴训练营”,不仅要学会把车弄断轴,而且要断得漂亮。

在开始训练之前,简单回顾一下上一堂课关于前悬挂结构的内容。

无论是麦弗逊悬挂还是双叉式悬挂,都有两个相对的脆弱点:

1.转向拉杆:前面介绍过,转向拉杆的作用就是传递方向机的横向拉力,结构纤细,因此遇到较大的挤压力或者撞击力时,很容易弯曲;

2.下摆臂与转向节结合的“关节”位置。由于该位置既要左右摆动(转向时),又要上下运动(过不平路面时),基于灵活性需要,这个位置的零件都是精巧型,因此借巧劲很容易损坏掉,一如人的关节一样。该位置断裂时,既有可能是转向节断裂,也可能是下摆臂断裂,还可能是下摆臂球头脱落。

因此,断轴训练的要诀就是弄断上述两个脆弱位置。

断得最漂亮的还得数“纯断轴”——即看不出外伤的断轴。断轴训练正式开始。先上车,按照下面的要点操作,你就能成为一个“纯断轴”的高手了。

怎么做到在看不出车辆外伤的情况下让车断轴?比如下面这个事故,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要做到车身外观无损伤而断轴,“窍门”就是只撞轮胎—特别是以挤压的方式让轮胎侧面接触路肩一类的障碍物,靠巧劲非常容易造成看不见外伤的“纯断轴”。

所以,上面的那张“纯断轴”图中的车辆事故过程其实是这样:

上述挤压或者带有较小夹角撞击路肩的断轴“训练”中,车速并不需要多快,只要车辆在移动,就可以比较轻松的达到断轴的目的。其窍门是,并不是硬生生“撞断轴”,而是依靠挤压路肩的时候导致这一侧的转向拉杆弯曲,从而使得这侧的车轮以外八字方式行驶,最终将这一侧的“轴”拖断。

当然,用一侧轮胎去撞护栏墩子,也是一个可以“速成断轴高手”的方式。但由于车辆速度、墩子形状和撞击角度等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证每次撞墩子都能撞断轴,而且还往往会带着轮胎爆胎、钢圈变形等外伤。

上面这种车祸非常常见。当司机意识到车辆一侧轮胎撞击到了路肩或者护栏底座时,会下意识的朝另一侧打方向,试图避开路肩/护栏基座。但如果打方向时车轮已经与路肩/护栏基座接触,那么打方向的这一下正好借势给了车轮一个很大的挤压力,这一瞬间的力足以让转向拉杆弯曲甚至断裂。当司机试图回正方向时,靠近路肩那一侧的车轮已经歪了,车辆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前进一小段路,就足以拉断转向节和下摆臂,进而拉脱半轴,而此时可能连轮胎都不会爆,车辆外观看不出明显损伤。

因SUV底盘高、接近角和离去角大,四个车轮更接近于布置在车身的四个角上,所以在事故中被撞到轮胎的几率也大于普通轿车。因而SUV在发生交通事故中,出现断轴的几率可能高于轿车。

明白了“断轴训练营”的操作要领之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地避免在日常驾驶中遇到断轴事故了。

总结一下,在下列几种情况最容易遭遇断轴事故:

1)转弯。转弯时转弯不足或者转弯速度过快,外侧轮胎可能会撞到路沿;如果方向回正过晚,内侧可能会撞到护栏。常见于新手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驾驶员。

2)遇到坑洼或者低矮障碍物。比如在路上忽然遇到一个大坑,如果车速较快,在进坑时猛踩刹车,此时给悬挂的正面冲击力是非常大的。还有就是停车场入口、小区门口的限宽墩、低矮栏杆等,一旦没看到,撞上就容易造成断轴。

3)交通事故中撞击一侧的轮胎,也比较容易造成断轴。

在无外力冲击的情况下出现断轴的话,有以下可能:

1)疲劳断裂。疲劳断裂一般伴随者陈旧性伤痕,即断轴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逐渐断裂的。断口有比较明显的新旧区分痕迹。造成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底盘零件曾在事故中损坏,维修不彻底而留下的后遗症,即产生裂纹或裂缝的零件没有更换造成的。一般来说,先天性疲劳断裂的几率极低。先天性疲劳断裂意味者设计时的受力分析错误,这种情况在汽车设计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2)零件缺陷。如果零件刚好存在类似于缩孔、砂眼一类的制造缺陷,那么有可能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断裂。这类问题理论上是存在的。但铸造件都有抽检制度,造成大批量质量事故的概率极低。

无外力出现断轴的断口大多呈现脆性断裂的形貌。因此判断零件的断裂情况是受外力冲击还是应力或疲劳断裂,通过对零件的断口分析以及零件的变形情况就能轻松判断出来。

有人会问:能不都能造出一个永远不断轴的车?答案是能。比如能撞碎石头、撞断路肩、撞扁护栏座、夹碎大墩子的车,因为如果车不坏,那被撞的东西就得坏。

还有人问:有无可能车也不断轴、石头也不会被撞断呢?轴也够硬,石头也够硬,就能。不过坐车里面的人会断。

#劫机事件#
收藏 收藏
相关指南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