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浪费:保养太过“勤快”
赵小姐是个车盲,她经常会收到经销商发送的保养信息,新车才开了8000公里,赵小姐的机油已换过三次,机滤也换了三次,保养间隔里程3000公里都不到。
提醒:汽车保养周期是指汽车保养的间隔里程或时间。保养频率高不是什么坏事,能更有效地保障车辆的各项性能,但过于频繁也没必要。科学地确定各类保养作业的间隔里程,能使汽车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还节省保养费用和修理费用。
第二种浪费:追求高标号汽油
以为汽油标号越高越好的张先生,因爱护新车,两年来一直给爱车加97号汽油。
提醒:一般车主都知道如果高档轿车长期使用低标号汽油,除了会产生爆震外,还会产生诸如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发动机内部零件损坏等问题,严重缩短发动机的寿命。因此,不少车主宁好勿滥,喜欢使用高标油。事实上,汽车标号并非越高越好,即使是高档车也不等于必须加高标油。
第三种浪费:轮胎要进口的
有些人买轮胎特别喜欢强调“进口”,玩车的陈先生就是这样。但几次经历后陈先生发现,国外推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用户来说并不适用。有一次,他新换的轮胎只跑了一次山路,胎侧就起了包。
提醒:国外平整的路面与国内的路况有着较大区别,适合国外路况的轮胎,在国内的道路上不一定有上佳表现,特别是胎侧的耐冲击力方面显然有些水土不服。
一些国外品牌的轮胎在国内合资生产后,都根据国内道路状况在轮胎侧面增加了一层帘子布,从而大大增强了胎侧的抗冲击力,合资生产的轮胎从性能上讲完全能够替代进口货,而且价格更实惠。
第四种浪费:机油太多
车主小王的新车刚过5000公里的首保,学会看机油标尺的小王五一时跑了2000公里的高速,害怕机油会不够,就将一位朋友送的一瓶机油添加了进去。谁知没多久,他的新车开始烧机油。
提醒:这是因为小王的新车里机油太多了。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还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机油故障。应将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为好。
有备无患 车辆远行前后保养的注意事项
驾驶自己的爱车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好好放松下疲惫的身体,这是很多人喜欢的出游方式,不过在惬意的出行前,我们还是要提前把车辆做个全面的检查,做到有备无患。 出行之前检查事项 汽油机油水,刹车喇叭灯 在启动车子之前,1:首先检查机油是否在油尺刻度的中上限,而且还要注意的是发动机底部是否有漏油的痕迹、2:检查水箱中的水是否加满、3:刹车油的油面是否在油罐的中高位置,正常状态下刹车油色是清澈的,如果发黑此时应该及时换新的。4:轮胎以及备胎的气压是否正常,另外轮胎的磨损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磨损程度过高,在高速行驶时很容易爆胎。5:随车工具,千斤顶和扳手。 出行途中注意事项 切忌空挡滑行与长时间制动 在下长坡时一定不能空挡滑行,关于空挡滑行的危害我们不必过多介绍,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如果长时间处于下坡路段,驾驶员在控制车速时若频繁使用制动踏板,轻者使制动效能降低,重者则使制动失灵,正确的做法是:挂上所需车速的档位,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控制车速,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频繁踩制动。 安全涉水 如果旅途中遭遇需要涉水的路况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水面是否超出车辆的通行能力,对于大多数轿车来说,当水深超过汽车轮胎高度一半时,就不宜冒险涉水。如果必须通过,则必须以低档(1档)匀速行驶,驾驶中要保持发动机有足够的动力,避免中途停车、换挡或急打方向盘。驶出水面时,低速行驶一段时间,并轻踏几次制动踏板,让制动蹄片与制动鼓发生摩擦,使附着的水分受热蒸发,待制动效能恢复后,再转入正常行驶。 出行之后注意事项 检查方向系统与刹车 当我们长距离的行驶后,受路面或当地气候条件等影响,往往会使方向拉杆和轴承上的防尘附件受到损伤,导致方向系统不灵活或自动回位不够好,所以我们要做下检查。 检查油路 远距离出行,各地加油站的油品质量参差不齐,如果遇到汽油品质的相关问题,比如汽油中胶质含量过多、标号不够等,就会造成加油后加速不良、油耗上升、尾气不合格等现象,很容易使三元催化器失效,因此遇到上述状况时,就要对油路、油箱和喷油器进行清洗。 检查胎压与磨损 当我们长距离归来后,一定还要测定下轮胎的气压与磨损程度,如果某胎的胎压偏小,我们应该细心的留意下是否轮胎有破损的地方,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修补还是换胎,如果自驾的距离过长或路况复杂最好做一次四轮定位。
以上是汽车保养要适度 车辆远行前后保养的注意事项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维修处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