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油耗莫名上升、发动机突然点不着火、雨刮刮洗效果不理想……这些虽然都是小毛病,可也的确让人闹心。其实很多小毛病是可以通过平日保养来避免的。
小毛病一 发动机点不着火
发动机的启动是靠电瓶的电流推动火花塞点火完成的,造成发动机点不着火很可能是由于电瓶生锈或者电瓶滴漏所造成。下雨天发动机火花塞受潮也会引起点不着火。每一两个月要查看电瓶内的电瓶液是否充足。观察时如果液面位于上下两条刻线之间则认为合适。
此外,也应该检查各槽的液面差。如果液面不足,可以拧下蓄电池上面的盖子,倒入蒸馏水补足液面。随后还要检查蓄电池的接线端子,使用铁刷子刷除接线端子上的积污。如果接线卡箍严重污损,可以用砂纸顺着内壁擦动,磨掉污物。如果是火花塞受潮,可将其拿出,用打火机进行烘烤,以便尽快地使其上面的水分蒸发。
小毛病二 油耗莫名增加
油耗增加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又容易被车主忽略的是对轮胎气压的检查。轮胎胎压不足不仅会导致行驶阻力增加,造成油耗上升,还会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在开车时,多留意一下各个车胎是否有气,并定期检查轮胎气压。当然切记不要忘记备胎的检查,以免急需更换轮胎时,才发现备胎已经没气了。
气温高时胎压会比平时高一些,因此在冷天测量胎压比较准确。轮胎每行驶一万公里要互换位置,避免前后磨损程度相差太大。
小毛病三 发动机性能下降
这很可能是由于长时间未更换机油、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和汽油滤清器造成了油料燃烧不充分、发动机积炭增多等问题引起的。机油、机油滤清器,每行驶约五千公里就要更换一次,而空气滤清器和汽油滤清器每行驶一万公里时需要进行更换,否则空气、燃油和机油中的杂质会造成零件磨损和堵塞油路,从而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
如何定期给爱车做保养 汽车保养常识
买车之后,定期给爱车做例行保养是车主们的“必修课”。然而,由于汽修市场良莠不齐,一些“黑汽修”瞅准了车主普遍缺乏汽车养护知识的弱点,在顾客保养车辆时增加不必要的项目,或缩短配件更换里程,以牟取利润;而多数车主由于不了解真实情况,被骗了都不知道。
日前,一位从事汽车维修业多年的人士“跳出来”,自曝汽车保养时一些惯用的“忽悠”伎俩。
保养之换三滤
我们通常把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合称为三滤。很多车都是每5000公里左右做一次保养,有些修理厂每次保养时都会建议换三滤,这样可以有更多的利润可图。更有些修理厂,总会偷工减料地最多只给换两个,空滤给省了是经常的事,有时汽滤也被省略。
实际上,汽车厂家多要求5000公里换一次,但这也要视车子的使用和保养情况而定。如果车常年在小加油站加油,跑乡村土路、在山间丘陵长途行驶,2000公里就应该换一次。如果车况保养良好,城市里开车的话1-2万公里换一次即可。一般来说,三滤每15000-20000公里换一次,也就是说,保养时隔一次换一次就足够了。
保养之三洗
当车不容易着火的时候,可能节气门脏了,修理厂会建议你做个“三洗”。现在街边不少小修理店打着“专业免拆清洗”的广告。先用“专业免拆清洗液”清洗进气道,俗称“打吊瓶”,然后是清洗节气门,化油器清洗剂喷上去,油黑的泥垢擦下来,看得见摸得着,工夫没白费,工时费掏100元。
三洗过后,毛病果然消失了,其实只要洗了节气门,问题就已经可以解决大半了。而且真正有效果的清洗进气道是全拆下来,像清洗抽油烟机一样的洗才行,但是维修工人做起来却很麻烦,他们认为费事还不赚钱。
保养之换火花塞
这里介绍一个可以省钱的办法:自己去买一个火花塞,几十元钱而已,贵的也不过上百元,再找一个中型店铺,花一二十元就可以亲眼看着给装上。
这样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修理厂把从别人车上拆下来的半新的火花塞再给你的车装上。
保养之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不懂车的人对于车的“心脏脖”是很害怕的,要是汽车呼呼地冒蓝烟,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送到修理厂,人家说发动机得大修,我们就得乖乖地把车交给他们。但他们做的,也许只是处理一下气门油封老化,活塞环磨损、卡死等小毛病就可以解决了。
如果在城市中正常行驶,发动机大修要等到10万~15万公里以后,感到车走起来没劲儿、提不起速度来时再说吧。
保养之换机油
修理厂也有省钱的办法,换机油就是一个机会。
一般捷达车大约需要机油4.5升,富康至少需要3.2升,奥拓则需要3升左右。标准是将机油加注到油尺弯区上限。但即使你亲眼看见维修工将机油加到了这个位置,也并不一定眼见为实。因为,就像变魔术一样,他让你看到的、让你相信的一定是已经有备在先的,他的准备工作是在放掉旧机油的时候。
比如捷达,他们通常只放掉4升机油,这样在注入新机油的时候,就可以省下半升了,谁让我们没有将剩下的机油带走的习惯呢。
对于汽车的其他毛病,修理厂的诊断就更虚实难辨了,除非我们活到老学到老,不然没法对付得了。
以上是爱车日常保养不忽略 汽车保养常识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维修处理相关内容,请关注智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