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节温器,在卡友圈里算得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东西虽小,却手握重权,掌管着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命脉,大小循环可是“它说了算”。
从机械泵时代过来的卡友们对于节温器是再熟悉不过了,一个装在出水口的小东西竟然能让整机报废。在机械泵时代,很多发动机没有过热保护,一旦节温器出现故障导致发动机冷却系统不能进行大循环,冷却液不能经过散热器进行降温而只在机体内进行循环,而这个时候如果还需要发动机进行持续大负荷运转的话就会比较尴尬了。要么立马停车进行检修,要么硬着头皮碰运气挺过这段路再停车。很多卡友都会选择后者,如果我作为一个卡车司机我也有很大几率会选择后者,不过发动机这个时候可不是那么好说话,很多时候硬着头皮去碰运气的结果就是发动机拉缸。(发动机心里一万句那啥飘过,热得受不了了,老子不干了!)
那么这么重要的一个小物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贴张图,画一些标识来装摸做样的讲一堆专业名词实在是没有必要,听着高大上没什么卵用,通俗易懂接地气才是真。
节温器这哥们是个受热就膨胀的主,它的内腔填充了石蜡,随着它周围的冷却液温度逐渐升高,石蜡由固态转变为液态,体积膨胀,将推杆顶出,通向散热器的阀门也随之打开,从发动机冷却水道出来并且吸收了缸体缸盖的热量的冷却液通过此阀门到达散热器进行短暂的“冷静思考”后再被由水泵抽到缸体缸盖的冷却水道中。
是小循环,冷却液不经过散热器
是大循环,部分或者全部冷却液经过散热器进行散热
节温器一般装在出水管处(图中圈示部分)
节温器一般布置在缸盖上水道的出水口处,也有布置在散热器的出水管路中的。大多数节温器都布置在缸盖的出水管路中,这种布置方式结构简单并且容易排除冷却系统中的水泡,成本较低。但是这种布置方式容易让节温器产生振荡现象,即节温器在短时间内反复开启和关闭,这种情况一般在刚启动暖机的时候出现,此时冷却液温度快速大幅升高,但是机体各处的冷却液温度还不稳定,因此会致使节温器短时间内时开时关,等到发动机水温达到正常范围并且稳定之后振荡现象消失。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还是蜡式节温器,当然还有控制精度很高的热电偶式,不过其成本是让大多数厂家和用户接受不了的,还是留给追求极限的性能车吧。电控时代,节温器当然也可以由电控系统来控制,感知温度还是交给专业的“试水师”水温传感器吧,节温器负责执行就好。只不过目前国产卡车用的柴油机上还没有使用电子节温器,但肯定指日可待。
节温器自出生起就是石蜡式的,它和内燃机一样年轻。近些年来对于温控原件的改进让节温器的控制精度以及开启响应特性和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匹配程度要提高了不少,但是仍然是用石蜡作为膨胀剂。
东西虽小,却能定老伙计的生死,电控时代虽有多重枷锁对老伙计进行过热保护,但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既然离不开它那就善待它,千万不可拆除,更加不可对“病入膏肓”它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