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首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资讯
论坛
百科
问答
维修
服务
品牌
改装
首页
问答
全部分类
问答
精选
待解决
问
铂电阻温度计测量电路有哪几种
永远追求
一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应满足以下条件: w (29.764 6℃)≥1.118 07 (5) w (29.764 6℃)为温度计在镓熔点时的电阻值rga与rtp之比,w (29.764 6℃)=rga/rtp. 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可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之一: w (29.764 6℃)≥1.118 07 w (100℃)≥1.392 54 (6) w (100℃)为温度计在100℃时电阻值r(100℃)与rtp之比, w (100℃)=r (100℃)/rtp. 根据导体电阻随温度而变化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最常用的电阻温度计都采用金属丝绕制成的感温元件,主要有铂电阻温度计和铜电阻温度计,在低温下还有碳、锗和铑铁电阻温度计。精密的铂电阻温度计[1]是目前最精确的温度计,温度覆盖范围约为14~903k,其误差可低到万分之一摄氏度,它是能复现国际实用温标的基准温度计。我国还用一等和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来传递温标,用它作标准来检定水银温度计和其他类型的温度计。分为金属电阻温度计和半导体电阻温度计,都是根据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这一特性制成的。金属温度计主要有用铂、金、铜、镍等纯金属的及铑铁、磷青铜合金的;半导体温度计主要用碳、锗等。电阻温度计使用方便可靠,已广泛应用。它的测量范围为-260℃至600℃左右。 电阻温度计 利用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性质而制成的测温装置。通常是把纯铂细丝绕在云母或陶瓷架上,防止铂丝在冷却收缩时产生过度的应变。在某些特殊情况里,可将金属丝绕在待测温度的物质上,或装入被测物质中。在测极低温的范围时,亦可将碳质小电阻或渗有砷的锗晶体,封入充满氦气的管中。将铂丝线圈接入惠斯通电桥的一条臂,另一条臂用一可变电阻与两个假负载电阻,来抵偿测量线圈的导线的温度效应。电阻将按下列公式随温度发生变化: r=r0(1+aθ) 式中r是θ℃的电阻,r0是0℃时的电阻,a是常数。比较精确的式子是: r=r0(l+aθ+bθ2) 式中b是第二个常数。电阻温度计在-260℃~+1200℃范围内,可作极精确的测定。它适用范围广,远远超出水银温度计。可作测温的标准。 电阻温度计的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 pt385 -190℃ ~ 790℃ (-310 ~ 1454℉) pt3916 -190℃ ~ 615℃ (-310 ~ 1139℉) pt3926 -190℃ ~ 615℃ (-310 ~ 1139℉) 分辨率 0.1℃ / 0.1℉ / 0.1k 误差值 ±(0.05%rdg+0.5℃) ±(0.05%rdg+0.9℃) 温度系数 每1℃的变化少于0.1倍的额定规格值 取样率 1次/秒 操作/储存环境条件 0oc ~ 40oc< 80% rh -10oc ~ 60oc<(低于70%之相对湿度) 电源供应 6颗 aaa规格电池 电池寿命 约 300 小时 (不包括背灯、蜂鸣器) 尺寸 152(长)×72(宽)×37(高)mm 重量 约 300g
2023-11-11
2条回答
问
并联型充放电控制器的电路原理
果丹皮
讲述光伏发电系统充放电控制器工作原理,篇幅所限,这里只能简述。 充电控制器原理:当有光照太阳能电池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给蓄电池充电;当光照减弱太阳能电池电压低于蓄电池电压时,充电控制器待机。 放电控制器原理:当检测到交流市电停电(或者人工切换到放电状态),电源切换继电器动作并启动逆变器工作,对外输出逆变电压;当检测到交流市电来电电(或者人工切换到充电状态),电源切换继电器动作并停止逆变器工作,进入充电状态。保护电路原理:当检测到蓄电池充满,停止充电;当检测到蓄电池到放电终止电压,停止放电。
2023-10-29
2条回答
问
设想一个检测压力传感器电阻变化的电路
匿名
将电阻量转换成电压量来测量,把压力传感器串联一个己知阻值的电阻到地,然后在压力传感器上一个接点接线引出就可以了,这样电阻的变化就成了电压的变化量了。如果变化量太小,那就要外加运放电路了,可以用LM324轻松实现,成本还很低。
2023-10-27
2条回答
问
电力机车主电路中主要电气设备有哪些
2023-10-21
0条回答
问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电路图等解释
匿名用户
变频器工作原理 直流->振荡电路->变压器(隔离、变压)->交流输出 方波信号发生器使直流以50Hz的频率突变,用正弦和准正弦的振荡器,波形类似于长城的垛口,一上一下的方波,突变量约为5V;再经过信号放大器使突变量扩大至12V左右;经变压器升压至220V输出 怎样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有三种方法: 1、用直流电源带动直流电动机----机械传动到交流发电机发出交流电;这是一种最古老的方法,但现在仍有人在用,特点是成本低,易维护。目前在大功率转换中还在使用。 2、用振荡器(就是目前市场上的逆变器);这是比较先进的方法,成本高,多用于小功率变换; 3、机械振子变换器,其原理就是让直流电流断断续续,通过变压器后就能在变压器的次级输出交流电,这是一种比较老的方法,目前基本上已被淘汰。 现在日本发现一种有机物可以转换 2交流电是指电压或电流的幅值在0值附近震荡,也就是有正有负,方向会发生变化,而并不一定是正弦的。 直流电也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的幅值也是可以变化的,但不会改变方向。也就是说恒为正或恒为负。 在逆变器中不能单独应用可控硅,它仅仅是起一个开关作用,必须要由振荡电路来控制可控硅的开/关状态,得到方波形的交流电,再经变压、滤波,得到较纯的正弦波交流电。 UPS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不间断电源系统)利用逆变电路,即用直流电驱动一个振荡器,产生交流振荡,一般得到的是方波。如果经过滤波电路去除50Hz的谐波,就能得到比较纯的50Hz交流电。 变频器1 1.1变频技术的概念 1.常用的调速方法 变极调速、定子调压调速、转差离合器调速 2.变频技术的概念 把直流电逆变成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或是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逆变成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或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再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等技术的总称。特点:电能不变,只有频率变。 3.变频技术的发展 应交流电机无级调速的需要而诞生的。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电气传动技术面临着一场革命,即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取代模拟控制技术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电机变频调速技术是当今节电、改善工艺流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环境、失去技术进步的一种主要手段。变频调速以其优异的调速起动、制动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节电效果,得到广泛应用。 变频调速技术是强弱电混合、机电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既要处理巨大电能的转换(整流、逆变),又要处理信息的收集、交换和传输,因此它的共性技术必定分成功率和控制两大部分。前者要解决与高电压大电流有关的技术问题,后者要解决控制模块的硬、软件开发问题 4.变频调速的主要发展方向 (1)实现高水平的控制 (2)开发清洁电能的变流器 (3)缩小装置的尺寸 (4)高速度的数字控制 (5)模拟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 1.2变频技术的类型及用途 1.变频技术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交-直变频技术(即整流技术) 通过整流元件实现功率转换 。 (2)直-直变频技术(即斩波技术) 通过改变电力电子器件的通断时间即改变脉冲频率或宽度,从而达到调节直流平均电压的目的 (3)直-交变频技术(即逆变技术) 利用功率开关将直流电变成不同频率的交流电。 (4)交-交变频技术(即移相技术) 通过控制电力电子器件的导通与关断时间,实现交流无触点的开关、调压、调光、调速等的目的 2.变频技术的主要用途 (1)标准50HZ电源 对频率、电压波形和幅值及电网干扰等有较高要求的。 (2)不间断电源(UPS) 停电时,将蓄电池的直流电逆变成50HZ的交流电,对设备临时供电。 (3)中频装置 广泛应用于金属熔炼、感应加热及机械零件的淬火。 (4)变频调速 产生频率、电压可调的电源。 (5)节能降耗 1.3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简介 1)晶闸管(SCR) 没有自关断能力,逆变时需要另设换流电路,造成电路结构复杂,增加变频器成本。但由于元件容量大,在1000KVA以上的大容量变频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 可通过门极信号控制导通和关断。它是利用门极反向电流而获得自关断能力,属于全控器件,无需换流电路。已经逐步取代SCR。 3)电力晶体管(GTR) 是一种高反压晶体管,具有自关断能力,并有开关时间短、饱和压降低和安全工作区宽等优点。它被广泛用于交直流电机调速、中频电源等电力变流装置中。主要用作开关,工作于高电压大电流的场合,一般为模块化。 4)功率场效应管(MOSFET) 根据门极电压的电场效应进行导通与关断的单极晶体管。具有自关断能力强、驱动功率小、工作速度高、无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区宽等。用于小容量变频器中。 3)电力晶体管(GTR) 主要特点: 输出电压 可以采用脉宽调制方式 载波频率 较低(开关时间较长)1.2-1.5KHZ 电流波形 高次谐波成分较大,噪声大。 输出转矩 与工频运行时相比,略有下降 5)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集GTR和P-MOSFET的优点于一身,具有输入阻抗高、开关速度快、驱动电路简单、通态电压低、能承受高电压大电流等优点。目前中小容量变频器新产品中都采用它。适于高压的为HV-IGBT。 6)智能功率模块(IPM) 是一种将功率开关器件及其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等集成在同一封装内的集成模块。目前采用较多的是IGBT作为大功率开关器件的模块,器件模块内集成了电流传感器,可以检测过电流及短路电流。具有过电流保护、过载保护以及驱动电流电压不足时的保护功能。 7)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 是一种中压、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它是将门极驱动电路与门极换流晶闸管GCT集成于一体,集GTO和IGBT的优点于一身。 2.1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 主要由主电路(包括整流器、中间直流环节、逆变器)和控制电路组成。 整流器 将三相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中间直流环节 中间直流储能环节,在它和电动机之间进行无功功率的交换。 控制电路 常由运算电路、检测电路、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主要任务是完成对逆变器的开关控制、对整流器的电压控制以及完成各种保护功能等,其控制方法可以采用模拟控制或数字控制。目前许多变频器已经采用微机来进行全数字控制,采用尽可能简单的硬件电路,靠软件来完成各种功能。 1.主控电路 2.控制电源、采样及驱动电路 3.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 2.1.1 变频器的主控电路 (1)基本任务 1)接受各种信号 2)进行基本运算 3)输出计算结果 (2)其他任务 1)实现各项控制功能 2)实现各项保护功能 2.1.2 变频器的控制电源、采样及驱动电路 (1)控制电源 提供稳压电源 1)主控电路 0~+5V 2)外控电路 (2)采样电路 1)提供控制用数据 2)提供保护采样 (3) 驱动电路 .1.3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 1.整流电路 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应用最多的是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分为不可控整流和可控整流电路。 2.逆变电路 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应用最多的也是三相桥式逆变电路。 2.2 变频器的分类 的调制方式分 (1)PAM(脉幅调制) 在整流电路部分对输出电压幅值进行控制,而在逆变电路部分对输出频率进行控制的控制方式。 (2)PWM(脉宽调制) 保持整流得到的直流电压大小不变的条件下,在改变输出频率的同时,通过改变输出脉冲的宽度,来达到改变等效输出电压的一种方式。 1.按电压 (2)按工作原理分 V/F控制 对变频器的频率和电压同时进行调节 转差频率控制 为V/F控制的改进方式 矢量控制 将交流电机的定子电流分解成磁场分量电流和转矩分量电流并分别加以控制的方式 直接转矩控制 把转矩作为控制量,直接控制转矩,是继矢量控制变频调速技术之后的一种新型的交流变频调速技术。 (3)按用途分 通用变频器 能与普通的笼式电动机配套使用,能适应各种不同性质的负载并具有多种可供选择功能 高性能专用变频器 对控制要求较高的系统(电梯、风机水泵等),大多采用矢量控制方式 高频变频器 高速电动机配套使用 (4)按变换环节分 交-交变频器 把频率固定的交流电直接变换成频率和电压连续可调的交流电。无中间环节,效率高,但连续可调的频率范围窄。 交-直-交变频器 先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把交流电通过电力电子器件逆变成直流电。优势明显,目前广泛采用的方式 (5)按直流环节的储能方式分 电流型 中间环节采用大电感作为储能环节,无功功率将由该电感来缓冲。再生电能直接回馈到电网。 电压型 中间环节采用大电容作为储能环节,负载的无功功率将由它来缓冲。无功能量很难回馈到交流电网。 2.3变频器的额定值与频率指标 1、输入侧的额定值 主要是电压和相数 小容量有 380V/50HZ,三相,用于国内设备; 230V/50HZ或60HZ,三相,主要用于进口设备; (200-230V)/50HZ,主要用于家用电器。 2、输出侧的额定值 (1)输出电压最大值UN (2)输出电流最大值IN 长时间通过 (3)输出容量SN= UNIN (4)配用电动机容量PN=SNηMcosφ (5)超载能力 是指输出电流额定值的允许范围和时间。大多数变频器规定为150%IN、60S,180%IN、0.5S 3、频率指标 (1)频率范围 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最低0.1~1HZ,最高为120~650HZ (2)频率精度 指变频器输出频率的准确程度。 (3)频率分辨率 指输出频率的最小改变量。 2.4 变频器的主电路 变频器的主电路主要由整流电路、中间直流电路和逆变器三部分组成 交-直部分 (1)整流电路 由VD1~VD6组成三相不可控整桥。 (2)滤波电容CF 除滤波外,还有在整流电路与逆变电路之间去耦作用,以消除相互干扰。 (3)限流电阻RL与开关SL 限制CF的充电电流,正常时通过开关短接电阻。 直-交部分 (1)逆变管 VT1~VT6组成逆变桥,是变频器实现变频的环节,是核心部分。 (2)续流二极管VD7~VD12 作用: 电动机为感性负载,无功分量返回直流电源提供“通道”。(频率下降时,再生制动状态) (3)缓冲电路 由C01~C06,R01~R06及VD01~VD06构成。 R01~R06是限制逆变管在接通瞬间C01~C06的放电电流。而VD01~VD06使得逆变管在判断过程中R01~R06不起作用。 制动电阻和制动单元 制动电阻RB 把再生到直流电路的能量消耗掉 制动单元VTB 控制流经RB的放电电流IB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为 可见,在转差率S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调节电动机定子电源频率时,电动机的转速大致随之成正比变化。若均匀改变电动机电源的频率f,则可以平滑地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的过程称为逆变,完成逆变功能的装置叫逆变器,它是变频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补充:逆变器件的工作条件 1.能承受足够大的电压和电流 电压 U线=380V,三相全波整流后UL=513V,UM=537V。考虑到电感及负载动能反馈能量的效应,开关器件的耐压应在1000V以上。 电流 当PN=150KW时,IN=250A,IM=353A,考虑过载能力,要求开关器件允许承受的电流应大于700A。 2.允许频繁地接通和断开 逆变过程实际上是若干个开关器件长时间地反复交替导通和关断的过程,这是有触点开关器件无法做到的,必须依赖无触点开关(即半导体开关器件),而无触点开关要做到承受足够大的电压和电流并非易事。因此,变频器的出现比异步电动机晚了长达百年之久。 3.接通和关断的控制必须十分方便 最基本的控制如频率的上升和下降、改变频率的同时还要改变电压等。 半导体开关器件详见课件第一讲或教材P6-9 2.5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 对异步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时对主磁通的要求 希望主磁通保持额定值不变 太弱 铁心利用不充分,同样定子电流下电磁转矩小,电动机负载能力下降。 太强 则处于过励磁状态,为防电机过热,负载能力也下降。 1.基频以下的恒磁通变频调速 E1=4.44f1N1Φm 要求降低供电频率的同时降低感应电动势,保持E1/f1=C。而E1难于直接测量和直接控制,当E1和f1较高时,可忽略漏抗,让定子相电压U1和频率f1的比值保持常数.即为V/F控制方式。 当频率较低时,V/F控制需要人为提高定子电压以补偿定子电压降的影响。 2.基频以上的弱磁变频调速 频率由额定值向上增大,但电压U1受额定电压U1N的限制不能再升高,只能保持U1=U1N不变。使主磁通随着f1的上升而减小,相当于直流电动机弱磁调速的情况属于近似的恒功率调速方式。 3.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 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同时改变其定子电压和频率,即必须通过变频装置获得电压和频率均可调节的供电电源,实现VVVF调速控制。( 即V/F控制) VVVF( 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ency) 2.6 脉宽调制技术 1.概念 对逆变电路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而宽度不等的脉冲,其脉冲宽度随正弦规律变化。 2.相控交-直-交型变频电路 为使输出电压和输出频率都得到控制,变频器通常由一个可控整流电路和一个逆变电路组成,控制整流电路以改变输出电压,控制逆变电路来改变输出频率。 3. PWM交-直-交型变频电路的组成及电路特点 (1)输出接近正弦波。(2)整流电路采用二极管,cosφ≈1。(3)电路简单。(4)控制输出脉宽来改变输出电压,加快变频过程的动态响应。 4.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采样控制理论的结论 冲量(窄脉冲的面积)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其效果基本相同。 如图1-38PWM波形和正弦半波是等效的。这种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也称为SPWM波形(正弦脉宽)。 调制方法 把所希望的波形作为调制信号,把接受调制的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对载波的调制得到所期望的PWM波形。 载波UC 采用等腰三角波,因为它的上下宽度与高度呈线性关系且左右对称,当它与任何一个平缓变化的调制信号波相交时,如果在交点时刻控制电路中开关器件的通断,就可以得到宽度正比于信号波幅值的脉冲,这正好符合PWM控制要求 调制波Ur 为正弦波 经正弦调制后的脉冲系列中,各脉冲的上升沿与下降沿是由正弦波和三角波的交点来决定的。 5.电压型单相桥式逆变电路 负半周VT2通 VT3交替通断 输出为-Ud或0 (1)单极性PWM控制方式 PWM波形只在一个方向变化的控制方式。输出有三种电平(0,± Ud) (2)双极性PWM控制方式 三角波在每个半周其内,都是在正负两个方向变化。PWM波形也是在两个方向变化。输出只有两种电平。(± Ud) Ur>UC时开关通 Ur<UC时开关断 (3)三相逆变电路 6.PWM型逆变电路的控制方式 (1)载波比 载波频率fc与调制信号频率fr之比。N=fc/fr (2)异步调制 载波信号与调制信号不保持同步关系的调制方式。当调制信号频率变化时,通常保持载波频率固定不变,因此N是变化的。特点:输出脉冲的个数不固定,脉冲相位也不固定,正负半周期的脉冲不对称。 在异步调制方式中,希望尽量提高载波频率,以使在调制信号频率较高时仍能保持较大的载波比,改善输出特性。 (3)同步调制 N=C 在变频时使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保持同步的调制方式。在三相PWM逆变电路中,通常公用一个三角载波信号,取N为3的整数倍且为奇数。
2023-10-21
1条回答
问
反向制动控制电路中,串电阻二级启动是什么意思?
匿名用户
不是启动电阻,是反接制动电阻.为了减小冲击电流的,在电机主电路中串接一定的电阻以限制反接制动电流.
2023-10-21
1条回答
问
在数字电路中,晶体管的作用是什么?
2023-10-20
0条回答
问
有分电器电子点火系与无分电器电子点火系各自的优缺点?
SOSO用户
摩托车用点火系统及点火控制一. 点火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点火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依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适时的向发动机提供强烈的高压火花。点火系统的功能体现在点火的时机和产生点火火花的强度。要实现摩托车上的12V低压直流电转化为可以产生足够强度火花的高压电,只有采用变压器通过次级线圈和初级线圈的较大比值来产生高压电。点火系统一般由控制初级线圈通断的开关、产生高压电的点火线圈和将高压电变成点火火花的火花塞构成。系统的蓄电池提供12V的电源,通过断电开关接通和切断初级线圈中的电流,这样在次级线圈中就会产生高达上万伏的高压电。当断电开关闭合时初级线圈中有电流通过并且电流值随着闭合时间的增长而不断的提高,当开关突然打开时由于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便产生足够的电压并将该电压加到火花塞上使其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 二. 点火系统基本参数 1. 闭合角。点火系统中初级线圈电流的大小决定了点火系统的能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发动机性能的发挥。初级电流的大小是由初级线圈的接通时间决定的,因此初级电路的接通时间便成为点火控制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当初级线圈接通时间越长线圈电流越大开关断开时在次级线圈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高,点火的能量也就越强混合气越容易点燃;但电流过大会造成点火线圈过热和电源负荷的增加。因此,科学的控制初级线圈电路的接通时间成为点火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在传统触点控制点火系统中,初级点火线圈电路中的开关为分电器机械触点,初级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是通过触点闭合时间对应的分电器轴转角即闭合角来控制的,因此通常用闭合角来表示初级线圈电路的接通时间。为了使发动机在每一工况下点火系统都能产生一定强度的高压火花,要求初级线圈在开关断开是的电流具有稳定的值。而决定初级线圈中电流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线圈通电时间和发动机系统电压。因此要求初级线圈电路接通时间能随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当电源电压降低是增加通电时间;当电源电压升高时能够缩短通电时间。对于闭合角控制来说,就是要求其值不但能够随着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要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在对应同样的时间,发动机转速越高,分电器转过的角度越大,闭合角也越大;反之则然。 2. 点火提前角。点火时刻是点火系统控制的最重要的要素,因为点火时刻决定了 高压点火产生的时刻与发动机工作过程之间的配合关系。为了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高其动力性、经济性及获得较低的排放污染,要求在发动机压缩行程进行到上止点前一定的曲轴转角处切断点火线圈初级线圈中的电流开始点火。这样对于理论意义上的点火时刻来说就是提前了一个曲轴转角,这个提前的角度就是点火提前脚。发动机工作中,对应不同的工况都有一个使其燃烧过程进行得最佳的点火时刻,这样的时刻用点火提前角表示即为最佳点火提前角。在正常情况下,发动机工作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关系密切。 三. 点火系统的种类与特点 由于发动机点火时刻和初级线圈电流的不同控制方法,产生了不同的点火系统。按点火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分为:传统机械触点点火系统、无触点点火系统、微机控制式电子点火系统和微机控制式无分电器电子点火系统。 1. 传统机械式触点点火系统:传统的点火系统其点火时刻和初级线圈电流的控制是由机械传动的断电器触点来完成的。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的分电器轴控制着断电器触点的张开、闭合的角度和时刻与发动机工作行程的关系。为了使点火提前角能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在分电器上装有离心式机械提前装置和真空式提前装置来感知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的变化。机械式点火系统最大的缺点是因为断电器与驱动凸轮之间机械联动因此闭合角不能变化,而闭合时间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触点闭合时间缩短,初级线圈电流减小点火能量降低;当发动机转速降低时闭合时间又过长,造成线圈中电流过大容易损坏。这是机械触点点火系统无法克服的缺点。 2.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为了避免机械触点点火系统触点容易烧蚀损坏的缺点,在晶体管技术广泛应用后产生了非接触式传感器作为控制信号,以大功率三极管为开关代替机械触点的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这种系统显著优点在于初级电路电流由晶体三极管进行接通和切断,因此电流值可以通过电路加以控制。不足之处在于这种系统中的点火时刻仍采用机械离心提前装置和真空提前装置,对发动机工况适应性差。 3. 微机控制式电子点火系统:为了提高点火系统的调整精度和各种工况的适应性,在电子点火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了微机控制。系统的特点是:不但没有分电器,而且在提前角的控制方面也没有离心提前装置和真空提前装置。从初级线圈电流的接通时间到点火时刻全部采用微机进行控制。其工作原理如下:微机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的大小,由此查阅存在内部存储器中的最佳控制参数,从而获得这一工况下的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最佳闭合角,通过控制三极管的通断时间实现控制目的。 四.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CDI点火器)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一般由曲轴传感器、电子点火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构成。出触点电子点火系统采用晶体管作为点火初级电路的电子开关,因此初级电流的控制比触点点火系统容易且控制精度较高。在机械式式触点点火系统中,触点的闭合时间与曲轴转角靠机械关系连接,也就是靠触点提供发动机曲轴转角信号;但在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中点火系统无机械触点,故需要曲轴位置传感器。测量曲轴转角的传感器一般有三种: 磁脉冲式、光电式、霍尔式。电子点火器的作用是控制点火线圈中初级电路电流的接通时间和断开时间。为此,它必须对来自曲轴位置传感器的脉冲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识别。由曲轴位置传感器的脉冲信号求出发动机的转速,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电子点火器一般由脉冲处理电路、初级线圈电流控制电路、稳压器和晶体管输出驱动电路四部分组成。①脉冲处理电路的作用是由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处理交变成标准脉冲。由于脉冲的频率决定与发动机的转速,故根据脉冲信号的频率与发动机的倍数关系可获得发动机的转速。②初级电路电流控制包括通电时间和断电时间的控制。通电时间决定了初级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从而决定了点火能量;初级线圈电路中电流断开时间也就是点火时刻,因此断开时刻的控制就是对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在一般的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中点火提前角是由点火器根据经验设计一个基本的角度,在发动机运行中再由分电器上的机械提前装置进行调整。③稳压电路的作用是对电源电压进行稳压,降低电源电压对点火线圈初级电路中电流的影响。因为在电路通电时间一定的情况下,电压的高低对初级电路电流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没有对初级电路通电时间进行电源修正的系统中稳压电路格外重要。④晶体管输出驱动电路是把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转换成直接接通和断开点火初级电路的执行器,因为在控制电路发出的控制信号的驱动能力往往很低,一般只能驱动一些小功率晶体管,对于象初级电路如此大地电流,只能通过大功率晶体管来驱动。 五. 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 为了提高摩托车的动力性,降低油耗,减少排放污染,要求点火系统不仅要提供较高的点火能量,而且在对点火时刻的控制方面有较高的精度及对发动机各种工况变化的自适应性。故在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电喷摩托车上,微机系统除了控制喷油量同时还控制点火系统。 1.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微机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提供的曲轴位置信号,判断出发动机的活塞位置并且根据信号频率计算出发动机的转速值,再通过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节气门传感器(或空气流量器)确定负荷的大小从而对发动机的运行工况作出比较精确的判断。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的大小微机从存储单元中查找出对应此工况地点火提前角和点火初级电路导通时间,由这些数据对电子点火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精确控制。另外微机系统还可以根据其它影响因素对这两个因素进行修正实现点火系统的智能控制。 2.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因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的工作影响较大,因此对点火提前角控制就成为点火系统控制的重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类实验都表明:发动机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与发动机转速及负荷有密切关系,并且发动机运行工况不同时,对其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污染物量有不同的控制标准,这也意味着发动机最佳点火提前角在不同的工况有不同的标准;在怠速时最佳点火提前角应保证在发动机运转平稳的前提下排放污染物控制在最低限度;在部分负荷工况下以经济性为主,最佳提前角应保证发动机的最低燃油消耗量;在大负荷和加速工况下,以动力性为主,最佳提前角应保证使发动机获得最大的输出扭矩。最佳提前角是对发动机进行实验而得,设计人员将这些数据存储到微机的存储单元中,在发动机工作时,微机根据各传感器的测量数据确定发动机的运行工况,查出最佳点火提前角数值,再通过电子点火器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 3. 通电时间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大小与电路的接通时间有关,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点火能量越就越大,但是电流过大将导致点火线圈发热甚至损坏且也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线圈中的的电流也受电源电压的影响,在相同的通电时间内,电源电压越高线圈电流越大。因此有必要对线圈电路的接通时间进行修正。通电时间的控制方法一般是由微机从通电时间与电源电压关系曲线中查出通电时间,再根据发动机转速换算出曲轴转角以决定线圈中电流的大小
2023-08-20
3条回答
问
电子表控制器可以控制三相四线电子表快慢吗
丟了微笑葽怎伪裝
不能
2023-07-11
2条回答
问
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ec6e1e6c42c0
①电子产品里含有很多砷、镉、铅等重金属,还含有难降解的有毒物质,填埋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故①错误;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可以减少电子垃圾的排放,故②正确;③电子产品填埋和焚烧都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或大气污染,因为其中含有很多塑料、贵金属、有色金属等可以回收利用,故③正确;④电子垃圾焚烧处理造成大气污染,故④错误;故选D.
2023-06-11
1条回答
上一页
201/2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下一页
求购
首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论坛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