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问答
-
-
-
-
-
83b1ab6d703e
本质区别就是承受的载荷不同,电流容量大的是接触器,小的是继电器,还有区别使用在主回路的用接触器,控制回路用继电器。在电气控制电路中,继电器属于逻辑部分,接触器属于执行部分,继电器既可以按照电路设计程序要求,发出脉冲使接触器的主触头断开,也可以按照电路设计程序要求,使接触器的主触头实现保持.如果把测量部分比做是人的神经的话,继电器等逻辑部分就是肌肉,而接触器则可比做骨骼,他们共同配合才能控制电路的分合闸.接触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机等起停的一种电气设备,容量较大,具有较强的灭弧能力,属于一次设备。而继电器则属于继电设备,是二次设备,通过不同组合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保护、监视等作用。有用于测量的电流(压)、阻抗继电器,用于增大触点容量和增加触点对数的中间继电器,用于获取必要延时的时间继电器,用于同期并列或检同期重合闸的同期继电器等。
-
-
-
-
-
180469644646
继电器:1、基本原理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某一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速度、压力等)达到预定数值时,使它动作,以改变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既定的控制或保护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继电器主要起了传递信号的作用 。2、接线图接触器:1、基本原理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心,并带动交流接触器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直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跟温度开关的原理有点相似。2、接线图拓展资料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因素1.环境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工作在GB和SF下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最高,达到820000h,而在NU环境下,仅60000h。2质量等级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当选用A1质量等级的继电器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可达3660000h,而选用C等级的继电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10000,其间相差33倍,可见继电器的质量等级对其可靠性能的影响非常大。3触点形式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的触点形式也会对其可靠性产生影响,单掷型继电器的可靠性都高于相同刀数的双掷型继电器,同时随刀数的增加可靠性逐渐降低,单刀单掷继电器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四刀双掷继电器的5.5倍 。4结构类型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结构类型共有24种,不同类型均对其可靠性产生影响。5温度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工作温度范围在-25~7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继电器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逐渐下降。6动作速率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随着继电器动作速率的提高,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基本呈指数型下降趋势。因此,若设计的电路要求继电器的动作速率非常高,那么在电路维修时就需要仔细检测继电器以便及时对它更换。7电流比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所谓电流比是继电器的工作负载电流与额定负载电流之比。电流比对继电器的可靠性影响很大,尤其当电流比大于0.1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迅速下降,而电流比小于0.1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基本不变,因此在电路设计时应选用额定电流较大的负载以降低电流比,这样可保证继电器乃至整个电路不因工作电流的波动而使可靠性降低。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继电器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