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首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资讯
论坛
百科
问答
维修
服务
品牌
改装
首页
问答
全部分类
问答
精选
待解决
问
小提琴起源哪个国家如题 谢谢了
沉默是平静的软弱
小提琴不仅是管弦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同样在室内乐,民谣乐,爵士乐等领域散发其迷人的魅力。因为它是多才多艺的,既能唱出悠扬如诗般的曲调,又有时让人感到耳花缭乱。 小提琴属于弦乐器,音域至少三个八度,琴身由木材制成,琴弦则由纯钢制成。它的长度是多种多样的,但琴身常在36厘米左右。 小提琴是四根弦的乐器,通过琴弦振动发声,现代的小提琴源于16世纪欧洲早期的四弦琴。 意大利的小提琴是世界上最好的,特别是阿马提家族的。在小提琴制造的过程中,琴弦要经受7.7公斤向下的重力。 现代的管弦乐团通常有大约有24把小提琴,分成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两个部分,在演出中小提琴的任务要比任何其它乐器都重。它们的发音清澈脱俗,经常与其它的乐器形成鲜明对照。 小提琴也是至高的室内乐器,许多作曲家为它精心谱写乐曲。其中,弦乐四重奏的配置是最佳的,它用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在这一组合中,小提琴在其它提琴家族成员的协奏下无疑显得高贵且游刃有余。小提琴在乡村乐的应用是很有名的,发展于美国南部,是英国移民喜闻乐见的乐器,如今被继承下来。这种以小提琴为主的乡村乐,滑音和双音等装饰音用的相当普遍,其中有越来越快的演奏,可以让空气充满幻想与激情。 用弓来拉两根弦可以演奏双音和弦。在有些情况下,要用指来弹拨弦。双滑音则要在拉弦的同时用手指在琴弦上游动。 小提琴简 介乐器名称:小提琴(Violin)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结构组成:琴身(包括琴头、琴颈、指板和共鸣箱)、 琴弦系统(包括弦轴、挂弦板、琴马和琴弦)和琴弓。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属丝;琴弓:马尾。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小提琴是一切弓弦乐器中流传最广的一种乐器,也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现在的四弦小提琴是16世纪从老式的三弦小提琴发展来的,1650-1730年间经斯特拉迪瓦里、阿马蒂和瓜尔内里等家族加以改进而臻于完美。再后来的改良包括加长指板,增加腮托,用钢丝和尼龙丝取代肠线琴弦等。 意大利的小提琴是世界上最好的,特别是阿马提家族的。在小提琴制造的过程中,琴弦要经受7.7公斤向下的重力。 小提琴是最具表现力的乐器之一,演奏技巧极其丰富,作曲家们经常用以引发作品的基调。
2023-10-18
2条回答
问
大提琴介绍
匿名用户
大提琴(Cello) 是近代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也是非常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 大提琴是由古代欧洲的膝琴(Viola de gamba)演变而来的,自16世纪以来即流行于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乐器的大小一直未能固定下来,经过许多年的实践与改革才算告一段落。现代大提琴标准高约48英寸,具有深厚动人的音色。 大提琴和小提琴或其它弦乐器家族成员一样,都有四根弦,音域约为四个八度,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通常用低音谱表,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发音华丽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较朦胧,第三、四弦(G、C)低沉响亮,能够承受乐队的非常沉重的音响。它的发音原理虽然与中、小提琴相同,但其手指的把位在低音区与小提琴迥然不同,尤其是在高音区时能用拇指把位演奏。至于演奏技巧,由于大提琴在琴身大小、琴弦排列与琴弦长短等方面与小提琴均不相同,因而它的奏法与中、小提琴不同,是夹在两腿之间演奏。演奏时,演奏家将琴身轻轻夹于两膝间,底部以一根可调整高度的金属棒支撑。演奏方式则计有用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如18世纪的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都曾模仿小提琴协奏曲而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后来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以及柴科夫斯基等,也都大量写作了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和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最常演奏的有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组曲、博克尼尼协奏曲、海顿的D大调与C大调协奏曲、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谱写的a小调协奏曲、舒曼的协奏曲、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圣·桑的协奏曲等等。 其他如拉洛、埃尔加、柯达伊、兴德米特等近、现代作曲家亦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大提琴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
2023-10-18
1条回答
问
小提琴面板是怎么制作的啊?
草上飞
大提琴 violoncello,cello (chĕl'ō) 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也是非常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 结构组成 类似小提琴,但琴身大很多,标准高约48英寸,琴弓稍粗且短,定弦比中提琴低八度。 使用材质: 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琴弦:金属丝; 琴弓:马尾。 发展历史 大提琴是由古代欧洲的膝琴(Viola de gamba)演变而来的,自16世纪以来即流行于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乐器的大小一直未能固定下来,经过许多年的实践与改革才算告一段落。 大提琴和小提琴或其它弦乐器家族成员一样,都有四根弦,音域约为四个八度,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通常用低音谱表,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发音华丽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较朦胧,第三、四弦(G、C)低沉响亮,能够承受乐队的非常沉重的音响。它的发音原理虽然与中、小提琴相同,但其手指的把位在低音区与小提琴迥然不同,尤其是在高音区时能用拇指把位演奏。至于演奏技巧,由于大提琴在琴身大小、琴弦排列与琴弦长短等方面与小提琴均不相同,因而它的奏法与中、小提琴不同,是夹在两腿之间演奏。演奏时,演奏家将琴身轻轻夹于两膝间,底部以一根可调整高度的金属棒支撑。演奏方式则计有用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 大提琴乐曲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如18世纪的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都曾模仿小提琴协奏曲而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后来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以及柴科夫斯基等,也都大量写作了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和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最常演奏的有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博克尼尼协奏曲、海顿的D大调与C大调协奏曲、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谱写的a小调协奏曲、舒曼的协奏曲、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圣·桑的协奏曲等等。其他如拉洛、埃尔加、柯达伊、兴德米特等近、现代作曲家亦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大提琴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或中音谱号、次中音谱号。 结构组成:类似小提琴,但琴身大很多,琴弓稍粗且短,定弦比中提琴低八度。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属丝;琴弓:马尾。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的 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 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 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适合扮演各种角色: 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 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
2023-10-18
4条回答
问
小提琴是怎样制造的?
匿名用户
小提琴由70个零件组成。其主要构件有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等。 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音质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木质和相应的结构,取决于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优质琴能把发出的每个声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样灵敏地传播出去。 琴弦4根。原均为羊肠制的裸弦,约从18世纪起,低音G弦常包以银丝,使其反应灵敏。现代则将G、D、A3根弦用缠金属丝的羊肠弦或钢丝缠弦,晚近也用尼龙弦。E弦改用钢丝弦,使其在高音区的音色更佳。 小提琴制作成现代这种样式,并非完全从形态美观出发,而是有其音响上和演奏上的需要。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有弧度,使其共鸣良好,发音洪亮;琴的腰身狭窄,便于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和背板加嵌条,除防止木板开裂外,对琴的音质也起一定作用。面板与背板中间有音柱支撑,其位置变化对小提琴音色影响明显。面板左下面粘低音梁,既起加固作用,又具音响作用。小提琴表面的油漆如太硬、太软,或漆得不匀,都会有损于音质。当琴弓与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动时,通过琴马引起面板振动,又通过音柱使背板振动。由于音柱是支在琴马E弦一侧,E弦振动较少,而G弦振动较大,从而使低音梁有更大振动,并造成共鸣箱的振动。能否使琴声得以充分发挥,取决于琴弦及其张力、琴马质量、运弓的压力和速度。要想把琴的各种音质都表达出来,还要加上演奏者的弓法、指法和揉弦等演奏技巧。 我的启蒙小提琴老师他在研究造琴,然后发现那个漆用画油画刷子刷,造出来的琴音色特别好~
2023-10-18
4条回答
问
小提琴前身起源于
匿名用户
经我多方查证,小提琴前身起源于意大利!!我也玩丝路的,这答案没错。下面的废话是为了回答通过,希望楼主采纳!! 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Brescia)名叫达萨洛制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制作了与现代小提琴更为相近似的小提琴。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作小提琴的。近百年来,小提琴的结构也没什么大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而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爪内利当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现今已成了稀世珍宝、旷世杰作。 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那时的许多珍品现在还保存在欧洲一些博物馆内。小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乐器“里拉”(Lyre),十五世纪,意大利人对其进行了改革,并用马尾制成弓子拉奏,定名为Violin,即小提琴。后又经过多年演变,小提琴的形成与制作才基本固定下来.
2023-10-18
5条回答
问
关于大提琴的资料
Overture
大提琴(Cello) 是近代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也是非常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 大提琴是由古代欧洲的膝琴(Viola de gamba)演变而来的,自16世纪以来即流行于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乐器的大小一直未能固定下来,经过许多年的实践与改革才算告一段落。现代大提琴标准高约48英寸,具有深厚动人的音色。 大提琴和小提琴或其它弦乐器家族成员一样,都有四根弦,音域约为四个八度,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通常用低音谱表,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发音华丽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较朦胧,第三、四弦(G、C)低沉响亮,能够承受乐队的非常沉重的音响。它的发音原理虽然与中、小提琴相同,但其手指的把位在低音区与小提琴迥然不同,尤其是在高音区时能用拇指把位演奏。至于演奏技巧,由于大提琴在琴身大小、琴弦排列与琴弦长短等方面与小提琴均不相同,因而它的奏法与中、小提琴不同,是夹在两腿之间演奏。演奏时,演奏家将琴身轻轻夹于两膝间,底部以一根可调整高度的金属棒支撑。演奏方式则计有用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如18世纪的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都曾模仿小提琴协奏曲而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后来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以及柴科夫斯基等,也都大量写作了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和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最常演奏的有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组曲、博克尼尼协奏曲、海顿的D大调与C大调协奏曲、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谱写的a小调协奏曲、舒曼的协奏曲、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圣·桑的协奏曲等等。
2023-10-18
1条回答
问
有谁知道关于小提琴的传说???
惛
关于小提琴的起源,史学家有许多不同说法,有说是起源于北非,有说是起源于印度,也有说是起源于西欧等等。有这么一个传说:5千年前斯里兰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圆柱形的木头掏空制成了与我国二胡极为相似的乐器称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随着贸易往来而流传四方,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不过从有史料记载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Brescia)名叫达萨洛制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制作了与现代小提琴更为相近似的小提琴。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作小提琴的。近百年来,小提琴的结构也没什么大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而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爪内利当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现今已成了稀世珍宝、旷世杰作。 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那时的许多珍品现在还保存在欧洲一些博物馆内。小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乐器“里拉”(Lyre),十五世纪,意大利人对其进行了改革,并用马尾制成弓子拉奏,定名为Violin,即小提琴。后又经过多年演变,小提琴的形成与制作才基本固定下来
2023-10-18
2条回答
问
大提琴是什么啊
真
大提琴 violoncello,cello (chĕl'ō) 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也是非常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 结构组成 类似小提琴,但琴身大很多,标准高约48英寸,琴弓稍粗且短,定弦比中提琴低八度。 使用材质: 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琴弦:金属丝; 琴弓:马尾。 发展历史 大提琴是由古代欧洲的膝琴(Viola de gamba)演变而来的,自16世纪以来即流行于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乐器的大小一直未能固定下来,经过许多年的实践与改革才算告一段落。 大提琴和小提琴或其它弦乐器家族成员一样,都有四根弦,音域约为四个八度,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通常用低音谱表,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发音华丽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较朦胧,第三、四弦(G、C)低沉响亮,能够承受乐队的非常沉重的音响。它的发音原理虽然与中、小提琴相同,但其手指的把位在低音区与小提琴迥然不同,尤其是在高音区时能用拇指把位演奏。至于演奏技巧,由于大提琴在琴身大小、琴弦排列与琴弦长短等方面与小提琴均不相同,因而它的奏法与中、小提琴不同,是夹在两腿之间演奏。演奏时,演奏家将琴身轻轻夹于两膝间,底部以一根可调整高度的金属棒支撑。演奏方式则计有用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 大提琴乐曲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如18世纪的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都曾模仿小提琴协奏曲而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后来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以及柴科夫斯基等,也都大量写作了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和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最常演奏的有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博克尼尼协奏曲、海顿的D大调与C大调协奏曲、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谱写的a小调协奏曲、舒曼的协奏曲、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圣·桑的协奏曲等等。其他如拉洛、埃尔加、柯达伊、兴德米特等近、现代作曲家亦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大提琴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或中音谱号、次中音谱号。 结构组成:类似小提琴,但琴身大很多,琴弓稍粗且短,定弦比中提琴低八度。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属丝;琴弓:马尾。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的 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 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 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适合扮演各种角色: 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 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
2023-10-18
2条回答
问
大中小提琴的区别是什么,在演奏上有什么区别?
匿名用户
大提琴 cello 擦奏弦鸣乐器。提琴家族中的低音弓弦乐器,室内乐重奏的重要乐器和富有特性的独奏乐器,是管弦乐队中的主要成员。演奏时,演奏者坐着将琴靠在身上,将琴夹在两膝之间,左手按弦,右手持弓。琴下方由一根尖铁放在地上来支撑琴体。除了颈部稍短,边侧稍深外,大提琴的形状和小提琴几乎一样。大提琴的定弦是C、G、d、a,其音域几乎 有4个八度。与小提琴和中提琴一样,大提琴是在16世纪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大提琴有 5 根弦,但后来最低的弦被取消。17世纪,大提琴主要是与竖琴、风琴或琉特琴一起作为伴奏乐器使用。17世纪晚期开始有为大提琴所写的独奏作品。巴洛克时期后期(1750),大提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尤其是其颇具表现力的声音。以后,作曲家开始为其写作。18世纪的大提琴作品有J.S.巴赫的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A. 维瓦尔迪、J.海顿等人的大提琴协奏曲 。19和20 世纪 ,A.德沃夏克、D.D.肖斯塔科维奇等人也创作了大提琴与乐队的协奏曲。在乐队中,大提琴常与低音提琴配合,担任弦乐的低音声部。大提琴声音丰厚优美,音色迷人,用于演奏忧郁伤感旋律时具有感人的效果。 中提琴 viola 擦奏弦鸣乐器。外形及构造与小提琴相同,只是形体略大,音域略低。定弦是C、G、d、a,比小提琴低五度。除了高音在高音 谱号记谱外 , 通常是用中音谱号记谱 。大约从1450年开始,中提琴 viola一词一直是意大利语用来指示各种各样用弓子演奏的弦乐器时所用的名称。16世纪时,放在演奏者肩上的乐器viola da braccio( 手臂维奥拉 )和放在演奏者膝盖上或膝盖之间的乐器 viola da gamba( 腿上的维奥拉)有了区别。后来, viola da gamba 只用来指低音维奥尔琴。viola da braccio指今中提琴(viola)。音色比小提琴更厚实、温暖而丰满。18世纪中叶,中提琴只在乐队中使用。18世纪末,随着弦乐四重奏的发展,在室内乐中也日益重要。为独奏中提琴创作的或独奏中提琴是重要声部的作品有:J.斯塔米茨的《 D 调中提琴与乐中提琴队协奏曲》、W.A.莫扎特的《小提琴、中提琴与乐队交响协奏曲》、H.柏辽兹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B.巴托克的《中提琴协奏曲》等。P.欣德米特本人也写了4首中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 violin 擦奏弦鸣乐器。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重要的乐器 。作为独奏和重奏乐器在弦乐重奏和交响乐队中被广泛地使用。作为现代弦乐器中最小、声音最高的乐器,小提琴主要的特点在于其辉煌的声音、高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广泛的表现力。 形制与构造 小提琴由琴身和琴颈两个主要的部分组成,两者都是木制的。琴身的顶部表面称面板,底部称背板,琴肋称为侧板,三者粘合而成,形成一个空箱,起共鸣箱的作用(加强弦的振动)。琴体内部是一个音柱和低音条,用来传送弦的振动。琴颈和琴头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在其顶部是一个弦轴盒,固定调弦轴。在琴的指板和面板上方绷紧了四根羊肠制作的琴弦。缠在弦轴上的琴弦沿着指板,经 过一个称为琴码子的木片,连接于另一个木片,称系弦板 。弓子在琴弦上方擦过时,弦产生振动,发出声响。接触琴弦的码子也产生振动,它的振动反过来经过琴体传到琴背。面板上有两个雕刻的音孔,现在通常呈一个F形(因此称为F孔),它们的作用是让声音放出来,同时也用于加强面板上面部分小提琴(靠近琴颈)的振动。小提琴的四根琴弦定音为:G、D、A、E。其中G、D、A3 根弦通常由羊肠制成 ,E 弦有时是钢丝弦,在此情况下,由于普通的调弦轴不足以承受金属弦的压力,因此需要一个特殊的调谐器附加在系弦板上。小提琴的音域有4个八度,从低于中央C的G到高音C上面一个八度的E,另外 ,小提琴演奏家可以制造泛音 ,这进一步向上扩展了乐器的音域 。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包括 运弓 、换 把、音准、揉弦、双音、和弦、颤音、泛音、滑音、拨弦等。 制作与演奏 小提琴是从1500年左右所使用的弓弦乐器中发展起来的,它们中间有维奥尔琴、雷贝克琴、手臂利拉琴。它此时的准确历史由于使用了多种多样的名称而不是很清楚。现在所称的viola可能是16世纪这种类型的主要乐器。到1600年为止,尽管仍有多种名称,但已是现在所使用的乐器了。小提琴制作的主要中心是意大利的克莱蒙纳,历代伟大的小提琴制作家都曾在那里工作。小提琴的形制设计基本上没有改变,因此,17和18世纪阿玛蒂、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尔内里制作的乐器现在仍被使用。17世纪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发展主要在意大利和德国。在法国和英国,小提琴主要用于舞曲音乐。18世纪的小提琴音乐创作有了更大的发展,意大利作曲家,如 A.维瓦尔迪 、G.塔尔蒂尼和 P.A.洛卡泰利为小提琴写了协奏曲;洛卡泰利创作了具有高难度技巧的随想曲。在德国,J. S.巴赫写了3首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和 6首无伴奏小提琴帕蒂他与奏鸣曲。同时代的法国作曲家 ,如J. M.勒克莱尔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小提琴音乐。18世纪中叶出版了两本重要的关于小提琴演奏的著作。18世纪后半叶,小提琴成为乐队中主要的旋律乐器。现代交响乐队中使用大约32把小提琴,比任何其他乐器都多。通常它们被分为两组(第一和第二提琴)。在室内乐中,小提琴保持着主要乐器的地位 ,作为独奏乐器也越来越重要。19世纪产生了大批伟大的小提琴炫技大师,如I.帕格尼尼和P.de萨拉萨特,小提琴教学在学校和家庭也更加广泛。20世纪将小提琴融教学与演奏于一身的杰出人物是 F.克赖斯勒 。他下一代的演奏家包括J.海费茨、D.F.奥伊斯特拉赫、I.斯特恩和Y.梅纽因等。多数的作曲家都为独奏小提琴写过作品,其中包括奏鸣曲和协奏曲等。
2023-10-18
1条回答
问
小提琴由哪些部分组成?有多少个零件?
匿名用户
小提琴由70个零件组成。其主要构件有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等。 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音质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木质和相应的结构,取决于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优质琴能把发出的每个声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样灵敏地传播出去。 琴弦4根。原均为羊肠制的裸弦,约从18世纪起,低音G弦常包以银丝,使其反应灵敏。现代则将G、D、A3根弦用缠金属丝的羊肠弦或钢丝缠弦,晚近也用尼龙弦。E弦改用钢丝弦,使其在高音区的音色更佳。 希望采纳
2023-10-18
3条回答
求购
首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论坛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