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首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资讯
论坛
百科
问答
维修
服务
品牌
改装
首页
问答
全部分类
问答
精选
待解决
问
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
水月禅心
原发布者:zll0319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热电偶测温,归根结底是测量热电偶两端的热电动势。测量仪表能够让我们看到温度数值,是因为它已经将热电动势转换成了温度。 图中,工作端温度T1,A、B与C、D连接处温度为T2,测量仪表端(参考端)温度为T0。我们可以把总回路的总电动势E分成两段热电动势的和,即A、B为一段,热电动势为EAB(T1,T2),C、D为另一段,热电动势为ECD(T2,T0),即: E=EAB(T1,T2)+ECD(T2,T0) (热电偶中间导体定律) (1) 在上图中,如果C、D的材质和A、B完全一样,即C即为A,D即为B,相当于热电偶A、B在T2(中间温度)处产生了一个连接点,此时,回
2023-09-23
4条回答
问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图
匿名
原发布者:jjfdn热电偶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常用热电偶分度号有S、B、K、E、T、J等,这些都是标准化热电偶。其中K型也即镍铬-镍硅热电偶,它是一种能测量较高温度的廉价热偶。由于这种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可适用于氧化性或中性介质中。它可长期测量1000度的高温,短期可测到1200度。它不能用于还原性介质中,否则,很快腐蚀,在此情况下只能用于500度以下的测量。它比S型热偶要便宜很多,它的重复性很好,产生的热电势大,因而灵敏度很高,而且它的线性很好。虽然其测量精度略低,但完全能满足工业测温要求,所以它是工业上最常用的热电偶。 概述:作为工业测温中最广泛使用的温度传感器之一——热电偶,与铂热电阻一起,约占整个温度传感器总量的60%,热电偶通常和显示仪表等配套使用,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40~1800℃范围内的液体、蒸气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的表面温度。热电偶工作原理: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材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热电偶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测量介质温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称为测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称为补偿端);冷端与显示仪表或配套仪表连接,显示仪表会指出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热电偶实际上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用所产生的热电势测量温度,对于热电偶的热电势,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2023-09-23
5条回答
问
热电偶冷端补偿电路的优点
匿名用户
热电偶测量温度时要求其冷端(测量端为热端,通过引线与测量电路连接的端称为冷端)的温度保持不变,其热电势大小才与测量温度呈一定的比例关系。若测量时,冷端的(环境)温度变化,将影响严重测量的准确性。在冷端采取一定措施补偿由于冷端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称为热电偶的冷端补偿。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通常采用在冷端串联一个由热电阻构成的电桥。电桥的三个桥臂为标准电阻,另外有一个桥臂由(铜)热电阻构成。当冷端温度变化(比如升高),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也将变化(减小),而此时串联电桥中的热电阻阻值也将变化并使电桥两端的电压也发生变化(升高)。如果参数选择得好且接线正确,电桥产生的电压正好与热电势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量相等,整个热电偶测量回路的总输出电压(电势)正好真实反映了所测量的温度值。这就是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原理。 热电偶的热电势是以冷端在零度为标准测量的。然而,通常测量时仪表是处于室温之下的,由于冷端不为零度,造成热电势差减小,使测量不准,出现错误。 一般是采用接补偿导线的办法。现在生产的测量仪表,大多都带有自动补偿的电路,可以纠正补偿导线冷端不是零度而产生的误差。所以大多数仪表按规定接补偿导线即可。 毫伏计里没有相关的补偿电路,象这类仪表,不但要接补偿导线,还要用调整零点等方法补偿。 不补偿会出现测量错误。例如用毫伏计测量温度,热电偶冷端为50度,接补偿导线,补偿导线冷端为室温20度,如果不采取调整零点的方法,测量显示温度为实际温度减去20度。
2023-08-02
1条回答
问
热电偶与热电阻有什么区别?
笨羊羊
应用温度范围不同热电阻一般用于300度以下,热电偶一般用于300度以上材质不同热电阻一般为纯的金属电阻丝制成,热电偶一般为两根不同材质的合金制成接线(补偿)方式不同热电偶需要专用的两线制补偿导线引出信号,热电阻一般是三根铜导线即可信号不同热电阻是电阻值与测量温度对应,热电偶是毫伏级信号与测量温度对应
2023-08-02
6条回答
问
热电偶冷端补偿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帥I啉ˇ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通常采用在冷端串联一个由热电阻构成的电桥.电桥的三个桥臂为标准电阻,另外有一个桥臂由(铜)热电阻构成.当冷端温度变化(比如升高),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也将变化(减小),而此时串联电桥中的热电阻阻值也将变化并使电桥两端的电压也发生变化(升高).如果参数选择得好且接线正确,电桥产生的电压正好与热电势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量相等,整个热电偶测量回路的总输出电压(电势)正好真实反映了所测量的温度值.这就是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原理.
2023-08-02
2条回答
问
热电偶和热电阻测量温度范围是多少?
倾城蝶恋
热阻一般检测0-150度温度范围(当然可以检测负温度),热耦可检测0-1000度的温度范围(甚至更高)所以,前者是低温检测,后者是高温检测。拓展知识:从材料上分,热阻是一种金属材料,具有温度敏感变化的金属材料,热耦是双金属材料,既两种不同的金属,由于温度的变化,在两个不同金属丝的两端产生电势差。热电偶是一种常见的温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感测温度工作原理是温度变化其两端电位大小不同;热电阻也可以称是一种热敏传感器,但其是随温度变化电阻发生变化。
2023-08-02
6条回答
问
热电偶有那些?热电阻有那些?两者有何区别?
蓝天@白云
你好我是做电偶电阻的:热电偶的分度号有主要有S、R、B、N、K、E、J、T等几种。以下是对热电偶分度号的解释 S 铂铑10 纯铂 R 铂铑13 纯铂 B 铂铑30 铂铑6 K 镍铬 镍硅 T 纯铜 铜镍 J 铁 铜镍 N 镍铬硅 镍硅 E 镍铬 铜镍S分度号的特点: 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400℃,短期1600℃。在所有热电偶中,S分度号的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作标准热电偶; R分度号与S分度号相比除热电动势大15%左右,其它性能几乎完全相同;B分度号在室温下热电动势极小,故在测量时一般不用补偿导线。它的长期使用温度为1600℃,短期1800℃。可在氧化性或中性气氛中使用,也可在真空条件下短期使用。 N分度号的特点: 1300℃下高温抗氧化能力强,热电动势的长期稳定性及短期热循环的复现性好,耐核辐照及耐低温性能也好,可以部分代替S分度号热电偶; K分度号的特点; 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000℃,短期1200℃。在所有热电偶中使用最广泛; E分度号的特点: 在常用热电偶中,其热电动势最大,即灵敏度最高。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使用温度0-800℃; J分度号的特点: 既可用于氧化性气氛(使用温度上限750℃),也可用于还原性气氛(使用温度上限950℃),并且耐H2及CO气体腐蚀,多用于炼油及化工; T分度号的特点: 在所有廉金属热电偶中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来测量300℃以下的温度。热电阻热电阻主要有铂热电阻和铜热电阻两种。铂热电阻常用分度号为Pt10,Pt100,Pt1000,可测温度范围-200℃到+850℃;铜热电阻常用分度号Cu50、Cu100,铜热电阻价格便宜,体积较大,热惰性大,但温度系数大,一般用于-40℃到+140℃下的温度测量两者有何区别主要在于电偶是用于高温测量而电阻在低温度下精准些,还有就电偶比电阻贵
2023-08-02
2条回答
问
各种分度号热电偶、热电阻的优缺点
离.
S 型热电偶: 铂铑10-铂热电偶 温度范围 0~1600℃ 优点: 1.耐热性、安定性、再现性良好及较优越的精确度。 3.耐氧化、耐腐浊性良好 3.可以做为标准使用。 缺点: 1.热电动势值小。 2.在还元性气体环境较脆弱。(特别是氢、金属蒸气) 3.补偿导线误差大。 4.价格高昂。 B 型热电偶: 铂铑30-铂铑6 热电偶 温度范围 600~1800℃ 自由端在0~50℃内可以不用补偿导线 优点: 1.适用1000℃以上至1800℃。 2.在常温环境下热电动势非常小,不需补偿导线 3.耐氧化、耐腐浊性良好。 4.耐热性与机械强度较R型优良。 缺点: 1.在中低温域之热电动势极小,600℃以下测定温度不准确。 2.热电动势值小。 3.热电动势之直线性不佳。 4.价格高昂。 K 型热电偶: 镍铬-镍硅 热电偶 镍铬-镍铝 热电偶 温度范围 -200~1300℃ 优点: 1.热电动势之直线性良好 2.1000℃以下耐氧化性良好。 3.在金属热电偶中安定性属良好。 缺点: 1.不适用于还元性气体环境,特别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 2.热电动势与贵金属热电偶相比较经时变化较大。 3.受短范围排序之影响会产生误差。 N 型热电偶: 镍铬硅--镍硅 热电偶 温度范围 -270~1300℃ 优点: 1.热电动势之直线性良好。 2.1200℃以下耐氧化性良好。 3.为K型之改良型,受Green Rot之影响较小,耐热温度较K型高。 缺点: 1.不适用于还元性气体环境 2.热电动势与贵金属热电偶相比较经时变化较大。 E 型热电偶: 镍铬硅--康铜 热电偶 温度范围 -270~1000℃ 优点: 1.现有热电偶中感度最佳者 2.与J热电偶相比耐热性良好。 3.两脚不具磁性。 4.适于氧化性气体环境。 5.价格低廉 缺点: 1.不适用于还元性气体环境 2.稍具履历现象。 J 型热电偶: 铁--康铜 热电偶 温度范围 -210~1200℃ 优点: 1.可使用于还元性气体环境 2.热电动势较K热电偶大20%。 3.价格较便宜,适用于中温区域。 缺点: 1.(+)脚易生锈。 2.再现性不佳 T 型热电偶: 铜--康铜 热电偶 温度范围 -270~400℃ 优点: 1.热电动势之直线性良好。 2.低温之特性良好 3.再现性良好、高精度。 4.可使用于还元性气体环境。 缺点: 1.使用温度限度低。 2.(+)脚之铜易氧化。 3. 热传导误差大。 PT100 型热电阻: 铂电阻 温度范围 -200~850℃ 金属铂材料的优点是化学稳定性好、能耐高温,容易制得纯铂,又因其电阻率p(Ω?mm2/m)大,可用较少材料制成电阻,此外其测温范围大。它的缺点是:在还原介质中,特别是在高温下很容易被从氧化物中还原出来的蒸汽所沾污,使铂丝变脆,并改变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CU50 型热电阻: 铜电阻 温度范围 -50~150℃ 铜热电阻的价格便宜,线件度好,工业上在-50--+150℃范围内使用较多。铜热电阻怕潮湿,易被腐蚀,熔点亦低。
2023-08-02
1条回答
问
热电偶和热电阻有什么区别?
匿名
热电偶:一种测温度的传感器,与热电阻一样都是温度传感器,但是他和热电阻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信号的性质,热电阻本身是电阻,温度的变化,使电阻产生正的或者是负的阻值变化;而热耦,是产生感应电压的变化,他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两种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范围不一样,热阻一般检测0-150度温度范围(当然可以检测负温度),热耦可检测0-1000度的温度范围(甚至更高)所以,前者是低温检测,后者是高温检测。 第三,从材料上分,热阻是一种金属材料,具有温度敏感变化的金属材料,热耦是双金属材料,既两种不同的金属,由于温度的变化,在两个不同金属丝的两端产生电势差。 (zz3)热电偶是一种常见的温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感测温度工作原理是温度变化其两端电位大小不同;热电阻也可以称是一种热敏传感器,但其是随温度变化电阻发生变化。就这样简单了。。
2023-07-10
2条回答
问
怎样识别热电偶,热电阻传感器
2012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是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接合成回路时,当两接合点 热电偶温度不同时,就会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如果热电偶的工作端与参比端存有温差时,显示仪表将会指示出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所对应的温度值。热电偶的热电动热将随着测量端温度升高而增长,它的大小只与热电偶材料和两端的温度有关,与热电极的长度、直径无关。各种热电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极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 热电阻传感器主要是利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及与温度有关的参数。在温度检测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场合,这种传感器比较适用。目前较为广泛的热电阻材料为铂、铜、镍等,它们具有电阻温度系数大、线性好、性能稳定、使用温度范围宽、加工容易等特点。用于测量-200℃~+500℃范围内的温度。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热电阻传感器的测温范围也随着扩展,低温方面已成功地应用于 1 ~ 3K的温度测量中,高温方面也出现了多种用于1000 ~ 1300℃的热电阻传感器。
2023-06-25
1条回答
上一页
7/1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求购
首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论坛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