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手车估价窍门: 二手车价值就是人们常说的设备残值,常用的计算办法是“4321法”,即、二、三、四年分别耗用设备总价值的10分之4、3、2、1。比如,一台工程设备在使用两年后,其残值为10分之2+1。这种方法一般是计算工程设备和车辆成本的方法,不管实际使用时间有多少。但针对家用轿车,笔者认为“54321法”更符合实际。具体方法为:一部车有效寿命30万公里,将其分为5段,每段6万公里,每段价值依序为新车价的15分之5、4、3、2、1。假设新车价2万,已行驶12万公里,那么该车还值2万×(3+2+1)÷15=8000。美、日、德产的车有效寿命一般都在30万公里左右,超过30万公里后,维修保养费可能比车本身价值还高。对于档次低的车,可调整有效寿命。根据经验,此法估价八九不离十,买车亏不到哪里去,对新手尤其有用。 你可以在这里看更详细的: http://news.mycar168.com/2002/06/1172.html 2.注意事项: 以下是几点二手车买卖中比较容易发生纠纷的地方,请注意这些方面。 一、车辆手续不全。二手车完整的手续应包括:车辆登记证(或购车原始发票)、行驶证、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有些车辆也可能是免征附加税的,一旦过户就会补交这部分不小的费用)、养路费手续及交强险等。如果车辆登记证、行驶证缺失且未及时补办,那么该车可能是“黑车”。如果交强险、车辆养路费存在费用拖欠问题,买主就会增加一大笔支出。二手车交易时,若卖方以各种借口不能出具全部手续,买方应提高警惕。 二、里程表上动手脚。许多消费者在挑选二手车时,通常会凭里程表判断车况。卖方往往会利用购买者的这种心理,在里程表上动手脚。其实里程不只是记录使用强度的标识,更是车辆其他部件维修更换的记录器,比如发动机正时皮带应该在6??8万公里之间更换,但不良车商调动里程表,购买人买车后按照标写里程保养,结果发动机正时皮带提前断裂导致发动机受损甚至报废! 三、新漆掩盖“外伤”。消费者选购二手车时,假如旧车重新喷漆,且前脸、尾部和A、B、C柱周围有修补的痕迹,该车极有可能发生过重大交通事故。 四、“调理心脏”抬价钱。许多消费者买车时往往过于关注汽车的“心脏”,而忽视了车身的健康。二手车销售者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通过更换发动机零部件,使车辆“心脏”显得年轻,以抬高价格。 五、“营转非”蒙混过关。在二手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