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缝灌浆 是根据缝的面积大小,将缝面从下而上划分为若干灌浆区。每一灌浆区高9~12m,面积200~300m2,四周用止浆片封闭,自成一套灌浆系统。每个灌区由循环管路、止浆片、键槽、出浆盒、排气槽及排污槽等组成。 (1)止浆片。沿每一灌浆区四周埋设,其作用是阻止接缝通水及灌浆时水与浆液的外露。 (2)灌浆管路。由进浆管、回浆管、支管、出浆盒、排气槽、排气管等组成。目前国内的灌浆系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钢管盒式灌浆管路系统,支管间距2m,支管上每隔2~3m有一孔洞,其上安装出浆盒。另一种是20世纪70年代革新成功的骑缝式拔管灌浆管路系统。两者比较,骑缝式拔管路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省工省料、出浆顺畅、进回浆压力小等优点。乌江渡工程坝体灌浆就是采用的骑缝式拔管灌浆管路系统。 (3)键槽。为保持坝体的整体稳定性,灌浆缝面需设置键槽,键槽分纵缝键槽及横缝键槽两种。键槽一般设计成不等边三角形,其短边及长边尽量垂直于第一及第二主应力,使斜面上的剪应力等于零或接近于零。 (4)出浆盒(钢管盒式灌浆系统)。位于键槽上的出浆盒是灌浆时浆液从灌浆管道进入缝面通道,为了使浆液在进入缝面时易于扩散,出浆盒一般设计成圆锥形。 (5)排气槽和排气管。排气槽断面为三角形,水平设于每一灌浆区的顶端,并通过排气槽与灌浆廊道相通。其作用是:在灌浆过程中排出缝中空气;排出部分缝面浆液,判断接缝灌浆情况;从排气管倒灌水泥浆,保证接缝灌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