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量铅酸蓄电池硫酸铅结晶的量

全部回答5
默认 最新
  • (1)放电中的化学变化从电池外部连接电路用电,就使阳极板的二氧化铅(PbO2)和阴极板铅(Pb)在电解液中与硫酸起反应,逐渐变成硫酸铅。同时,电解液就成为水而不能持续产品生电,到了最终状态叫完全放电。因为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和放电电量成正比关系变化,所以用比重计测量电解液便可知电池的放电量。(2)充电中的化学变化已放电的蓄电池从外部供给直流电时,曾变成硫酸铅(PbSO4)的阳极和阴极板的活性物质逐渐恢复原状,即阴极回复为海绵状铅,电解液回复为稀硫酸。接近到完全充电状态时,电解液中的水开始电解,从阳极发生氧气(O2),从阴极发生氢气。(3)水的电解对电池进行持续充电,快到尾期就开始冒出气体,这就是电解液中的水分被电解的缘故。发生的气体是从阳极出氧气,从阴极出氢气,其体积比O2:H2=1:2,这是电池使用过程中电解液减少的主要原因。在充电中,12V电池达到14.1V~14.4V时;6V电池达到7.05V~7.2V时,水电解急剧增加,即使达到完全充电状态,充电电流几乎全部浪费在水电解上。下表说明,蓄电池在完全充电状态下,过充电电流1A/充电1小时的水电解量。
    0 点赞
  • 1)放电中的化学变化从电池外部连接电路用电,就使阳极板的二氧化铅(PbO2)和阴极板铅(Pb)在电解液中与硫酸起反应,逐渐变成硫酸铅。同时,电解液就成为水而不能持续产品生电,到了最终状态叫完全放电。因为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和放电电量成正比关系变化,所以用比重计测量电解液便可知电池的放电量。(2)充电中的化学变化已放电的蓄电池从外部供给直流电时,曾变成硫酸铅(PbSO4)的阳极和阴极板的活性物质逐渐恢复原状,即阴极回复为海绵状铅,电解液回复为稀硫酸。接近到完全充电状态时,电解液中的水开始电解,从阳极发生氧气(O2),从阴极发生氢气。(3)水的电解对电池进行持续充电,快到尾期就开始冒出气体,这就是电解液中的水分被电解的缘故。发生的气体是从阳极出氧气,从阴极出氢气,其体积比O2:H2=1:2,这是电池使用过程中电解液减少的主要原因。在充电中,12V电池达到14.1V~14.4V时;6V电池达到7.05V~7.2V时,水电解急剧增加,即使达到完全充电状态,充电电流几乎全部浪费在水电解上。下表说明,蓄电池在完全充电状态下,过充电电流1A/充电1小时的水电解量。
    0 点赞
  • 铅酸电池正极是二氧化铅,负极是纯铅,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硫酸以离子的形式溶解于纯水中,放电时与正负极反应都生成硫酸铅,正被还原,负极被氧化,其间电子转移产生电能。当温度下降时电解液浓度升高变得粘稠,离子活性降低,放出电量减少。同时内阻变大电损耗增加,电解液变浓时电池电压就会上升,导致部分穿畅扁堆壮瞪憋缺铂画无温度调节功能的充电器就会出现充电不足的现像而造成蓄电容量不足。
    0 点赞
  • (1)放电中的化学变化从电池外部连接电路用电,就使阳极板的二氧化铅(PbO2)和阴极板铅(Pb)在电解液中与硫酸起反应,逐渐变成硫酸铅。同时,电解液就成为水而不能持续产品生电,到了最终状态叫完全放电。因为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和放电电量成正比关系变化,所以用比重计测量电解液便可知电池的放电量。(2)充电中的化学变化已放电的蓄电池从外部供给直流电时,曾变成硫酸铅(PbSO4)的阳极和阴极板的活性物质逐渐恢复原状,即阴极回复为海绵状铅,电解液回复为稀硫酸。接近到完全充电状态时,电解液中的水开始电解,从阳极发生氧气(O2),从阴极发生氢气。(3)水的电解对电池进行持续充电,快到尾期就开始冒出气体,这就是电解液中的水分被电解的缘故。发生的气体是从阳极出氧气,从阴极出氢气,其体积比O2:H2=1:2,这是电池使用过程中电解液减少的主要原因。在充电中,12V电池达到14.1V~14.4V时;6V电池达到7.05V~7.2V时,水电解急剧增加,即使达到完全充电状态,充电电流几乎全部浪费在水电解上。下表说明,蓄电池在完全充电状态下,过充电电流1A/充电1小时的水电解量。
    0 点赞
  • 1.蓄电池极板的硫化蓄电池极板硫化现象。所谓极板硫化(或称极板的硫酸化及不可逆硫酸盐化),就是指当蓄电池长期处于放电状态时,在其极板表面再结晶上一层具有较大颗粒的白色硫酸铅,其颗粒坚硬,难以溶解,充电时很难参加氧化反应。硫化后,将使蓄电池充放电的电化学反应不能正常进行,导致容量降低,内阻增大,大电流放电时端电压下降较多,致使启动叉车电能不足等。所谓半放电的蓄电池,就是指极板表面上有一层硫酸铅,称作一次结晶体。这种半放电的蓄电池在存放过程中,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极板上的硫酸铅就会逐渐溶解到电解液中来,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当温度下降时,硫酸铅的溶解度会逐渐达到过饱合状态,并再次结晶为较大的白色颗粒,从电解液中析出再次附着到极板上去。这就是极板硫化的过程。它是蓄电池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使用中的常见故障,将直接影响到蓄电池的正常使用;严重时将导致蓄电池的早期报废。硫化就是蓄电池在放完电或充电不足的情况下长期放置,极板表面逐渐生成了一层很硬的白色物质-粗结晶的硫酸铅,这种粗结晶的硫酸铅不同于放电中生成的细结晶的硫酸铅。细结晶的硫酸铅体积小,与电解液接触面大,导电性好、易于溶解,充电时容易转化还原;而粗结晶的硫酸铅,由于它颗粒粗大,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相对减小,导电性差,还会堵塞极板孔隙,增大电解液的渗透阻力,因而使蓄电池内阻显著增加,容量大幅度下降;同时由于这种粗结晶的硫酸铅不易溶解于电解液,以致充电时,这些物质仍不消失。硫化了的蓄电池,因内阻增大、容量减小,所以,当使用这种蓄电池时,电就会很快放完,并且电压很低。如果用它启动发动机,就会发生启动机转动无力或根本不能转动的现象。如果硫化严重,就连供给点火等用电也感困难,甚至根本不能工作。放电后的蓄电池如果不及时充电,极板上在放电中生成的细结晶的硫酸铅,就会有一部分溶解到电解液中,值到饱和为止,并且温度越高,电解液比重越大,溶解度就越大。当温度降低时,硫酸铅又从电解液中析出,沉附于极板上,变成粗结晶的硫酸铅。由于这种粗结晶硫酸铅很难溶于电解液,所以当温度再次变化时,则极板上的细结晶硫酸铅也会继续生成这种粗结晶硫酸铅,所以放置时间越长、温度反复变化越多、粗结晶体硫酸铅层也就越厚,硫化也就越严重,从上述硫化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出,硫化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蓄电池放电后极板本身具有硫酸铅,这是造成硫化的内因根据,而温度的变化,则是促成硫化的外因条件。此外,电解液的液面如果过低,露出液面的部分极板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当叉车运行中,电解液上下波动,与极板的氧化部分接触时,也会形成大颗粒的硫酸铅,使极板上部硫化。极板硫化的特征。极板硫化主要有以下特征:蓄电池容量明显不足,启动性能下降,启动使用一两次便运转无力;电解液的密度低于规定的正常数值;充电性能下降,充电时电解液温度上升过快,过早地产生气泡;电解液密度增加缓慢;充电过程中,初期和终期电压过高;放电时电压下降速度太快,即过早地降至终止电压。极板硫化的原因。极板硫化主要有以下原因:蓄电池经常过量放电或小电流深度放电,使硫酸铅生成在有效物质的细孔内层,平时充电不易恢复;初充电不彻底或经常充电不足,以及未进行定期补充充电,使极板早期形成的粗晶粒PbSO4得不到消除;使用中电解液液面过低,使极板上部经常露出液面,不能与电解液发生电化学反应,有效物质得不到充分恢复;电解液不纯,密度过大或温度过高。极板硫化的预防方法要点。上面说明了产生极板硫化的客观规律,根据这些客观规律去采取积极措施,把预防工作做在前头,避免硫化的产生。极板硫化的预防方法要点如下:经常保持叉车充电系统的正常工作,若发现发电机和调节器出现故障时应予及时排除。尽可能地使蓄电池经常处于充足电的状态,大量放电之后应迅速充电,不给硫酸铅以溶解和再结晶的机会,从根本上消除产生硫化的漏洞;根据季节和地区的差别,正确选用电解液比重,并经常保持液面高出极板上缘10~15mm,保证电液的液面高度不能过低,在日常养护中应及时添加补足。如果发现液面降低,但又不是因渗漏而引起的,只能补充蒸馏水而不可以补加电解液,否则电解液比重越来越大,不但容易硫化,而且极板和隔板都会加速腐蚀而损坏;常用叉车的蓄电池最好三个月左右进行一次预防性过充;经常停驶的叉车,每月应对蓄电池进行一次补充充电,发现蓄电池有轻度硫化时,应及早地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锻炼;不能将半放电的蓄电池长期搁置,尤其注意给蓄电池定期补充充电,使之保持完全充电状态。不能让蓄电池过度放电,每次接通启动机时间不应超过5s;避免低温大电流放电。添加NeL95修复活性剂可以充分解决硫化现象,将电极板上的硫酸铅结晶体剥离、分解使硫酸浓度还原(浓度基本可以恢复到1.25以上),并且活性剂会在极板上形成保护皮膜,防止硫酸铅结晶体再次附着电极板,从而使蓄电池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达到长期使用的效果。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