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容量下降的原因

全部回答5
默认 最新
  • 电池容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不良的使用习惯,比如过度充电、过度放电、高温放置环境等,都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伤害,令电池折寿,有时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通过关闭闲置程序,合理省电,把每一滴电量都用到刀刃上,在有限的电量里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下面来看看电池容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吗?其实大部分手机的正常工作温度也差不多是这样。我们手机的电池一般都是锂聚合物电池,通过电能→化学能→电能的化学反应来进行充放电。这种化学反应很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当温度过低时,会大大降低锂电池的化学反应速度,因此电池放电的电流变小,直接导致电池的可用容量降低。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非常寒冷的环境下,你会发现电池使用时间降低,电池跳电,可能直接从50%的电量直接跳到30%,甚至会直接没电关机的情况。不过大家不用担心,这种情况可逆的,并不会对手机电池造成实际性损坏。当电池温度返回正常操作范围,其性能也会随之恢复正常。说到这里,大家要注意,高温环境也会对电池造成损坏,而且这种损坏还是不可逆,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让手机处于温度高过35°C的环境,否则可能会永久损坏电池容量。实际上,我们手机的电池都是有寿命的,这是由于手机电池的零部件会在我们使用过程中逐渐老化,锂离子浓度也会逐渐降低,这就直接导致了手机电池容量不断减小。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一部手机使用一两年,电池实际容量就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这也是我们感觉手机电池不耐用的最主要原因。 电池容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内部材料结构发生了变化。蓄电池在多次充电放电的过程中,每一次使用都会对内部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这种损害就是改变了电池内部材料的结构,使内部材料不能再像最开始的时候那样能够被完全利用了。 电池是汽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会分为免维护型蓄电池以及传统的铅酸蓄电池。蓄电池主要就是用来储电和供电的,它有一个很好的特性就是储电时间非常久,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因为蓄电池的栅架采用的是铅钙合金这种材料,因此在充电时所产生的水分解量是非常少的,水分的蒸发量也是十分地低,再加上它的外壳所采用的是密封结构,最终释放出来的硫酸气体也不多,因此与传统的蓄电池相比较来说,它不需要再添加任何的液体,对接线桩头。 电池容量下降的原因。电池其实是属于一种直流电源,它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当发电机端的电压要比铅蓄电池的电动势要高的时候,就可以将一部分的电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即我们所说的充电。
    0 点赞
  • 影响因素蓄电池的容量是衡量蓄电池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用安时来表示.放电时间(小时)与放电电流(安培)的总称,即容量=放电时间×放电电流.电池的实际容量,取决于电池中活性物质的多少和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活性物质是量越多,活性物质利用率就越高,电池的容量也就越大.反之容量越小,影响电池容量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放电率对电池容量的影响铅蓄电池容量随放电倍率的增大而降低,也就是说放电电流越大,计算出电池的容量就越小.比如一只10Ah的电池,用5A放电可以放2小时,即5×2=10 ; 那么用10A放电只能放出47.4分钟的电,合0.79小时.其容量仅为10×0.79=7.9安时.所以对于给定电池在不同时率下放电,将有不同的容量.我们在谈到容量时必须知道放电的时率或倍率.简单的讲就是用多大的电流放电。(2) 温度对电池容量的影响温度对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影响较大,一般随温度降低,容量的下降,容量与温度的关系如:Ct1= Ct2/1+k(t1-t2 ).t1t2分别是电解液的温度,k为容量的温度系数,Ct1温度为t1时容量(Ah),Ct2是温度为t2时的容量(Ah)在蓄电池生产标准中,一般要规定一个温度为额定标准温度,如规定t1为实际温度,t2为标准温度,(一般为25摄氏度) 负极板受低温的影响要比正极板敏感.当电解液温度降低时,电解液粘度增大,离子受到较大的阻力,扩散能力下降,电解液电阻也增大,使电化学反应阻力增加,一部分硫酸铅不能正常转化.充电接受能力下降,结果导致蓄电池容量下降.
    0 点赞
  • 蓄电池的容量直接关系到汽车、拖拉机能否正常起动、运转。如果维护保养不好,即使新装的蓄电池也会出现容量迅速下降,使用寿命缩短。造成容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极板硫化。即极板表面逐渐生成的白色粗大晶粒硫酸铅,这种晶粒较硬,很难溶于电解液充电时也不易与电解液起还原反应,从而减少了活性物质。此外,粗晶粒硫酸铅堵塞极板孔隙,使电解液渗入困难,并增加了内阻,使极板中参加反应的活性物质减少,造成蓄电池容量降低。引起极板硫化的原因有:(1)蓄电池长期处于完全放电或半放电状态,由于气温变化,如温度T高,极板上一部分硫酸铅溶入电解液,当温度降低时, 溶于电解液的硫酸铅会重新析出,产生再结晶,形成粗大的晶粒沉附在极板上。(2)蓄电池液面降低,使极板上缘外露与空气接触氧化,则氧化部分在机械行驶颠簸中与电解液接触也会产生粗晶粒硫酸铅,使极板上部硫化。(3)电解液的比重过大,放电电流过大且气温过高,使化学反应加剧,产生的硫酸铅很快沉积在极板上,也促使硫化。为防止极板硫化,应经常保持蓄电池在充足电的状态,电解液应淹没极板上缘,并且根据地区和季节的不同正确地选择电解液比重。2、自行放电。充足电的蓄电池放置不用,逐渐失去电量的现象,称之自行放电。自行放电是不可避免的,在正常情况下,每天放电率不应超过0.35%~0.5%。自行放电的主要原因:(1)极板或电解液中含有杂质,杂质与极板间或不同杂质间产生了电位差,变成一个局部电池,通过电解液构成回路,产生局部电流,使蓄电池放电。(2)隔板破裂,导致正负极板短路。(3)蓄电池壳表面上有电解液或水,在极桩间成为导体,导致蓄电池放电。(4)活性物质脱落过多,并沉积在电池底部,使极板短路造成放电。为减少自行放电,除蓄电池制造材料应当尽量纯净外,在使用中必须经常保持壳表面和桩头清洁,加注的电解液必须为化学纯净硫酸和蒸馏水。3、极板活性物质脱落 蓄电池在正常使用和充放电过程中,极板活性物质的体积不断地膨胀和收缩,会引起活性物质缓慢脱落,如果使用不当,则活性物质会迅速大量脱落而造成极板短路。造成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充电时电流过大或温度过高,经常过充电等。放电时,电流过大(例如接入起动电机时间过长),使极板拱曲(因极板活性物质参加化学反应程度不一致,造成极板各处体积变化不一致),也会引起活性物质脱落。4、壳体裂纹或封口胶破裂。裂纹将使电解液漏出,液面降低。如内部间壁有细微裂缝,两单池相通,使电压降。造成裂纹的主要原因有电池座螺钉旋得过紧;敲打过猛;通气孔堵塞,气体不能放出,使单格压力过大;冬季冻裂;行车中震动过大等。
    0 点赞
  • 1.电芯老化、衰退。2.自放电率不同,导致的串联电芯电量不平衡,最终导致锂电池容量降低不耐用。3.在电池使用及充放电过程中,会出现“硫化”现象影响电池容量。
    0 点赞
  • 造成电池容量下降的原因:1、极板硫化①、电解液的硫酸铅会产生结晶,附在极板上②、蓄电池液面过低,极板上缘外露与空气接触氧化,与电解液接触产生粗晶粒硫酸铅,使极板上部硫化。③、电解液的比重过大,放电电流过大且气温过高,使化学反应加剧,产生的硫酸铅很快沉积在极板上,也促使硫化2、自行放电。充足电的蓄电池放置不用,逐渐失去电量的现象,称之自行放电。自行放电的主要原因:①、极板或电解液中含有杂质,杂质与极板间或不同杂质间产生了电位差,变成一个局部电池,通过电解液构成回路,产生局部电流,使蓄电池放电。②、隔板破裂,导致正负极板短路。③、蓄电池壳表面上有电解液或水,在极桩间成为导体,导致蓄电池放电。④、活性物质脱落过多,沉积在电池底部,使极板短路造成放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