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中铅蓄电池

全部回答4
默认 最新
  • 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蓄电池由正极板群、负极板群、电解液和容器等组成。充电后的正极板是棕褐色的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是灰色的绒状铅(pb),当两极板放置在浓度为27%~37%的硫酸(h2so4)水溶液中时,极板的铅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二价的铅正离子(pb2+)转移到电解液中,在负极板上留下两个电子(2e-)。由于正负电荷的引力,铅正离子聚集在负极板的周围,而正极板在电解液中水分子作用下有少量的二氧化铅(pbo2)渗入电解液,其中两价的氧离子和水化合,使二氧化铅分子变成可离解的一种不稳定的物质——氢氧化铅〔pb(oh4〕)。氢氧化铅由4价的铅正离子(pb4+)和4个氢氧根〔4(oh)-〕组成。4价的铅正离子(pb4+)留在正极板上,使正极板带正电。由于负极板带负电,因而两极板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电池的电动势。当接通外电路,电流即由正极流向负极。在放电过程中,负极板上的电子不断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板,这时在电解液内部因硫酸分子电离成氢正离子(h+)和硫酸根负离子(so42-),在离子电场力作用下,两种离子分别向正负极移动,硫酸根负离子到达负极板后与铅正离子结合成硫酸铅(pbso4)。在正极板上,由于电子自外电路流入,而与4价的铅正离子(pb4+)化合成2价的铅正离子(pb2+),并立即与正极板附近的硫酸根负离子结合成硫酸铅附着在正极上。  随着蓄电池的放电,正负极板都受到硫化,同时电解液中的硫酸逐渐减少,而水分增多,从而导致电解液的比重下降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测定电解液的比重来确定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铅蓄电池不宜放电过度,否则将使和活性物质混在一起的细小硫酸铅晶体结成较大的体,这不仅增加了极板的电阻,而且在充电时很难使它再还原,直接影响蓄池的容量和寿命。铅蓄电池充电是放电的逆过程。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化学反应的原理方程式如下:  正极: pbo2 + 2e + so4 2- + 4h+ == pbso4 + 2h2o  负极: pb -2e + so4 2- == pbso4   总反应: pbo2 + 2 h2so4 + pb == 2 pbso4 + 2h2o
    0 点赞
  • 不会的 电子在导线中定向移动 产生电流 导线不可能是零电阻的 所以肯定会有热量产生(根据焦耳定律) 这样能量就散失了 根据能量守恒 就不可能是永动机了
    0 点赞
  • 如果真的没有电阻的话。左右端产生的电压,左右端电势相等的话。也不会产生电流。有点像第二类永动机
    0 点赞
  • 不会,过程中两遍电势平衡,震荡都不会就完事了。而且,中间肯定有损耗。永动机违背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不要想他了……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