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准备:烧杯,量筒,小细绳,足量的水
操作:将石头放在托盘天平上测量出石头的质量为m克,然后在烧杯内装满水,直至刚好溢出,再用细绳系住小石头,一手拿着绳子另一端将石头浸没在水中,用量筒装好进入石头后溢出来的水,测量下水的体积,也就是石头的体积V立方厘米,最后用密度公式:密度=质量除以体积,即可算出石头的密度.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将托盘擦干净,按编号置于相应的托盘架上,称量前把游码拨到标尺的最左端零位,调节调平螺丝,使指针在停止摆动时正好对准刻度盘的中央红线。
(2)_天平调平后,将待称量的物体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用不绣钢镊子由大到小加放砝码,当增减到最小质量砝码时仍不平衡时,可移动游码使之平衡,此时所称的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刻度所指的质量之和。
(3)天平应放在干燥清洁的地方,称重物体不能超过天平最大量程。称量时取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长期不用要在盘架下面加上物体固定。
2.实验器材 杠杆(含支架)、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
探究假设 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方案设计
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 B ,使横梁平衡。
步骤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钩码,(假设左端砝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即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3.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再移动阻力作用点,即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的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步骤4.改变动力F1的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大小和阻力臂l 2的大小,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记录表。
步骤5.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保持动力F1和阻力F2不变,移动阻力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臂l1、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表中。
步骤6.整理实验器材。
数据记录 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动力×动力臂(N•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阻力×阻力臂(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