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三物理的八个实验报告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平面镜成像 一,目的:1,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试验中获得的规律。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观察与猜想:平面镜可以在镜后成像,但平面镜是不透明的,不可能将实际光线会聚到镜后。因此猜想: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是-虚像 三,探究器材: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玻璃板支架,一张白纸(四开左右),光屏,直尺,铅笔,火柴。*蜡烛应尽量粗一些 四,实验过程:1,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将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作为平面镜,并用铅笔在纸上描出平面镜的位置;2,探究像的虚实:①在玻璃板侧面立一只点燃的蜡烛,使透过玻璃板可以观察另一侧面后蜡烛的像。②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3,探究像的大小和位置:①将另一只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②用铅笔记下两个蜡烛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新做试验(多做几次)③去掉玻璃板,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他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4距离记录起来(我就不做了) 五,结论: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上下一致,左右相反,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和平面镜垂直
    0 点赞
  •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物理 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  同组者 实验日期  实验名称 实验一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2、 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  3、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4、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物体的密度 , 为物体质量, 为物体体积。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密度有以下三种方法:  1、对于形状规则物体  根据 , 可通过物理天平直接测量出来, 可用长度测量仪器测量相关长度,然后计算出体积。再将 、 带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  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  ① 测固体(铜环)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为 。如果将固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称衡,得到的质量分别为 、 ,则  ② 测液体(盐水)的密度  将物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水和待测液体(盐水)中,测出其质量分别为 、 和 ,同理可得  ③ 测石蜡的密度  石蜡密度  ---------石蜡在空气中的质量  --------石蜡和铜环都放在水中时称得的二者质量  --------石蜡在空气中,铜环放在水中时称得二者质量  3、用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  ①测液体的密度  。  --------空比重瓶的质量  ---------盛满待测液体时比重瓶的质量  ---------盛满与待测液体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  ② .固体颗粒的密度为 。  ----------待测细小固体的质量  ---------盛满水后比重瓶及水的质量  ---------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  三、实验用具:TW—05型物理天平、纯水、吸水纸、细绳、塑料杯、比重瓶  待测物体:铜环和盐水、石蜡  四、实验步骤:  1、 调整天平  ⑴调水平 旋转底脚螺丝,使水平仪的气泡位于中心。  ⑵调空载平衡 空载时,调节横梁两端的调节螺母,启动制动旋钮,使天平横梁抬起后,天平指针指中间或摆动格数相等。  2、 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铜环和盐水的密度  ⑴先把物体用细线挂在天平左边的秤钩上,用天平称出铜环在空气中质量 。  ⑵然后在左边的托盘上放上盛有纯水的塑料杯。将铜环放入纯水中,称得铜环在水中的质量 。  ⑶将塑料杯中的水倒掉,换上盐水重复上一步,称出铜环在盐水中的质量 。  ⑷将测得数据代入公式计算。  3、 测石蜡的密度  测量石蜡单独在空气中的质量 ,石蜡和铜环全部浸入水中对应的质量 ,石蜡吊入空中,铜环浸入水中时的质量 。代入公式计算。  4、用比重瓶法测定盐水和不溶于液体的细小铅条的密度  ⑴测空比重瓶的质量 。  ⑵测盛满与待测盐水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 。  ⑶测盛满盐水时比重瓶的质量 。  ⑷测待测细小铅条的质量 。  ⑸测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 。  5、记录水温、湿度及大气压强。  五、数据及数据处理:  (一)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铜环、盐水和石蜡的密度  水温 水的密度 湿度  大气压强  136.32 120.55 119.76 49.24 118.74 170.25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