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定义和原理去理解:allan方差的基本原理如下:设系统采样周期为τ,连续采样n个数据点.y(i),i=1,2,3…n。对任意的时间r=mτ,m=1,2…n/2,由式(1)求该组时间内各点的均值序列y(k),由式(2)求取差值序列d(k).y(k)=1/m k=1,2…n-m+1 (1)d(k)=y(k+m)-y(k) k=1,2…n-2m+1 (2)普通alian方差的定义如式(3)。其中<>表示取均值,σ=1,2,?,round((n/m)-1)。(τ)=1/2(3) allan方差反映了相邻两个采样段内平均频率差的起伏。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对各类噪声的幂律谱项都是收敛的;此外每组测量n一2,大大缩短了测量的时间。 交叠式allan方差由式(4)计算: (τ)=1/2 p=1,2…n-2m+1 (4) 2、allan方差简介: allan方差由美国人david ailan于1966年提出。 最初该方法是用于分析振荡器的相位和频率不稳定性,高稳定度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的时域表征目前均采用allan方差。由于陀螺等惯性传感器本身也具有振荡器的特征,因此该方法随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惯性传感器的随机误差辨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