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表面粗糙度仪测值准确的主要条件是什么,被测试件必须满足仪器的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泰勒Surtronic 25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 Surtronic 25设计特点 提供多种测量参数以适合不同的应用需求 采用了大显示屏设计,菜单结构简单直观 独特的测针固定结构,灵活应用于不同测量需求 长行程和加长的测杆长度 齐全的配件和测杆选件 可存储最多100个测量结果 功能强大的软件选项 Surtronic 25表面粗糙度测量仪仅手掌大小,可携带到任何需要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地方。测量采用“菜单选择方式”,简单直观。独特的测针固定结构及可选择的测针和附件在现场能对多种形状不一的工件表面进行水平、垂直向下乃至反向向上测量。Surtronic 25广泛应用于加工现场或在计量室进行进一步分析。它可测量包括:油泵油嘴、曲轴、凸轮轴、缸体缸盖的配合面、缸套、缸孔、活塞孔等内、外表面粗糙度和车身喷漆的表面粗糙度。Surtronic 25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 10μm、100μm、300μm [可选] 分 辨 率 0.1μm、0.01μm [可选] 测量行程 0.25mm~25mm 测量行程最小值 0.25mm 测量单位 μm、μin [可选] 传 感 器 电感传感器 测量速度 1mm/s 测 针 112-1502标准测针(针尖半径:5μm ) 测针测力 150mgf~300mgf(1.5mN~3mN) 取样长度 0.25mm、0.8mm、2.5mm [可选] 评定长度 取样长度的1、3、5、10、30倍 [可选] 参数精度 2% of reading + LSDμm 测量参数 Ra, Rz, Rt, Rp, Rmr, Rpc, Rsm, Rz1max, Rsk, Rda[支持用户自定义] 储存容量 可储存100次测量结果 电 源 9V电池或接线电源[选配] 数据接口 RS232 主机尺寸 127mm x 85mm x 60mm 主机重量 450g 工作温度 5~40℃ 工作湿度 0~80%R.H. 储存温度 0~50℃ 储存湿度 0~80%R.H. TR200手持式粗糙度仪 TR200性能特点 机电一体化设计,体积小巧,方便携带,适用于现场测量 多参数测量,可测量多种机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高精度电感传感器 符合ISO和GB标准,兼容DIN、ANSI、JIS标准 流行的菜单操作方式 128×64点阵LCD液晶显示器可以显示测量参数及图形 传感器触针位置指示 具有示值校准功能 高品质锂离子充电电池 标准RS232接口,可与PC机通讯 可连接专用打印机,现场打印测量原理 当测量工件表面粗糙度时,将传感器放在工件被测表面上,由仪器内部的驱动机构带动传感器沿被测表面做等速滑行,传感器通过内置的锐利触针感受被测表面的粗糙度,此时工件被测表面的粗糙度引起触针产生位移,该位移使传感器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发生变化,从而在相敏整流器的输出端产生与被测表面粗糙度成正比的模拟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及电平转换之后进入数据采集系统,DSP芯片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和参数计算,测量结果在液晶屏幕上显示,并可在打印机上输出,亦可与PC机进行通讯。TR200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参数 Ra、Rz、Ry、Rq、Rp、Rv、Rt、R3z、Rmax、RSk、RS、RSm、Rmr 测量范围 Ra:0.025μm~12.5μm 显示范围 Ra、Rq:0.005μm~16μm;Rz、Ry、Rp、Rv、Rt、Rmax、R3z:0.02μm~160μm;RSm、RS:1mm;Rmr:0~100%(%Rt); RSk:0~100% 量程范围 ±20μm、±40μm、±80μm、自动 [可选] 最高显示分辨率 0.001μm 滤波方式 RC、PC-RC、GAUSS、D-P 取样长度L 0.25mm、0.8mm、2.5mm、自动 [可选] 评定长度Ln 1L~5L(L为取样长度) [可选] 测量行程长度 3L~7L(L为取样长度) 最大驱动行程长度 17.5mm/0.71inch 最小驱动行程长度 1.3mm/0.052inch 驱动速度Vt 测量时,L=0.25mm,Vt=0.135mm/s; L=0.8mm,Vt=0. 5mm/s; L=2.5mm,Vt=1mm/s;返回时,Vt=1mm/s 示值误差 ≤±10% 示值变动性 ≤6% 触针针尖角度 90° 触针测力 4mN(400mgf) 针尖圆弧半径 5μm 导头纵向半径 45mm 数据通讯接口 标准RS232串行接口 电 源 6V/800mA高品质锂离子充电电池,连续工作时间大于20小时 工作环境 温度:0~40℃;相对湿度:<90% 外型尺寸 140mm×52mm×48mm 重 量 440克 http://www.cqdhkj.com
    0 点赞
  • 表面粗糙度参数这一概念开始提出时就是为了研究零件表面和其性能之间的关系,实现对表面形貌准确的量化的描述。随着加工精度要求的提高以及对具有特殊功能零件表面的加工需求,提出了表面粗糙度评价参数的定量计算方法和数值规定,同时这也推动了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的形成和发展。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许多制件的表面被加工而具有特定的技术性能特征,诸如:制件表面的耐磨性、密封性、配合性质、传热性、导电性以及对光线和声波的反射性,液体和气体在壁面的流动性、腐蚀性,薄膜、集成电路元件以及人造器官的表面性能,测量仪器和机床的精度、可靠性、振动和噪声等等功能,而这些技术性能的评价常常依赖于制件表面特征的状况,也就是与表面的几何结构特征有密切联系。因此,控制加工表面质量的核心问题在于它的使用功能,应该根据各类制件自身的特点规定能满足其使用要求的表面特征参量。不难看出,对特定的加工表面,我们总希望用最或比较恰当的表面特征参数去评价它,以期达到预期的功能要求;同时我们希望参数本身应该稳定,能够反映表面本质的特征,不受评定基准及仪器分辨率的影响,减少因对随机过程进行测量而带来参数示值误差。 但是从标准制定的特点和内容上我们容易发现,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型表面加工方法不断出现和新的测量器具及测量方法的应用,标准中的许多参数已无法适应现代生产的需求,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加工场合,如精加工时,用不同方法加工得到的Ra值相同或很相近的表面就不一定会具有相同的使用功能,可见,此时Ra值对这类表面的评定显得无能为力了,而且传统评定方法过于注重对高度信息做平均化处理,而几乎忽视水平方向的属性,未能反映表面形貌的全面信息。近年来在表面特性研究的领域内,相对地说,关于零件表面功能特性方面的研究本身就较为薄弱,因为它牵涉到很多学科和技术领域。机器的各类零件在使用中各有不同的要求,研究表面特征的功能适应性将十分复杂,这也限制了对表面形貌与其功能特性关系的研究。 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更加行之有效且适应性更强的表面特征评价参数的出现,为解决这一矛盾,各国的许多学者都在这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以期在不远的将来制订出一套功能特性显著的参数。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参数爆炸”,同时也防止大量相关参数的出现,要做到用一个参数来评价多个性能特性,用数量很少的一组参数实现对表面的本质特征的准确描述。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