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个性审美的问题只能说是见仁见智,法系车的美国人确实是欣赏不来。早期引进的单厢车毕加索,甚至还有两厢半型的塞纳,国人对这些造型“浪漫”的车并不买账。二、反人类的设计尽管雪铁龙C5那个中心不跟着转的方向盘和毕加索把仪表盘放在中控台中央会更利于行车安全,但这让人真的很不习惯啊!法系车总有一些令人目瞪口呆的设计,刷新我们对于汽车操作的理解。三、落后的变速箱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直到前年,标致雪铁龙还在用老掉牙的4AT,这你能忍?这也导致之前法系车都有一个共病就是油耗高,好在现在标致雪铁龙终于换上新的6AT了。总结起来呢就是法系车早期并不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也许是不重视中国市场也许是法国人轴。虽然后面也有改进,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特供车308、C4世嘉等销量都比原来直接引进的车型销量高,但是跟大众相比差距还是太大了。另外法系车的底盘调教不错、操控性好,无奈内饰做工却一直给人很马虎的感觉。这也就是在法式汽车在中国不受欢迎的原因。
1994年,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和中国东风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法国人拿出了他们的看家产品:92年上市,拥有巴黎-达喀尔拉力赛冠军头衔的雪铁龙ZX!冠以 “富康”之名。富康血统高贵,短小精悍,操控灵活,风阻低,高速表现出色。可惜,当时的中国人,对轿车的概念等同于轿子——只认三厢车不认两厢车:前后低,中间高,四平八稳,外加四个轮子“抬”着,才有轿子的感觉。
所以,首先,法系车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原因在于高傲执拗的法国人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没能完全理解。
平心而论,在技术上,富康是老三样(注:指上海大众桑塔纳LX、一汽大众捷达和东风雪铁龙合资的神龙富康)里最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车,但是在销量上,富康却远远低于被法国人鄙视的德国的两款“老爷车”,以至于在2007年,当桑塔纳还在出2000、3000、志俊“糊弄”中国人时,当捷达还在屁股的尾灯上做文章“娱乐”国人的时候,富康却早早退市了……
其实在富康之前,法国人还在广州和广汽集团合作投资做过“标致505”:就是那款有个性感的上翘屁股,中网上挂个“小猴子”那款(当时,很多人都没看出来标致的车标是狮子,当猴子看了很多年)。据开过这车的师傅们说,高速的功夫十分了得!但是,同样是因为法国人的执拗,广州标致也夭折了(注:1997年广州标致亏损29.6亿元,被迫宣布破产。经过各方马拉松式的博弈,标致汽车以象征性的每股1法郎的价格将其占有的广州标致的股份卖给广汽集团后彻底退出合资公司,1998年7月广州本田在标致留下的旧厂房和设备下宣告成立,1999年3月,广本雅阁轿车投产,当年产销超过万辆)。
当富康惨淡经营的时候,法国人怒了,认为中国人不懂车,痛定思痛之后认为自己的问题出在了引进的车型上:车,不是太先进,而是还不够先进!这一回,法国人又拿来了更加能代表其“先进生产力”、同样在世界拉力锦标赛(以下简称WRC)上多次蝉联冠军的神车:塞纳!
当年塞纳在WRC上驰骋的时候,其他车型只能跟在它屁股后面吃土。但是,法国人这次又犯了一次错误,冠以“神龙富康988”的名字。虽然塞纳是三厢车,但屁股实在太丑,只有半个!中国人难以接受,至于什么WRC冠军、后轮随动、独立悬挂(法国人号称)的头衔和技术则统统成为浮云。
标致505、神龙富康和塞纳在中国市场的失败,大大影响了法系车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以至于此后十几年,标致和雪铁龙在中国市场仍然被中国消费者定位为中低端品牌,无法翻身。
其次,法系车的第二个缺点是自动变速器不行。从汽车三大核心技术来说:发动机、底盘、变速器,法国人掌握两样:发动机和底盘,就是自动变速器不行。法国地处西欧,西欧诸国的道路状况与中国有着很大差异:城市路况并不像中国的城市那么拥堵——法系车在自动变速器上的短板就充分地暴露出来。
第三,法系车的人机工程学设计非常奇葩,很多按键和储物空间设计不合理,不符合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影响使用的便利性;比如在爱丽舍上,法国人坚持认为喇叭不能放在方向盘中央,一定要放在方向杆的端头(法国人认为这样在转弯的时候不影响按喇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第四,法系车自然吸气版本车型的发动机型号比较老,技术比较落伍。此前的标致206、307即是如此。不过法国人对这个不是太在乎,把发动机的主要研发方向放在了高压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开发上。
总结:在20万价位以内、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手动挡两厢车,我还没见过其它哪个国家的车高速性能可以做得比法国车更强的。但,法国车是“帐篷理论”,强悍的地方就那么一两项,这一两根杆子就决定了它的整体高度,其它方面就离行业平均水平有不小的差距。所以网络上对法国车的评价两极分化是很正常,喜欢的捧上天,讨厌的黑出翔。
标致408 1.2自动豪华版,家用轿车性价比之选,优惠三万二后,落地13万,内饰用料高品质,长轴距,六气囊,Esp,胎压监测,定速巡航一个不差,省油省心,悬挂软,适合都市,小震动都可以过滤掉,差路况则很颠簸,城市百公里6L左右,堵车大约7L,平均每公里四毛钱不到,提车一年多到现在用得很舒心,也没什么毛病,保养也便宜,小保养500元不到,网上热炒的关于这车各种投诉我一个不在意:法系车一贯是车黑多,水军少,连我们这些车主也喜欢有事没事拿法系车调侃一下,法系车是论坛不可缺少的笑谈资源之一,没有了法系车拿什么去创造话题呢;第二,实际感受,用料、做工、配置可以看出用心,底盘给人稳重感;第三:如果不是普遍投诉,个例投诉我是不关注的(每个人用车习惯和用车环境不同,多数情况下是自己原因造成,人都有私心,或许知道,也或许不知道,总之一股脑地推到法系车企业上,,先解一下怨气,要是能引起关注,从而获得赔偿那就更好了)举个例子,去年6月份,我忽然发现右前轮鼓包了,当时可是没到3000公里,估计大部分网友会怀疑是质量问题,再一看投诉最多的就是轮胎鼓包,就可能确信了是轮胎不合格。可我仔细回想一下,确实是我驾驶不当原因造成,蹭过三次马路牙,有次晚上还高速压过一个坑,不能因此就投诉轮胎质量要求索赔吧,后来自己掏钱换了个,也只要六百块钱不到。网上408投诉最多的就是轮胎鼓包问题,一部分是真实,另一部分完全是跟风,可十有八九都是自己驾驶不当造成,没过坑、没蹭过马路牙,正常行驶你轮胎会鼓包?之所以出现这样情况,我分析是这款轮胎扁平率较低,在高速过坑、蹭马路牙后更容易鼓包。见仁见智问题



原因很多,比如:法国人傲慢,不愿更多了解中国市场,引进中国的车型和技术相对落后,像当年的标致505,最后把广州工厂都卖了。自动变速器,别人都5速 6速了,还坚持自己的4速,还自认为是的。当年广州标致彻底失败,在中国市场留下了阴影,后来卷土重来又放不下臭架子,法国车在中国人心中就是不如其他车。其实法国车有特点,有优势。车的质量 综合性能也不错,但市场丢了想重新恢复在中国没那么容易。中国人有的是选择。看时间考验吧,如果法国人还那么固执,好车也买不好。

我的4008,去年12月27买的,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全款上路22万多吧,具体花了多少忘记了。这是前两天拍的,现在快6000公里了,从没开过标志的车,只是被他的外观内饰给俘获了,3000公里的高速,3000公里的郊区城市路段,油耗很满意,百公里7.4,1.5吨的重量知足了,动力也可以,操控也还行,缺点我要说一下,这车特不耐脏,特别是尾巴部位,减震偏硬,雨刷喷水设计有缺陷,大灯也不行,不过被我换掉了,最值得提的是这个价位倒车影像和导航都没有,油耗油耗安稳一下自己,哈哈
没有更多内容了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