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饭前服
号称胃动力药的吗丁啉与胃复安及西沙必利等,它们具有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胃中食物排空、协调食管、胃部、幽门和十二指肠运动功能,对恶心、呕吐、泛酸嗳气和食后闷胀等症状,均有良好的疗效。宜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待进食时,药效恰好到达高峰,使整个上消化道在药物的疏通下能正常运转。但须注意它们均不宜与阿托品、颠茄片、山莨菪碱(654—2)等合用。
■应早餐前服用的胃药
胃酸分泌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
■应餐前服用的胃药
吃饭前15-30分钟口服:包括胃酸分泌抑制剂:丙谷胺;胃黏膜保护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酸铋、米索前列醇;胃肠解痉药:丙胺太林、胃复康;助消化药:多酶片、乳酶生;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必利。
吃饭前30-60分钟口服:包括抗酸药: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碳酸钙、碳酸氢钠;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磷酸铝、胃膜素。
吃饭前60-90分钟口服:包括胃酸分泌抑制剂:哌仑西平;抗酸药:甘羟铝。
饭后服某些碱性-药物,如氧化镁、氢氧化镁、三硅酸镁等,主要对过多胃酸起中和作用,可放在饭后1—3小时服用,但皆不宜久服,否则会引起镁中毒。对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应晚上睡前服用的胃药
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酸铋、米索前列醇,应每晚睡前加服一次。
胃酸分泌抑制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在胃炎急性期早晚各服一次,慢性期仅每晚睡前服一次。
■应餐后服用的胃药
抗酸药:铝碳酸镁;胃黏膜保护剂:甘珀酸钠、替普瑞酮、吉法酯、醋氨己酸锌、复方铝酸铋、乐得胃;胃肠解痉药:胃仙。
2.饭间服
即指两餐之间服。慢性胃炎及溃疡病,常用硫糖铝、米索前列醇或麦滋林—S等治疗,以保护胃粘膜。近些年来,又发现隐藏在胃粘膜内的幽门螺杆菌,竟与慢性胃炎有着不解之缘,于是采用含有胶体枸椽酸铋的得乐、迪乐等治疗,予以杀灭。可是它们皆需与胃粘膜直接接触才能发挥作用,故在饭间服。硫糖铝若为片剂,需嚼碎后用水吞下,但不宜与含高蛋白的食物与饮料同服,如乳制品、豆制品等,以免降低疗效。
3.睡前服
抗酸药如西咪替丁(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及奥美拉唑(洛赛克)等,均是强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它们不仅能缓解因溃疡或胃粘膜糜烂而引起的疼痛,促使溃疡愈合,而且可制止因溃疡病或胃粘膜糜烂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在疾病急性期,一般主张早晚各服1次,待病情缓解后,改为每晚服维持量。
需要提出的是,白天分泌的胃酸,在进餐后会被食物稀释,而夜间分泌的胃酸即直接与胃粘膜接触,起到腐蚀作用,引起胃粘膜糜烂、出血,甚至加剧病情。因此,抑制夜间胃酸分泌,对治疗溃疡病与胃粘膜糜烂出血,显得格外重要,于是有些医药学家认为,将抗酸药集中在晚上顿服,疗效会更佳。即使痊愈后,药物维持量在睡前服,也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总之,患者应当遵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对用药时间的要求服用,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