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经过了四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明显的技术特征,这四个阶段的主要元件分别是(

全部回答5
默认 最新
  • ABCD
    0 点赞
  • 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eniac(埃尼克),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的诞生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逻辑器件的更替发展来描述计算机发展过程。◆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主要电子元件是电子管,这代计算机体积庞大、耗电量大、运算速度低、价格昂贵,只用于军事研究和科学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主要电子元件是晶体管,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作为元件,计算机运算速度提高了,体积变小了,同时成也降低了,并且耗电量大为降低,可靠性大大提高了。这个阶段还创造了程序设计语言。◆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成功制造了集成电路,计算机也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元件,速度快、体积小,开始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
    0 点赞
  • BDEF
    0 点赞
  • BDEF
    0 点赞
  • 1.电子管时代 该阶段的计算机以电子管作为基本电子元件,称为“电子管时代”。电子管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使用的是磁鼓,主要用于数值计算。但由于其体积大、耗电量多、价格贵,而且运行速度和可靠性都不高,使计算机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2.晶体管时代 该阶段的计算机以晶体管作为基本电子元件,称为“晶体管时代”。晶体管计算机主存储元件使用磁芯为主,晶体管计算机不论是在运算速度和可靠性上都比电子管计算机先进。 3.集成电路时代 该阶段的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SSI、MSI),称为“集成电路时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所采用的主存储器为半导体存储器,系统采用微程序技术与虚拟存储技术,并开始使用多种高级语言和成熟的操作系统。由于其电路集成度高、功能增强、价格合理,使计算机在应用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 4.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该阶段的计算机以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电子元件,称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电子元件的集成度,还把电子计算机的运算控制器等部件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这就使计算机向巨型机和微型机发展成为可能,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机更为普及,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为计算机的网络化创造了条件。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