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蓄电池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全部回答3
默认 最新
  • --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铅酸蓄电池电动势的产生 铅酸蓄电池充电后,正极板二氧化铅(pbo2),在硫酸溶液中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二氧化铅与水生成可离解的不稳定物质--氢氧化铅(pb(oh)4),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铅离子(pb4)留在正极板上,故正极板上缺少电子。 铅酸蓄电池充电后,负极板是铅(pb),与电解液中的硫酸(h2so4)发生反应,变成铅离子(pb2),铅离子转移到电解液中,负极板上留下多余的两个电子(2e)。 可见,在未接通外电路时(电池开路),由于化学作用,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多余电子,如右图所示,两极板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电池的电动势。 2、铅酸蓄电池放电过程的电化反应 铅酸蓄电池放电时,在蓄电池的电位差作用下,负极板上的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板形成电流i。同时在电池内部进行化学反应。 负极板上每个铅原子放出两个电子后,生成的铅离子(pb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生成难溶的硫酸铅(pbso4)。 正极板的铅离子(pb4)得到来自负极的两个电子(2e)后,变成二价铅离子(pb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生成难溶的硫酸铅(pbso4)。正极板水解出的氧离子(o-2)与电解液中的氢离子(h)反应,生成稳定物质水。 电解液中存在的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在电力场的作用下分别移向电池的正负极,在电池内部形成电流,整个回路形成,蓄电池向外持续放电。 放电时h2so4浓度不断下降,正负极上的硫酸铅(pbso4)增加,电池内阻增大(硫酸铅不导电),电解液浓度下降,电池电动势降低。 3、铅酸蓄电池充电过程的电化反应 充电时,应在外接一直流电源(充电极或整流器),使正、负极板在放电后生成的物质恢复成原来的活性物质,并把外界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在正极板上,在外界电流的作用下,硫酸铅被离解为二价铅离子(pb2)和硫酸根负离子(so4-2),由于外电源不断从正极吸取电子,则正极板附近游离的二价铅离子(pb2)不断放出两个电子来补充,变成四价铅离子(pb4),并与水继续反应,最终在正极极板上生成二氧化铅(pbo2)。 在负极板上,在外界电流的作用下,硫酸铅被离解为二价铅离子(pb2)和硫酸根负离子(so4-2),由于负极不断从外电源获得电子,则负极板附近游离的二价铅离子(pb2)被中和为铅(pb),并以绒状铅附着在负极板上。 电解液中,正极不断产生游离的氢离子(h)和硫酸根离子(so4-2),负极不断产生硫酸根离子(so4-2),在电场的作用下,氢离子向负极移动,硫酸根离子向正极移动,形成电流。 充电后期,在外电流的作用下,溶液中还会发生水的电解反应。 4、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后电解液的变化 从上面可以看出,铅酸蓄电池放电时,电解液中的硫酸不断减少,水逐渐增多,溶液比重下降。 从上面可以看出,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电解液中的硫酸不断增多,水逐渐减少,溶液比重上升。 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电解液比重的变化来判断铅酸蓄电池的充电程度。 常见故障及处理 (1)蓄电池壳体异常。造成原因有:充电电流过大,单只电池充电电压超过了2.4v,内部有短路或局部放电、温升超标、阀控失灵。处理方法:减小充电电流,降低充电电压,检查安全阀体是否堵死。 (2)运行中浮充电压正常,但一放电,电压很快就下降到终止电压值原因是蓄电池内部失水干涸、电解物质变质。此时应通知厂家更换电池。
    0 点赞
  • 你好,汽车蓄电池只要是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少可以用3到5年,如果加装过多的电气设备对蓄电池的损伤是比较大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到你,谢谢望采纳。
    0 点赞
  • 故障类型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责任判定一.短路(电池内部一格或多格形成放电回路)1.电压10V左右或10V以下。1.极板弯曲变形,造成正负极板接触短路。制造不良2.六单格中其中一格或多格电解液无比重2.有铅粒落入电池组中,正负连接形成回路。3.用容量测试表放电单格冒泡严重。3.漏插隔板或隔板移位、隔板破损。4.充电时某单格温度高,早冒泡,充电后不存电。4.电池表面不清洁或有杂物造成串联电池之间短路或达铁。使用不当5.过充电造成极板活性物质脱落。二.断路(蓄电池单格之间或引出端子连接断裂)1.用电压表检查电池无电压。1.端子极柱或极群组间熔接不良。制造不良2.放电时电流表指引异常不稳或几乎没有电流。2.穿壁焊开裂。3.用容量表放电时,断路处有大量气泡冒出(有异味之气体)。4.如系端子极柱断裂,用手敲击断裂端极柱处会发出'卜卜'的响声,放电时断的端子发热(两端子对比)。3.外部短路或长时间大电流放电极柱熔断使用不当5.不能充电或充电电流微弱。三.反极(整只电池或其中一格出现极性颠倒)1.新电池加液后,开路电压只有8V左右,或电压成负值。1.装配问题制造不良2.电池已正常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电池出现反极。2.不同型号或成色电池串联使用,造成单只电池反充电使用.维护不当3.电池充电后正负极性颠倒。3.用户充电时误将电池极性接反。四.极板硫酸化(单格或整只电池极板形成不可逆转的大颗粒硫酸铅)1、加液后,单格电解液密度降低,甚至有白色沉淀物。1.极板化成不均或单格污染受潮。不良或保管不当2、单格电解液比重偏差大,充电初期电压很高,充电过程中温度高,单格反映剧烈。2.电解液不纯或电解液污染。使用维护不当3.长期过放电或放电后未及时充电3、充电后电压正常,放电容量低、不存电。4.长期充电不足。五.电池爆炸1、蓄电池槽盖明显脱离。1.蓄电池内部断路或短路打火。使用维护不当2、蓄电池外壳呈撕裂状破损。2.充电电流过大或蓄电池通气孔堵塞。3、蓄电池充电或车辆长途行驶后有火星接近蓄电池。4.蓄电池外连接线接触不良,打火引起蓄电池爆炸。六.过充电(充电电流过大或长时间大电流充电)1.池壳色泽变暗。1.车辆电压调节器设定值高(12V汽车电池充电压应为13.8-14.4V)使用不当2.隔板变黑。2.车辆充电电压调节器失控。3.电解液面降低或呈现红色。3.人为长时间大电流充电。4.极板活性物质严重脱落。5.解剖电池见正板栅严重腐断。七.过放电1.开路电压在10V以下,(指12V电池,6V电池减半)1.电池充电不足而继续使用。使用不当2.电解液比重在1.15以下。2.车辆用电线路发生了短路。3.极板严重硫化3.车辆不使用时用电器未关掉4.车体充电调节器电压太低(低于13.8)4.解剖电池见正负极板活性物质坚硬结实,一折就断。5.长时间放置未及时充电。5.电池不存电。6.用户往电池内加入杂质超标的电液,或其他物质,造成电池自放电严重。八.注液不当完全充电后,电解液比重过高或过低,或电解液颜色异常用。1.初注液比重过高(超1.290 25℃)使用不当2.加入不合格的电解液或电池内掉入异物。3.使用过程中液面降低,补入了硫酸液或不纯洁的水九.失水液位低于'液面下限'甚至低于极板上端面。未及时补充纯水。维护不当十.漏液1.无明显撞击,电池槽盖之间漏液。壳与盖之间热封接触不良制造不良2.壳体或端子撞击,摔打或挤压而引起撞伤,使电池漏液。用户搬运.安装或其他意外造成。3.用户行为致使电池损坏。用户造成十一.寿命终止1.池壳底部活性物质脱落较多。电池使用期限已到。使用期限已到2.池壳色泽变暗,明显陈旧。3.隔板变黑,充电时电液混浊。4.板栅腐蚀。5.充电后有电压,放电电流小。(内容来源:网络)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