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LED灯是谁最先发明的?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中村修二原是日本日亚化学工业公司技术员。1990年,他开发出蓝色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当时,世界上已开发了红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但是由于没有开发出蓝色发光二极管,电子视屏领域中的各种色彩无法被充分展现。因此,蓝色发光二极管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困难也最热门的研发项目。获得电子工学专业硕士学位的中村修二独辟蹊径,填补了这项空白,使电脑、手机、超薄电视屏幕的色彩更加丰富,原件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可将电力消耗降低90%。 据报道,中村修二教授1954年出生于日本,自2000年以来供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这是芬兰技术奖励基金会第二次颁发“千年技术奖”,颁奖仪式将于今年9月8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 千禧技术大奖是迄今世界上颁发的奖金数额最高的科学奖,每两年颁发一次,以表彰在科研或发明领域作出重大成就的个人或研究小组。芬兰技术奖励基金会评定的标准是,获奖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应能直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作用。首度“千年技术奖”于2004年颁发给万维网发明者、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教授
    0 点赞
  • 早在1907年开始,人们就发现某些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在正向导通时有发光的物理现象,但生产出有一定发光效率的红光LED已是1969年了。1994-1995年人们开发成功了蓝光LED,并在1998年实现了真正商品化。2000-2002年间,研发人员不断追求成本效益,使LED成功打入手机背光源市场。到今天,LED已生产了30多年,各种类型的LED、利用LED作二次 开发的产品及与LED配套的产品(如白光LED驱动器)发展迅速,新产品不断上市,并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产业。 LED技术研发之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就是开发蓝光LED时,碳化矽(SiC)与氮化镓(GaN)两大门派之争。这也是许多研发团队辛勤投入开发蓝光LED元件时,必须痛苦抉择的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之前,全球许多大公司皆投入SiC研发,结果日本一家专门做荧光粉业务的公司——日本日亚化工公司(Nichi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的研发人员中村修二先生(Shuj Nakamura)於1994年和1995年,在氮化镓(GaN)研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并取得震惊全球的专利。这位研发人员的重大突破,引发了包括Sony及Toshiba等大厂的最高主管都出面为自己所做的错误决策导致技术落後而道歉。这位Nakamura的技术突破,让氮化镓(GaN)阵营正式快速超越SiC。原本做荧光粉业务的Nichia由於在蓝光LED技术上的成功,使其年营业额从约1亿美元快速发展到2003年的9亿美元。而原本该公司准备发给Nakamura的专利奖励金是日币200万元,经过一场官司後,Nichia被判定应该给这位研究人员日币2亿元。继蓝光LED技术突破後,白光LED正式启动了广泛的LED应用风潮,从显示、指示及手机光源,到正在酝酿中的LCD-TV背光源,各种新机会的大门不断被创意敲开。 LED是继1950年代矽(Si)半导体技术後,由三五族(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发展的半导体器件。LED的发光原理是利用半导体中的电子和空穴结合而发出光子,不同於灯泡需要在3000度以上的高温下操作,也不必像日光灯需使用高电压激发电子束,LED和一般的电子元件相同,只需要2-4V的电压,在常温下就可以正常动作,因此其寿命也比传统光源来得更长。 LED所发出的颜色,主要是取决於电子与空穴结合所释放出来的能量高低,也就是由所用的半导体材料的能隙所决定。同一种材料的波长都很接近,因此每一颗LED的光色都很纯正,与传统光源都混有多种颜色相比,LED可说是一种数字化的光源。 LED晶片大小可以因用途而随意切割,常用的大小为0.3-1.0mm左右,跟传统的灯泡或日光灯相比,体积相对小得多。为了使用方便,LED通常都使用树脂包装,做成5mm左右的各种形状,十分坚固耐震。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