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原理是什么?

全部回答3
默认 最新
  • 首先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了制冷对象的热量,蒸发成氨蒸汽;氨蒸汽 包含着吸收来的热量被压缩机抽送到冷凝器,并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蒸汽,这时 候氨蒸汽中又加进了电动机的热功当量所附加的热量;冷凝器中的氨蒸汽,将热量 传送给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失去热量的氨蒸汽被冷凝成为液态氨;节流阀将冷凝下 来的液氨再有节制的补充给蒸发器,使蒸发器能够连续地工作;整个工作过程就是 将低于-18℃的制冷对象中的热量,强制送到+30多℃的冷却水中去,使制冷对象 失去热量,温度降到我们所需要的-18℃;而冷却水吸收了热量后,又通过水蒸汽 的蒸发,将热量传送给了大气,或者说是风将热量吹走了。这就是制冷全过程。
    0 点赞
  • 气体经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液体,再散热,再过节流阀打也,液体又变气体,液体气化要吸热,然后气体再过压缩机 循环
    0 点赞
  • 最简单的制冷由四大要件组成:①压缩机;②冷凝器;③节流阀;④蒸发器;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冰箱,正好由这四要件加上箱体组成,箱体就好像冷库。不过电 冰箱上的③节流阀在技术上由相同作用的毛细管替代。首先讲讲什么叫制冷。制冷 两字只能说是技术上的术语,严格讲是错误的,世界上没有那国的科学家能制造出 “冷”来。液态氨在蒸发器(排管)中如果处于 0.3Kg/CM2表 压力状态(应该是0.03Mpa表压力,出于习惯的方便,还是用 Kg/CM2),它的沸腾 温度应该是-28℃;而蒸发器外是-18℃的冷库,如果有高于-18℃的商品进库, 商品中的热量很快传给了空气,使空气温度上升到比如-15℃,-15℃的空气又将 从商品中传来的热量传给了-28℃的液氨,液氨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会上升,而是沸 腾蒸发为气体(氨蒸汽),这样空气来来回回的传送,商品中的热量逐步减少,温 度逐步降低,最后降到-18℃,制冷就可以结束了,这是蒸发器的工作任务,库内 空气向蒸发器传递多少热量,蒸发器内的液氨就蒸发掉相应的重量。当然除了商品 中的热量外,还有外界气温中的热量通过围护结构传进来的热量,开门时空气带进 的热量,使库温不时的上升,所以需要定时开机降温。 但是如果没有压缩机的参与,蒸发器的工作是不能持久的,因为液氨受热蒸发成为 氨蒸汽,氨蒸汽逐步挤占蒸发器的空间,蒸发器中的压力也就逐步升高,压力升高, 液氨的沸腾温度就会上升,最后压力升到 1 Kg/CM2表压力时,温度也上升到-18℃ 左右,液氨与冷库的温度相同,由于温度平衡,热量就无法向液氨传递了,制冷也 就停止了。压缩机的任务就是要把蒸发器中产生的氨蒸汽抽走,使蒸发器中的压力 一直保持在我们生产需要的0.3 Kg/CM2表压力状态。这时候蒸发器中的压力叫蒸发 压力,蒸发器中的液氨温度叫蒸发温度。压缩机抽出的氨蒸汽并不是排到大气中去 的,而是排到冷凝器中,氨蒸汽被压缩到冷凝器后,冷凝器的压力会逐步升高,而 后就是冷凝器的任务了。我们知道氨蒸汽是带着冷库中的热量的,氨蒸汽被压缩机 从蒸发器抽出,而后压缩到冷凝器中,那么压缩机就完成了输送热量的任务。 现在氨蒸汽被聚集在冷凝器中(带着大量冷库中的热量),压力不断升高,温度也 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比如说压力升高到表压力14 Kg/CM2,温度也就对应升到 +39℃,如果在冷凝器管外供给+34℃的冷却水,那冷凝器中的氨蒸汽就会向水传 送出热量,每向冷却水送出 264大卡热量,冷凝器中就有一公斤重的氨蒸汽凝结成 液态氨,并让出原来氨蒸汽占领的大部分空间来。如果热量没有出路,那冷凝器中 的压力就继续升高,到冷凝器爆炸或跳安全阀为止。但是实际上压缩机的排出温度,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