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的润滑油有不会散发出刺激性气体或臭气(一)润滑油、脂的质量管理润滑油脂的品种和牌号非常多,经常会发生牌号混淆不清的情况,因此要学会正确鉴别润滑脂品种和润滑油的质量,对于加强现场设备润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润滑油的品种和牌号,都要经过化验分析才能判明其品种和牌号。有些常用的润滑脂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以及外观颜色,大致判断出脂的种类和质量变化情况。1. 润滑脂的种类简易鉴别方法(1)外观及颜色可以作为初步的判断基础。钙基脂、锂基脂均呈奶油状,钠基脂呈纤维状。(2)各种脂肪酸皂基脂,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油脂气味和香味。各种烃基脂则没有这种香味,它们通常有矿物油味和蜡味。(3)鉴定一种润滑脂是钠基脂还是钙基脂,用手指取少量脂样,蘸一点水,稍加捻压,如果它迅速乳化,则为钠基脂,不能乳化则是钙基脂。要鉴别一种长纤维的润滑脂是钙钠基脂还是钡基脂,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因为钡基脂也是抗水性强的脂。钙钠基脂也能乳化,但它只是稍微乳化,不完全乳化。(4)用烧杯装一些润滑脂,然后加热升温,以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当温度达到90~100℃时,如果是钙基脂,则会溶化,皂油分离,即在油中飘浮着皂团。如果是钠基脂或钙钠基脂,100℃时不能溶化,时间延长一些,钙钠基脂也会发生油皂分离现象。如果是烃基脂(凡士林),在60~70℃就会完全溶化,而溶化后呈均匀的液体。2. 润滑油的质量简易鉴别方法润滑油的润滑质量是否良好,必须经过化验分析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标准,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但是通过以下简易方法也可大体上判断润滑油的质量变化情况。(1)外观检查 新的矿物油都有荧光反应。所谓荧光反应,即是用玻璃瓶盛装润滑油,在室外阳光下,油的表面一层略带有蓝色的反光。凡是用过的旧油,其荧光反应消失。质量良好的油,从玻璃试管中凭肉眼观察,应当是澄清的,轻质油则应是透明的或半透明的,不应当有混浊现象。油中更不得有悬浮的物粒,在玻璃瓶的底部不应有沉淀的杂质。(2)气味 用过的润滑油如果老化程度很严重,则往往有酸性刺激味。这要与极压齿轮油区别分开。极压齿轮油中含有硫、磷、氯等化学元素,也有一定的臭味,但是没有刺激性的臭味。(3)水分 试管或烧杯中装入润滑油,在酒精灯上加热,如果发现有叭叭的响声,则表示油内含有水分。(4)机械杂质 取油样100mL,用l00目的铜丝网将油过滤。如果油样粘度太大,可适当加入一些汽油稀释,再过滤。检查过滤网上的杂质,可大致判断油中含有杂质的状况。若有铁末、砂粒等杂质,都可以检查出来。3. 润滑脂在保管和使用中的质量变化及判别润滑脂在工作部件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如空气、水、粉尘或其他有害气体等)的影响,及工作部件相对运动产生机械力(如冲压、剪断等)的作用,将发生两个方面的变化,一化学变化:润滑脂组分(基础油、稠化剂)因受光、热和空气的作用,可能发生氧化变质,基础油遭受氧化后生成微量的有机酸、醛、酮及内酯等组分,稠化剂中脂肪酸、有机的金属盐有可能发生分解而形成微量的有机酸等,因此,产生酸性物质(润滑脂酸值增大)导致被润滑的部件腐蚀,及至锈蚀,并失去润滑、防护作用。二物理变化 由于机械作用使润滑脂结构变差乃至破坏,润滑脂稠度下降,润滑效能变差;或是由于机械润滑部件密封条件不好,导致润滑脂中混入灰尘、杂质和水分而使润滑脂质量变差。润滑脂是否变质,需要通过化验分析来判断。在没有化验设备和化验员的时候,可以由有经验的人员来检查和初步判断。(1)颜色变黑,表示氧化变质。如果仅仅表面一层变色,可以将表面一层刮去,仍可照常使用。最好检查一下酸碱度的变化,即用酚酞指示剂滴在少量润滑脂上,混合均匀,用手指捻一下,如呈红色,则说明润滑脂保持碱性;如果不变色,则说明脂已变成酸性。一般来说,变为酸性的润滑脂不能在贵重仪器上使用,以免产生腐蚀,但可以降低标准使用,用在不怕腐蚀的较为粗糙设备上。(2)表面形成胶膜亦属于氧化现象,尤其是用干性植物油制成的润滑脂,容易产生这种现象,处理办法同上。(3)析油表示胶体安定性已经破坏。轻微析油时,可将表面油除去,其余大部分仍可使用,但尽量不要用在高温高负荷部位。严重析油的产品不能使用。(4)由于吸收水分或漏入雨水,油脂易产生表面乳化现象。若将乳化变质部分完全除去,剩余部分仍可使用。乳化严重时,剩余部分可能含水超过标准。这可以从颜色上来判断,含水越多,润滑脂颜色越浅,光泽越暗而且不透明。(5)润滑脂变稀的原因之一是贮存温度过高造成的,需立即转移到凉爽的环境中存放,使其恢复原有的稠度。如果不是温度过高,或不能恢复稠度,其另一原因则是酸碱度有变化(用酚酞指示剂检查)。(6)润滑脂变硬原因之一是长期冷冻造成的。这样可把它放在稍高的室温条件下(例如30~40℃)存放一段时间,使其恢复原状。这种情况不能采用过高温度加热。有些脂的硬化,原因是脂本身的特性,例如合成钙基脂在冬季有硬化趋势。只要不影响使用,则不必作上述保温处理,只需适当地搅拌均匀。(7)在使用中如何判断轴承润滑脂失效 轴承润滑脂性能要求的指标很多,主要是胶体安定性(分油量)、机械安定性 (10万次剪断试验,延长工作锥入度值) 和氧化安定性,这3个指标综合结果,即是轴承寿命。在轴承中运转的润滑脂遭受机械力的破坏使稠化剂的纤维变碎裂、变短、降低了维系润滑脂结构的能力,即稠度变低,如果稠度变化很大会产生从工作表面流失的现象;同时在运转工作时润滑脂将受到温度升高的影响,基础油会产生蒸发而减少或部分基础油由于脂的胶体破坏分油损失都会使脂的含油量减少,也有产生氧化变质的可能。因此,对轴承润滑脂来说,若工作后脂内基础油含量低于60%~70%时 (即基础油由于蒸发或分油而损失30%~40%) 将降低甚至丧失润滑能力导致轴承损坏,造成停车事故。同时脂的稠度下降和氧化而变质更将影响运转中的轴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