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考物理,化学实验题+答案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①测摆长时,若正确测出悬线长l和摆球直径d,则摆长为 ;②测周期时,当摆球经过 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1次,测出经过该位置N次(约60~100次)的时间为t,则周期为 。 此外,请你从下列器材中选用所需器材,再设计一个实验,粗略测出重力加速度g,并参照示例填写下表(示例的方法不能再用) A.天平; B.刻度尺; C.弹簧秤; D.电磁打点计时器; E.带夹子的重锤; F.纸带; G.导线若干; H.铁架台; I.低压交流电源; J.低压直流电源; G.小车; K.螺旋测微器;M.斜面(高度可调,粗糙程度均匀) 所选器材 (只填器材序号) 简述实验方法 (不要求写出具体步骤) 示例 B、D、E、F、G、H、I 安装仪器,接通电源,让纸带随重锤竖直下落。用刻度尺测出所需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果 实验 设计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需要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现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量金属丝长度,图中箭头所指位置是拉直的金属丝两端在米尺上相对应的位置,测得的金属丝长度为 mm。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如果受条件限制,身边只有米尺1把和圆柱形铅笔1支。如何较准确地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请简述测量方法: 参考答案: (1)① (2分); ②平衡(2分); (3分); 所选器材 简述实验方法 实验设计 A、C、E 用弹簧秤称出带夹子重锤的重力大小G,再用天平测出其质量m,则g = G/m。 或 实验设计 B、D、F、 G、I、K、M 安装仪器,接通电源,让纸带随小车一起沿斜面下滑。用刻度尺测出所需数据。改变斜面高度再测一次。利用两次数据,由牛顿第二定律算出结果。 (2)① 972.0mm ②在铅笔上紧密排绕金属丝N匝,用米尺量出该N匝金属丝的宽度D,由此可以计算 得出金属丝的平均直径为D/N (1)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求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垂直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OM=2.68cm,OP=8.62cm,ON=11.50cm,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2:1,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 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P‘的百分误差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 ,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
    0 点赞
  • 1.在盛有NO 的集气瓶里放入一块木炭,一段时间后瓶内气体颜色变浅,这是因为( B ) A.NO 与木炭发生了化学反应 B.木炭吸附了部分NO C.反应生成了N O D.木炭促进了NO 转化为N O 2.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 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 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一定不可能是下 列的 ( C )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B.水、氨气 C.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氮 D.水、二氧化氮 解析:利用压强的增大,使水的沸点减小。 3. 07年lO月24日l 8时05分,就在这天与山、山与水的环拥之中,“嫦娥奔月”,一个流传了千年的神话,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发射,在有着“月亮城”之称的高原航天城梦想成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一二级常规燃料为液氧和液氢。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D A.液氧和液氢要分装加注到火箭燃料箱中。 B.氧气比氢气较易液化 C.火箭一二级常规燃料燃烧产物对发射环境没有污染。 D.用液氧和液氢做火箭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气燃烧能 放出大量的热量。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