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 测温原理

全部回答5
默认 最新
  • 这两个图是同一个线路。R1、R2、R3为固定电阻器,Rs为可调式电阻箱,Rt为热敏电阻器。调整电阻箱使检流计G的指针为0,此时有以下公式:R1/R3=R2/(Rs+Rt)通过以上可以得出在此环境温度下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通过电阻值-温度对照表可以查出对应的温度。
    0 点赞
  • 热电阻测温原理是:热电阻的电阻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半导体陶瓷热敏电阻是负温度系数,温度越高电阻值越低,铜热电阻和铂热电阻是正温度系数,温度越高电阻值越高,他们都有一个必备条件,就是具备非常优良的复现性和优良的线性。
    0 点赞
  • 热敏电阻测温原理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不同的是,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目前主要有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金属热电阻的电阻值和温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关系式表示,即rt=rt0[1+α(t-t0)]式中,rt为温度t时的阻值;rt0为温度t0(通常t0=0℃)时对应电阻值;α为温度系数。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温度关系为rt=aeb/t式中rt为温度为t时的阻值;a、b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的常数。相比较而言,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更大,常温下的电阻值更高(通常在数千欧以上),但互换性较差,非线性严重,测温范围只有-50~300℃左右,大量用于家电和汽车用温度检测和控制。金属热电阻一般适用于-200~5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其特点是测量准确、稳定性好、性能可靠,在程控制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0 点赞
  • 热电阻测温原理是:热电阻的电阻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半导体陶瓷热敏电阻是负温度系数,温度越高电阻值越低,铜热电阻和铂热电阻是正温度系数,温度越高电阻值越高,他们都有一个必备条件,就是具备非常优良的复现性和优良的线性。
    0 点赞
  • 热敏电阻测温主要分为金属电阻温度计和半导体电阻温度计,都是根据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这一特性制成的。金属温度计主要有用铂、金、铜、镍等纯金属的及铑铁、磷青铜合金的;半导体温度计主要用碳、锗等。电阻温度计使用方便可靠,已广泛应用。它的测量范围为-260℃至600℃左右。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