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因子阻尼因子是一个音频爱好者和发烧友反复追捧的术语。然而,只有很少人真正能够理解这个术语的准确含义,了解某一特定的阻尼因子量度如何能对最终声音重放的结果产生影响,或者有那些因素和系统或阻尼因子有关。这个概念没有航天科技那么深奥,但也不是几秒钟内就可以解释清楚的事情。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它还是一种魔术。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过程会比较繁琐或罗嗦,因为我们可以从几个途径来看待这个问题,但如果你能理解一些电学基础,比如电流电压,概念的话,其实这也是个很有趣的问题。输出阻抗是能够影响放大器如何推动扬声器系统工作的诸多因素之一。假如其他因素对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没有影响的话,输出阻抗越低,放大器就能够更好地为扬声器系统提供所需的电流。如果放大器能在不改变其所施加在扬声器系统的电压的情况下,更好地向扬声器提供不同流量的电流,扬声器就能更准确地按照放大器的指示发出声音。然而实际上,如果需要扬声器准确工作,在给定的电压下,扬声器可能需要(比理论情况下)更大(或更小)的电流。这是因为扬声器系统的阻抗是不断变化的。其数值取决于当电压施加时,扬声器的振动部件在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的速度以及它的确切起始位置。这个描述能帮助我们理解向扬声器系统施加某一电压的企图等同于让纸盆回归到某一特定的位置。而这样做的困难程度就依赖于我们刚提到的因素们的(大小)(也有其他因素会有影响,但相比之下会小一些。)。从另一个方向来看这个问题那就是当扬声器运动时,扬声器才能重放音乐。而扬声器运动的时候,其实际阻抗就会发生变化。在某一时刻,它可能是6欧,而在另一时刻,就变成40欧。如果没有这种变异不存在的话,当放大器施加5伏电压给扬声器,实际上就等同于放大器命令扬声器“把纸盆移动到指定位置,现在,不能是其他地方,而且尽可能准确。” 这是因为施加在扬声器上的电压波形,在意图上以及目的上,就是一个期望扬声器所做物理运动的图形。但是由于扬声器的负载阻抗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依赖于当5伏电压施加的时候,扬声器的运动状态,那么当电压施加是扬声器所吸收的电流也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而扬声器需要向扬声器施加准确的电压,无论当时扬声器的阻抗实际是多大。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扬声器纸盆的运动就能最准确地反映出所施加的电压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失真会最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的运动部件会在最小的时间和空间误差下,运动到期望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