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  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摒弃“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素养必须靠自主的语文实践才能提高。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比较充足的识字写字的时间,读书思考的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并且做到人人投入、全员参与,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二、老师要善于组织和引导。  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语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自信;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发现,使学生不断习得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便会落到实处。此外,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给足自学时间,加强自读自悟,要鼓励交流感受、质疑问难,为 合作、探究铺路;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全班讨论交流的调控,使合作探究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在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导”的质量直接关系到 “学”的质量。教师加强指导,一要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二要处理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系,那些重要的、学生忽略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当指出来,去引导学生把握理解。  三、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不能把课本奉为经典,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只“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也就是要活用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时过境迁或不理想的课文可以删去,时令节气不合的课文可以调整,还可以增加紧密联系现实的课文。  四、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0 点赞
  • 我认为,要确立“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的思想,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尽量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巧妙地激趣、导入,使学生从上课一开始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创设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的氛围。 尽力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让学生读书,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多让学生钻研探究,多让学生深 入思考,多让学生提出问题,多让学生互相交流,多让学生讨论争辩,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绝不能包办代替。 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要打消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很大的学习潜力,许多问题通过自己的钻研能够解决。同时,还要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例如怎么入手,怎么钻研,怎么提出问题,怎么学记叙文,怎么学议论文,怎么学小说、诗歌等,常言道:“ 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要使学生认识到,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好的学习意 识和习惯,这是一辈子受益无穷的。总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新的先进的教育 思想观念的体现,指明了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校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际上是师生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完成的,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的,教师有学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担负着学生学习的组织责任,例如一堂课,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学 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的任务、目标和重点,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教师担负着一堂课教学过程、步骤、环节、节奏的组织,使学生在课堂上科学有序地进行学习;教师应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法,使学生学得更有兴趣,效果更好。例如在教学 中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环节选用对话的方法,有的环节选用朗读、诵读的方法,有的环节 选用讨论的方法,等等。这样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灵活,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更有兴趣。教师肩负着答疑和传授知识的任务,学生在学习中总会产生许多问题,教 师就要准确地给予解答,学生毕竟要学习一些知识,学生学习知识是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方 面,教师应该传授的知识必须传授,不能推卸责任。第五,教师还应该不断地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另外,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要充 分发挥作用之外,还要组织学生的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课内外结合的实践中学习语文。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