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CAD/CAM课程

全部回答2
默认 最新
  • 现代化的产品设计、制造系统,是一个以贯穿产品研制全过程的计算机集成辅助系统。本书以具有代表性的基于特征造型的参数化设计系统Pro/E为蓝本进行介绍,内容包括Pro/E的运行环境及基本操作,基准、绘图面及模型显示,草绘截面,实体特征构建,曲面特征构建,变更设计,Pro/E零件设计的其他功能,绘制工程图,装配零件(部件),UG加工模块快速入门及范例实训。.本教材依照职业教育特点和面向21世纪的要求,满足大机电类职业岗位群对CAD/CAM应用技术的能力培养需求。教材编写突出实训技能的培养要求,以章为实训单元并在每章的单元练习中配有大量的练习实例,以帮助读者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迅速掌握命令的使用,相信这种实训的思路使本书具备较好的职教特色和实用性。同时,教材力求采用应用普及和最新的软件版本进行介绍,保证教材在CAD/CAM的应用技术上具有新型的知识含量。..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学校中机械、模具、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相应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本科生相应课程的上机手册和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0 点赞
  • 《模具CAD/CAM》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和必修课程,也是该专业的平台课程,以及学校培育的特色课程,多年来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支持。从2000年开始,课程组以“高工专机械类专业《CAD/CAM》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教改课题,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为要求,对《CAD/CAM》系列课程进行全面改革。由课题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研究提出整体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改革指导思想等全局性问题,又成立了若干小组专题研究教改中的各种问题,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技术、实践教学体系、考试考核方法等,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在边改革、边实践、边改进的过程中,依据机械类专业对CAD/CAM应用能力培养要求出发,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改革,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课程体系。 《模具CAD/CAM》课程打破传统以理论系统教学体系,建立围绕CAD/CAM为中心的先进制造技术的新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内容整合、增加实践环节,且将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延伸,强化计算机辅助制造环节,增设数控加工编程技术教学内容,把《模具CAD/CAM》课程分为三大模块课程: l CAD/CAM理论基础; l 基于软件平台模具CAD/CAM冲模、塑模、锻模实操; l 数控加工技术; 三大模块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充分保证了模具CAD/CAM学科系统性和科学性,减少了理论教学时数,增加软件上机操作、数控加工实践环节,突出了培养应用性的人才为目标的特点。 我们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1)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建立了按机械工程学科统一基础、按专业方向模块分流、以知识应用为目的、技术应用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 2)以工程应用为主线,对《模具CAD/CAM》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加以创新处理,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处理好传统与先进、理论与实操之间的关系。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特色。 3)建立了一套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让学生得到较多的工程应用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4)改革教学方法,采用“讲-练-操”三段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更为积极、主动。为保证“讲-练-操”三段式教学方法真正能落实,建立了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CAD/CAM实习基地。将一些与实践环节联系紧密的理论课程放在CAD/CAM实习基地教授,随堂讲解,立即练习,当场操作。 5)改革教学手段,加强现场教学、直观教学、立体教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构建CAD/CAM课程教学。 6)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使考试考核方法灵活多样,考试以上机操作、实际操作加工为主。引导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应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挖掘学习的潜能。
    0 点赞

没有更多内容了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